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耶穌會
原名(拉丁文)Societas Iesu
命名緣由耶穌
成立時間1540年9月27日
創始人依納爵·羅耀拉
方濟·沙勿略
法蘭西斯科·德·波吉亞
類型天主教會修會
總部耶穌堂(羅馬市聖神堡Borgo Santo Spirito4號)
地址
阿圖羅·索薩英語Arturo Sosa
重要人物
類思·公撒格
  • 法蘭西斯科·德·波吉亞
  • 喬治·馬里奧·伯格里奧(現任教宗
  • 員工數19216
    標語愈顯主榮
    Ad Majorem Dei Gloriam
    網站www.sjweb.info

    耶穌會拉丁語Societas Iesu,簡寫為S.J.S.I.)是天主教會的主要男修會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納爵·羅耀拉方濟·沙勿略伯鐸·法伯爾等人共同於巴黎成立,出於反宗教改革的需要,重視神學教育、對教會的忠誠度以及向青年傳教,發願守貞神貧,並要求會士對修會及聖座的命令絕對服從。

    耶穌會除了協助祈禱、從事社工慈善,拯救貧困之外,最大的特色是興學,他們首先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高中,是現今世界最大的辦學團體之一;培養出的學生除神職人員以外,也大多活躍於西方政界與知識份子階級,著名者有笛卡兒等。現任教宗方濟各即為耶穌會會士,為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目前耶穌會大約有兩萬名會士,在超過112個國家活動,加入耶穌會比加入其它修會困難,要受到更長時間的考驗。申請入會者可選擇成為神父或終身修士,但兩者的培育過程相同,不但要取得神學學位,而且還要有另一個世俗科目的大學學士畢業文憑。耶穌會特有的靈修方式稱為「神操英語Spiritual Exercises of Ignatius of Loyola」,是羅耀拉所創。由於耶穌會重視教育事業,許多耶穌會會士擁有博士學位、甚至在大學執教,會中更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專精人才。

    耶穌會格言是「愈顯主榮」(拉丁語Ad Majorem Dei Gloriam),這句話往往被縮寫為「AMDG」。[1]。 會徽下方是紀念基督信仰中釘死耶穌的三根釘子,上方的IHS則是耶穌希臘文寫法(ΙΗΣΟΥΣ)的前三個字母(Σ的寫法往後演變成拉丁字母的S),亦有「耶穌是人類救主」之義(拉丁語Jesus Hominum/Hierosolymae Salvator)。與其他歷史較久的修會不同,耶穌會無會衣,一般只在會士姓名後面加上「SJ」的後綴,以表明其身份。

    歷史

    現任總會長阿圖羅·索薩英語Arturo Sosa神父
    第四任總會長聖法蘭西斯科·德·波吉亞神父

    修會的成立

    16世紀後,隨著宗教改革的浪潮,天主教受到基督新教的衝擊非常大,天主教內產生了一股維新改革的思想,耶穌會的成立即是這股維新勢力的一部分。耶穌會是由西班牙巴斯克貴族依納爵·羅耀拉(1491年-1556年)創建的。羅耀拉在潘普洛納與法軍戰鬥的戰鬥中負傷,在養傷中他閱讀了各種宗教的小冊子,從而引起了信仰危機。他決心改變過去那種尋歡作樂和惹事生非的生活,獻身於為天主服務中。[1]

    1534年,依納爵·羅耀拉與其他6名巴黎大學的學生,在巴黎郊外聖但尼小教堂的地下室成立了耶穌會。宗旨即是由內部改革羅馬教會,同時希望能以此獲得更靠近耶穌的地位。由於羅耀拉軍事背景的關係,他規定修會的成員必須對教廷修會絕對服從。

    1540年,教宗保祿三世認可耶穌會是天主教的一個正式修會。此後,這個修會發展很快,不久就在多個國家活動。但在1759年,葡萄牙驅逐耶穌會,1762年,法國國會取締耶穌會,1767年西班牙驅逐耶穌會,三國君主呼籲教宗取締耶穌會,被教宗克萊孟十三世抵制。1772年,下一任教宗克萊孟十四世宣布取締耶穌會。1814年,教宗庇護七世又予恢復。

