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法德俄漢詞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法德俄漢詞庫》是李詩英主編、兵器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工具書,於1994年4月推出第1版,截至目前仍無再版。

英法德俄漢詞庫
作者李詩英
編者王樹棠
類型詞典
發行資訊
編輯王樹棠
封面設計王起
出版機構兵器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4年4月
出版地點北京
開本850×1168毫米
頁數2684
規範控制
ISBN7-80038-729-1

內容簡介

《英法德俄漢詞庫》是綜合性多語種的巨型工具書,以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文化交流外事活動日益頻繁的時代需求為背景,廣泛參考了國內外各種辭書和資料彙編而成,旨在滿足科學文化工作者、外事人員及急切需要事半功倍地學習多國外語的讀者。[1]該詞庫內容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詞彙共15餘萬組,每組由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漢語組成。全書共2600餘頁、600餘萬字,有較高科學性和實用性。本書最大特色在於,讀者可以從書中每一組的第一種語言查到其餘的四種語言,也可以同時當作英法、英德、英俄、英漢、法德、法俄、法漢、法英、德俄、德漢、德英、德法、俄漢、俄英、俄法、俄德、漢英、漢法、漢德、漢俄共20種雙語詞典[2]。因此,這一圖書在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圖書館情報所資料室都是十分重要的必備工具書。[2]

全書共2684頁,根據各組合中詞彙對應語言出現的先後順序依次分為以下6個部分[3]

第1-534頁:英法德俄漢(EFGRC)
第535-1071頁:法德俄漢英(FGRCE)
第1073-1608頁:德俄漢英法(GRCEF)
第1609-2147頁:俄漢英法德(RCEFG)
第2149-2677頁:漢英法德俄(CEFGR)
第2678-2684頁:補編

其中,第1072頁、第2148頁因追求格式工整而刻意留白。每一部分的詞彙組合均按照該組合中首個單詞的首字母依照該詞語言字母表順序進行排列(中文詞語按照拼音取首字母;中、俄文詞語在排序時,拉丁字母開頭的單詞優先於非拉丁字母開頭);「補編」一部分中,各組合均遵從漢、英、法、德、俄的順序。

出版協助

該書編寫過程中,編寫人員得到了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和北京外語學院的許多科學家、教授的大力支持與關注。除此之外,該書也收到錢三強導師生前的關心與指導。[1][4]

1993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主席盧嘉錫為該書扉頁題字「對照學習主要外語,有利攀登科學高峰」。[5][6][7]

參考內容

  1. ^ 1.0 1.1 李, 詩英. 英法德俄汉词库. 北京: 兵器工業出版社. 1994: 前言. ISBN 7-80038-729-1. 
  2. ^ 2.0 2.1 李, 詩英. 英法德俄汉词库. 北京: 兵器工業出版社. 1994: 1. ISBN 7-80038-729-1. 
  3. ^ 李, 詩英. 英法德俄汉词库. 北京: 兵器工業出版社. 1994: 目錄. ISBN 7-80038-729-1. 
  4. ^ 錢三強:科技將才 核彈功勳.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失效連結]
  5. ^ 李, 詩英. 英法德俄汉词库. 北京: 兵器工業出版社. 1994: 扉頁. ISBN 7-80038-729-1. 
  6. ^ 盧嘉錫同志生平[N]. 新華每日電訊,2001-06-11004.
  7. ^ 卢嘉锡的科教情结.上海科技党建网.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