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馮戰爭
蔣馮戰爭是1929年11月至12月馮玉祥成立護黨救國軍反蔣介石的一場戰爭。
歷史
1929年5月15日劉郁芬、孫良誠、韓復榘等通電反蔣,推馮玉祥在陝西組織「護黨救國軍西北總司令。戰事尚未發動,蔣介石已先下手為強,先後收買馮部將領韓復榘、石友三、劉鎮華、楊虎城等倒戈附蔣。5月24日國民黨中央宣布撤銷馮的一切職務,查辦通緝馮玉祥。5月27日馮玉祥接受閻錫山的建議通電下野。旋即應閻錫山之邀,避於太原。
1929年6月陳公博奉汪精衛命到香港,聯絡實力派組織護黨救國軍,策動粵系張發奎從湖北宜昌起兵呼應馮玉祥,張發奎初時拒絕,但為蔣介石所疑,準備以調任為名解除其兵權。9月17日,張發奎在改組派推動下在湖北宜昌發出通電,力主汪精衛回國主政,要求取消國民黨三全大會選出的代表。9月25日,在法國的汪精衛等發表宣言予以響應,主張由國民黨第二屆中執委行使職權,改組國民政府,重開三全大會。[1]9月27日,改組派薛岳、李朗如等聯絡原新桂系後倒戈蔣介石的廣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和第15師師長李明瑞通電響應反蔣。在南寧正式成立護黨救國軍總司令部,俞任總司令。[2]新一波反蔣行動拉開帷幕。隨即剛剛在蔣介石幫助下取得了兵權的唐生智在河南舉兵參加反蔣。
1929年10月初,馮玉祥與閻錫山達成了反蔣協議,決定重新使用過去國民軍的名義,閻錫山任總司令,馮玉祥任副總司令。馮玉祥馬上派部屬密告宋哲元等要其速集兵力先占鄭州,伺機進攻武漢,直搗南京。10月9日,國民黨中常會推舉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蔣介石為國民政府主席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1929年10月10日,馮玉祥指令西北軍將領宋哲元、孫良誠、劉郁芬、閻錫山的部下商震等聯名通電指責中央「施政不顧民生,用人不求賢能,財政不公開,政治不廉潔」,擁戴閻錫山、馮玉祥討伐蔣介石,聲援張發奎。從法國趕回到香港的汪精衛,以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監委員會名義,委任了「護黨救國軍」各路總司令:
- 第一路軍總司令閻錫山
- 第二路軍總司令馮玉祥
- 第三路軍總司令張發奎
- 第四路軍總司令唐生智責豫西軍事及善後的原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總指揮
- 第五路軍總司令石友三安徽省政府主席
- 第六路軍總司令何健
- 第七路軍總司令胡宗鐸在湖北
- 第八路軍總司令李宗仁
10月,俞作柏部在蔣介石軍事進攻和拉攏收買下兵敗,一部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西北軍兵分3路由潼關向河南進兵。10月11日,蔣下令討伐西北軍,並親自指揮5路大軍與西北軍交戰於豫東南部及豫西。與馮相約反蔣的閻錫山被蔣收買,西北軍孤立無援,馮玉祥陷入「進退維谷,啼笑皆非,心境焦慮,殆難名狀」的困境。11月5日閻錫山倒向南京國民政府,接受了國民革命軍陸海空軍副司令一職。至11月下旬,西北軍兵敗,主力退回潼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