    教育

    基督教人文主義思想對耶穌會士產生了深遠影響,這體現在其系統教育與學習計劃中。

    耶穌會為使其成員能有效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特別注意耶穌會士的教育。此培訓往往長達15年之久,學習各種語言文學哲學神學法學醫學以及自然科學知識。在兩年的見習期(noviceship)即初學階段,入會人員要過著一種嚴格的耶穌會士生活,即禱告、團體生活、修有關歷史、會憲、發願等方面的使徒體驗課,還有要做30日的神操課。

    入會的初學生(novices)在結束了兩年的初學培育,他們要公開發貞潔、神貧、聽命三願。發願之後他就成為一個耶穌會世俗助手(lay brothers)或進入研究學者(formed scholastics)階段,花3-5年研究文學和哲學,同時不斷進行簡單的發誓。此後,研究學者還要在特定的教廷職務上工作2-3年,通常是在中學任教。

    這以後進入為期4年的神學研究階段,接著是嚴格的考試;考試通過者可成為耶穌會正式會員。若要成為耶穌會神父,還需有資格特別發第四願:效忠教宗。

    爭議

    耶穌會的宗旨是絕對效忠天主教會和教宗,降服一切「異端」,其實主要是遏止宗教改革的新教勢力擴張。在反宗教改革風潮下的耶穌會認為「耶穌的天國」即包含在以教宗為代表的羅馬天主教會之內,除此以外都是異端,因此對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等各派都必須設法消滅。他們甚至認為只要目的是為了維護教廷禮儀就可以不擇手段。許多耶穌會的成員擔任了異端裁判所的法官。異端裁判所成立於1542年,目的是剷除任何地方出現的異端學說。其他耶穌會的成員創建了學校,培養新一代神父和世俗民眾對神學的確信和信心,這使得新教徒感到十分恐懼。耶穌會會士和外交官主要負責消滅奧地利、巴伐利亞和波蘭這些國家的新教派勢力,在這裡他們讓很多新教徒改宗天主教。[1]耶穌會的活動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迅速推進。到十六世紀下半葉成了對抗宗教改革的主要勢力。甚至有陰謀論聲稱耶穌會策劃了英國女王暗殺活動。並認為教宗克萊孟十四世於1773年被迫解散耶穌會就是因為這些舉動。[2]

    歷任總會長

    莫林納主義

    莫林納主義(Molinism)為耶穌會神學家路易斯·德·莫林納(Luis de Molina)所創,又稱莫利納主義、莫連那主義、莫林那主義、莫林主義。莫林納認為,藉著天主的「中間知識」,天主在不剝奪個人自由意志的狀況下,依然給人類安排好了命運。莫林納主義一度是耶穌會信仰的救贖論。

    傳教

    耶穌會的教士曾到中國日本印度美洲傳教士

    巴拉圭,他們在1610年至1767年間建立耶穌會縮減地,以將基督社會體系引入印第安人社會中。

    在歐洲,人們對耶穌會在南美洲的傳教工作的態度並不一致,尤其西班牙葡萄牙認為耶穌會妨礙他們的殖民主義行為。1767年,西班牙將在巴拉圭的耶穌會成員驅逐出境。

    大三巴牌坊,耶穌會早期在澳門會院遺跡的一部分
    徐家匯聖依納爵座堂

    耶穌會與中國

    耶穌會成立之初,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的摯友,被稱為東亞宗徒的沙勿略就到了印度日本,但是沒有能夠進入中國本土,只遺憾的於1552年死在中國廣東沿海的上川島

    就在這一年,利瑪竇誕生,三十年後的1583年,作為耶穌會傳教士的利瑪竇登陸廣東,在中國南方輾轉度過十八年後,終於在1601年進入北京。爾後十年,利瑪竇以其精湛的數學和天文知識,和對中國經典的通曉,在中國的知識份子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這個模式也被其他許多相繼來華的耶穌會士採用。

