馬爾科姆·考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爾科姆·考利
馬爾科姆·考利, 由攝影師 Carl Van Vechten於1963年拍攝
出生(1898-08-24)1898年8月24日
貝爾薩諾社區,坎布里亞郡,賓夕法尼亞州, 美國
逝世1989年3月27日(1989歲—03—27)(90歲)
新米爾福德,康乃狄克州, 美國
職業作家
國籍美國
母校哈佛大學

文學主題

馬爾科姆·考利(Malcolm Cowley,1898年8月24日—1989年3月27日),美國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小說家、詩人、編輯、歷史學家。他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的第一本詩集《藍色的朱尼厄塔》和他的抒情回憶錄《流放者歸來》;他是「 迷惘的一代」中的編年史學家,也是在維京出版社中一名有影響力的編輯和人才發掘者。

生平

考利早年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州,後就讀於匹茨堡中學哈佛大學,在大學時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於1920年左右旅居巴黎,後來加入紐約的文人圈子,是迷惘的一代的成員。考利晚年定居康乃狄克州謝爾曼,1989年因心臟病逝世。

1929年-1934年,考利任《新共和》雜誌文學書評主持人,40年代中至1985年任職於維肯出版社。他提攜了康拉德·艾肯威廉·福克納約翰·契弗傑克-克勒瓦克肯·克西等作家。他著有詩集《藍色的朱尼厄塔》(1926)、《乾燥的季節》(1942),文學評論著作《流放者的歸來》(1934;1951)、《文學現狀》(1954)、《重放的花朵》(1973)、《我的作家生涯》(1979)、《金山夢》(1980)、《80歲老人的看法》(1981)等。[1]

早年經歷

考利於1898年8月24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坎布里亞郡的貝爾薩諾社區,父親名為威廉.考利,母親名為約瑟芬.霍特馬赫。他在匹茲堡東利伯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長大,他的父親威廉是順勢療法的醫生。考利在莎士比亞街讀小學,1915年畢業於皮博迪高中,他少年時代的朋友肯尼斯.伯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也是該高中的學生。考利的第一篇文章是發布在高中報紙上的。

他就讀於哈佛大學,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止學業,加入美國戰地救護隊為法國軍隊駕駛救護車和彈藥卡車。他於1919年回到哈佛大學,並成為了哈佛大學藝術雜誌「哈佛的倡導者(The Harvard Advocate)」的主編。1920年以優異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

巴黎的生活

考利是20世紀20年代遷移到巴黎的眾多文學家和藝術家之一。由於經常與歐內斯特·海明威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約翰·多斯·帕索斯,埃茲拉·龐德格特魯德·斯坦E.E.卡明斯埃德蒙·威爾遜歐斯金·考德威爾等等與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相關的作家交往,考利是當時歐洲最著名的美籍時代記錄者之一 。在他的著作《藍色的朱尼厄塔》中,考利描述了在戰後出國旅行的美國青年,他們是「流浪著的,沒有歸屬感的,被連根拔起的一代」。海明威也採用了格特魯德·斯泰因的類似短語,稱他們為「迷惘的一代」。這種背井離鄉的感覺深深地影響了考利對藝術和自由的體會。同時促使他產生世界主義的思想,這正好與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民族主義思想相反。考利在《流放者歸來》中講述了他流浪的經歷,他寫道:「回顧過去,我感到我們所受的全部訓練都是不自覺地在消滅我們在泥土裡的那一點根,在消除我們的鄉土的和區域性的特點,在使我們成為世界上無家可歸的公民」。

雖然考利與歐洲的許多美國作家都有往來,但他們之間並不都是相敬如賓的。在海明威的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的後續版本中,他修改了對考利的直接引用,而用這樣的描述代替了他的名字:「那是一個美國詩人,他面前放著一堆碟子,而他土豆般的臉上掛著談論達達主義運動時的愚蠢表情。」約翰·多斯·帕索斯的私人通信也揭示了他對考利的蔑視。但是當考利成為《新共和》的編輯後,一些謹慎的作家為了保護自己的職業生涯,便不再表現出個人對考利的輕蔑。儘管如此,《流放者歸來》仍是第一批展現遷移歐洲的美國青年經歷的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之一。雖然它第一次出版時的銷量不佳,但它確立了考利在「迷惘的一代」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的地位。文學史學家Van Wyck Brooks稱《流放者歸來》是「美國文學史上最具戲劇性時期的不可替代的文學記錄」。

參考資料

  1. ^ 文楚安編著. 「垮掉一代」及其他. 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0.01. 頁257-25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