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十一世
教宗 良十一世 Leo PP. XI | |
---|---|
羅馬主教 | |
當選 | 1605年4月1日 |
就任 | 1605年4月10日 |
卸任 | 1605年4月27日(在位17天) |
前任 | 教宗克萊孟八世 |
繼任 | 教宗保祿五世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Alessandro de' Medici |
出生 | 佛羅倫斯公國 | 1535年6月2日
逝世 | 1605年4月27日 教宗國 羅馬 | (69歲)
牧徽 | |
參見其他以「良」為名號的教宗 |
良十一世 的教宗敬稱 | |
---|---|
參考敬稱 | 教宗閣下 |
語體敬稱 | 教宗閣下 |
宗教敬稱 | 聖父 |
身後敬稱 | (無) |
教宗良十一世(拉丁語:Leo PP. XI;1535年6月2日—1605年4月27日)原名亞歷山大·德·麥地奇(義大利語:Alessandro de' Medici),1605年4月1日當選羅馬主教(教宗),同年4月10日即位至同年4月27日為止。[1]他是天主教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九短的教宗,在位僅僅二十七日。從母親一方來看,他與在佛羅倫斯勢力極大的麥地奇家族有親屬關係;他的母親法蘭西斯卡·薩爾維亞蒂是賈科莫·薩爾維亞蒂和麥地奇家族的教宗良十世的姊妹盧克麗熱·德·麥地奇的女兒;而他的父親可能也是麥地奇家族的一名遠親。他比較遲才成為教士,之前是義大利中部塔斯卡尼的大公。他擔任教宗庇護五世的大使的職務十五年,1573年,教宗額我略十三世派遣他成為塔斯卡尼教區主教,1574年成為佛羅倫斯總教區總主教,1583年晉升為樞機。
1596年,教宗克萊孟八世派遣他為大使前往法國,那時瑪麗·德·麥地奇是法國的王后。他是菲利浦·內里的朋友和弟子。1605年3月14日,在克萊孟八世逝世十一日之後,六十二位樞機舉行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在眾多著名的候選人之中,最為了不起的是史學家Baronius和著名的Jesuit controversialist主教Bellarmine。不過良十一世所領導的義大利籍的主教與法國主教結盟,使他達到當選教宗的票數。良十一世的當選使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非常失望。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花費了300,000法郎來遊說樞機團選擇良十一世。
1605年4月1日,他當選教宗並取名為良十一世,然而他當選之後在該月內病逝了。
譯名列表
- 良十一世: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良。
- 利奧十一世、列奧十一世或萊奧十一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利奧。
參考文獻
天主教會職銜 | ||
---|---|---|
前任者: 克萊孟八世 |
羅馬主教 教宗 1605年4月10日-1605年4月27日 |
繼任者: 保祿五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