    1644年清兵入關順治帝康熙帝繼續重用西方傳教士。耶穌會龍華民鄧玉函湯若望南懷仁等人相繼服務於曆局欽天監等政府機關;全國信徒有27萬。

    1698年,耶穌會傳教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來華。後來他介紹中國文化的書信,影響了法國啟蒙運動學者伏爾泰。17世紀後期,耶穌會傳教士是西方了解中國的最專業的人士。

    中國禮儀之爭之後,1724年,從雍正皇帝開始在全國查禁天主教,迫害教徒和傳教士,但在北京宮廷裡仍留用一批耶穌會士,擔任御前學者和藝術家。有義大利籍畫家郎世寧,和負責製作地圖的蔣友仁神父。

    1773年7月,教廷宣布解散耶穌會。從明末到清初,耶穌會總共有472位會士在中國服務了190年。

    1814年,耶穌會被教宗庇護七世重新恢復。

    1842年7月11日,三位法國籍的耶穌會士南格祿(Fr. Claude Gotteland S.J.)、李秀芳(Benjamin Brueyre, S.J.)與艾方濟(Francois Esteve S.J.)重返中國,到達松江府轄境。

    1847年,耶穌會在上海徐家匯(當時尚是郊外的一個村莊)正式建立傳教中心,陸續建立起數所修道院、孤兒院、天文台土山灣印書館氣象台博物院藏書樓以及男女中學等;徐家匯聖依納爵堂至今留存。1856年,教廷委託法國巴黎省耶穌會接管了由南京教區改制的江南宗座代牧區,轄境包括江蘇、安徽兩省。耶穌會以徐家匯為中心,逐漸將天主教傳遍江蘇、安徽兩省,至1920年左右,信徒有20萬人。

    1856年,教廷委託法國香檳省耶穌會開始負責新成立的直隸東南代牧區。主教座堂最初位於威縣趙家莊,不久遷移到獻縣張家莊,建造了華北著名的大教堂獻縣張莊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和規模龐大的教會建築群,是耶穌會繼上海之後,形成的第二個在華傳教中心。

    在1900年的義和團事變中,直隸東南代牧區受到重創;5萬多名教友中有5000多人喪生,其中有3000多名都是7月20日在景州朱家河同一日被殺。不過,事變後,直隸(河北)的天主教徒的增長速度愈加迅速。

    1925年以前,在中國的2所天主教大學均為耶穌會創辦:即1903年在上海創立震旦大學,1922年創立天津工商學院。1925年以後,中國共有3所天主教大學(僅在北京增設一所輔仁大學本篤會創辦,不久由聖言會接辦)

    1950年前,有913名耶穌會士在中國傳教,占全世界(4650人)的1/5。他們在中國負責河北、江蘇(含上海)、安徽3省的10個教區,五百多座教堂。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驅逐外籍教士。

    由於天主教在中國大陸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壓制,包括耶穌會在內等天主教組織大多遷移至香港與台灣,繼續從事教務活動。

    1960年在中國聖職單位聖言會及耶穌會合作之下,輔仁大學臺北縣新莊鎮(今新北市新莊區)復校,成為全球十四所天主教大學之一。身為輔仁大學三大辦學團體之一,耶穌會負責管理輔仁大學的法律學院、管理學院以及社會科學院;此外,耶穌會在輔仁大學校區旁設置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該校曾長期附屬於輔仁大學之下,其學歷已在2011年獲中華民國教育部承認。

    截至目前為止,耶穌會在台灣的行政組織,稱之為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地址是台北市和平東路1段183巷26號。

    除了輔仁大學之外,耶穌會在台灣各地也開辦了新北市徐匯中學與新竹縣內思高工兩所學校。此外,著名的媒體機關光啟社,以及台北市公館耕莘文教院亦是耶穌會在台灣的分支機構。

    耶穌會與日本

    1549年8月15日,耶穌會創始人之一方濟各·沙勿略在一位日本朋友彌次郎的引介之下,攜同兩位耶穌會士(島來斯神父、斐迪南修士)經麻六甲海峽,輾轉抵達彌次郎的家鄉-日本南部九州鹿兒島。成為第一位踏上日本國土的天主教傳教士。同年底,鹿兒島已經有一百五十人、附近地區有四百五十人領洗入教。

