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門頭溝清真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門頭溝清真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城子大街,是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1][2]

簡介

1980年代,門頭溝區有回族穆斯林300多戶,散居在三家店、黑山、大台、新橋、木城澗、礦區家屬宿舍等地。城子大街的清真寺,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文革中遭到破壞,禮拜殿及其他用房年久失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清真寺恢復開放。1986年成立寺管會。[1][2]

在北京市及門頭溝區宗教事務部門及當地單位支持下,寺管會對寺有房屋14間進行整理,將其中6間作為禮拜大殿、阿訇住房及男、女沐浴室,將其他房屋開設清真餐廳,經營清真食品。1986年9月,清真餐廳開業,1987年總收入24.2萬元,利潤2.1萬元;1988年1月到8月總收入16.2萬元,利潤1.76萬元。當時,清真餐廳靠近門頭溝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城子大街唯一的清真餐廳。1988年,寺管會用清真餐廳上交給清真寺的管理費翻修了清真寺,翻修之後的清真寺建築面積120平方米,為兩層小樓,上層為禮拜殿60平方米,下層為接待室、阿訇住房等等,翻修總投資4萬多元,其中寺管會支付3萬元,其他1萬多元由各單位及穆斯林群眾贊助。寺管會還在門頭溝區民政局和門頭溝鄉政府、城子生產隊支持下,將1.8畝土地收回作為回民公墓,並且植樹百餘棵;在回民公墓建辦公用房一間,沐浴室三間,建築面積合計80平米。[1][2]

1988年9月28日,寺管會為翻修一新的清真寺舉行了落成典禮。[1][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