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靖江王府

座標25°17′02″N 110°17′40″E / 25.28389°N 110.29444°E / 25.28389; 110.294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5°17′02″N 110°17′40″E / 25.28389°N 110.29444°E / 25.28389; 110.29444

靖江王府及王陵
正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中國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4-154
認定時間1996年11月20日

靖江王府,又稱靖江王城,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是明代藩王靖江王的王府,現為廣西師範大學王城校區。1963年被列為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獨秀峰·王城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1]

靖江王爵為郡王,但因其首封王是朱元璋侄孫,而且是洪武三年最先冊封的十王之一,因此靖江王府按照明王朝對親王府所作的規定進行構築,規模不僅遠遠大於明朝其他的郡王府邸,也大於洪武十一年之後繼封的親王王府。靖江王府規模宏大,主要建築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御苑,分別位於王府的前、中、後、最後。王府將獨秀峰圍在其中。圍繞主體的建築有4堂、4亭和台、閣、軒、室、所等40多處,占地19.78公頃。

布局

桂林明靖江王府端禮門

洪武三年七月明太祖封靖江王朱守謙於桂林。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明太祖命修建靖江王府,指揮同知徐溥、工部主事戈祐韓督工,將獨秀峰下的元朝元順帝潛邸報恩寺(大圓寺)擴建為王宮。宮城南北長一百七十二丈三尺(實測549.6米),東西闊一百零三丈二尺(實測329.1米),城牆中為夯土,外包條石及城磚,高一丈四尺(4.44米)。開四門,南為端禮門,東為體仁門,西為遵義門,北為廣智門,正殿稱承運殿。規制視親王府,但是取消前三殿中的圜殿、存心殿,後三宮中的穿堂(中殿)。王府寢宮後有獨秀峰、月牙池,為遊玩之所。

靖江王朱佐敬在正統三年十二月於承運殿前作鰲山,令軍丁四十餘人作雜劇,盛集軍民入內同觀,而縱妃沈氏於廊下簾內窺視。正統四年二月又於宮門前作鞦韆架,令文武官之妻入內嬉戲。正統五年八月庚寅,明英宗書諭靖江王,切責之。嘉靖年間,靖江王朱邦苧在靖江王府西路興建懋德堂,有崇正門、惠迪門、履正門、通津橋、臨碧軒、漱玉軒、漾雲樓、居敬樓、鍾秀軒、清虛所、玉液門、旋碧亭、醒心亭、靜思室、養浩齋、自如書屋、來風亭、凝翠亭、綠蔭亭等建築。

嘉靖、萬曆年間,靖江王朱邦苧朱任昌朱履燾又在獨秀峰周圍興建寶善堂、尊樂堂、日新堂、擁翠門、平矗門、拱辰門、朝天門、清樾亭、喜陽亭、拱秀亭、望江亭、凌虛台、中和館、延生室、可心軒、修玄所、觀音堂、冰壺井、山月亭、綠竹軒等建築,在獨秀峰之巔建玄武閣,山腰建靈官廟、山神祠。

南明隆武元年靖江王朱亨嘉稱監國,被隆武帝攻殺。順治七年,靖江王府改為定南王孔有德王府,後李定國攻桂林,孔有德自焚,王府改為貢院,清末為諮議局。

民國時期,靖江王城改為都督府,後又成為廣西省參議會,並設有師範學校、模範小學、廣西圖書館、中山公園等文化設施。1947年在承運門、承運殿台基上建廣西省政府門樓、省主席辦公大樓,並建大禮堂和各機關辦公樓。1949年後,廣西省政府由桂林遷往南寧,王城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四步兵學校,1954年廣西師範學院遷入王城。靖江王府現為廣西師範大學王城校區。靖江王府現存王城、端禮等四門、承運門台基、承運殿台基及石陛、獨秀峰石刻等遺蹟。

歷史

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謙始建於洪武五年(1372年),並於洪武十五年(1392年)建成。靖江王府歷經257年(明末覆滅),住過12代14位藩王。[2]

明代王士性廣志繹》載: 「宗室二千人,歲食藩司祿米五萬兩,故藩貯不足供,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其家族的人口眾多,常剝削平民。

順治九年(1652年),南明李定國軍攻克桂林,王府新主人清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盡,縱火焚燒,王府化為灰燼。

清朝光緒《臨桂縣誌·勝跡志一》:「無情最是此中山,閱盡王孫只等閒」。

1921年,孫中山集師北伐曾駐節於此。民國初年,這裡先後為第二師範學校、模範小學、第三高級中學、甲種工業學校校址。民國14年((1925年)冬,闢為中山公園。

1937年,王府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期間被毀,後重建。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校址。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1. ^ 桂林独秀峰·王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揭牌. 桂林生活網. [201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1). 
  2. ^ 《廣西風物誌》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