    16世紀中葉的日本是個極端封閉的社會,所以當時的日本人對西方的新奇事物和信仰非常傾慕。加以當時的日本處在封建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的分裂局面,不少諸侯為了表示自己不受中央的指揮管轄,往往以選擇信仰天主教來顯示自己的獨立自主。

    1551年,山口領主大內義隆和豐後領主大友義鎮都宣布天主教傳教自由。因此,此後幾十年間,日本皈依天主教的人數直線上升,九州京都東京一帶奉教的人最多,總共達三十萬。當時的羅馬宗座視察員,義大利耶穌會士范禮安神父,是日本初期教會傳教工作計劃的最主要負責人。

    可惜,好景不常,來自歐洲的水手,水兵和傳教士之間的意見不合、目的不同,又加上16世紀末葉,日本德川幕府諸將軍極欲讓日本各諸侯歸順,對不服從的諸侯大加討伐,那些傾向或選擇天主教的諸侯和他們的臣民更是幕府將軍征討的對象,何況天主教在日本的發展已經引起佛教神道教的不滿與反對。

    就這樣,日本天主教的教難成了預料中的事。1597年二十六位傳教士和教友在長崎致命;其餘的迫害事件,或大或小也接踵而來,傳教士和教友受到的酷刑虐待令人髮指。1637年,教友人數很多的有馬(Arima)一帶,居民因為國君的橫徵暴斂,苦不堪言,而群起反抗,結果遭軍隊追擊,逃至島原,史稱島原之亂。在這裡,凡不願叛教者都遭屠殺,計有男女和兒童三萬五千人。從此,日本與外界完全隔絕,處在封閉中達兩百年之久。這期間,雖然沒有神父,但長崎一帶仍有一個教友核心團體殘存下來,他們保持信德,世代相傳。

    耶穌會東亞5大學「全球領導力」課程

    2008年開始,東亞4所耶穌會頂尖大學日本上智大學韓國西江大學菲律賓馬尼拉雅典耀大學台灣輔仁大學聯合開辦「全球領導力課程」(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 for 4 Jesuit Universities in East Asia),課程目標透過小組討論,培養現代社會的未來全球領導人。[3][4]

    2012年,印尼聖那塔達瑪大學加入,課程改稱「東亞5大學」。2013年,美國馬凱特大學受邀參觀。[5]

    年份 開課地點 東道主 備註
    2008年  日本東京 上智大學 第1屆。
    2009年  南韓首爾 西江大學 第2屆。
    2010年  菲律賓馬尼拉 馬尼拉雅典耀大學 第3屆。
    2011年 臺灣新北 輔仁大學 第4屆。
    2012年  日本東京 上智大學 第5屆。開始改稱「東亞5大學」。
    2013年  南韓首爾 西江大學 第6屆。

    迫害

    長時間內耶穌會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迫害:他們在天主教內部以及新教敵人懷疑他們建立秘密組織,圖謀不軌,而教宗起初利用它組織針對新教徒的恐怖活動和對遠東傳教,後來似乎擔心其壯大威脅自己而開始打壓。18世紀耶穌會在許多國家受到迫害,1773年在西班牙和法國的影響下,教宗克萊孟十四世解散了耶穌會;僅於不承認教宗統治的俄羅斯普魯士尚可繼續活動。直至1814年教宗庇護七世才重新認可耶穌會。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Stavrianos, L.S. 全球通史(第7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2. ^ 趙志廉著:基督教簡史 1989.6 p.117
    3. ^ 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2-26.
    4. ^ SANATA DHARMA UNIVERSITY - 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 2012 : Learn to Understand Disaste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from Japan. [2013-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8). 
    5. ^ 存档副本 (PDF). [2013-09-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27). 

    來源

    書籍
    • Jacque Gernets(謝和耐)等 著,耿昇 譯:《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 趙志廉 著:《基督教簡史》(中國基督教協會神學教育委員會,1989年6月).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