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迪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耶律迪烈墓誌蓋。為盝頂式,其上篆書陰刻漢字 「南瞻部洲大遼國故迪烈王墓誌文」 。現藏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耶律迪烈墓誌石。刻契丹小字。現藏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耶律迪烈[1](1026年—1092年[2])或作耶律敵烈撒懶遼朝宗室,為耶律吼五世孫。[1][3]

生平

好學問,工於文章。重熙末年,補任牌印郎君、兼知起居注清寧元年(1055年),同知永州事,鎮壓反亂有功,轉任北面林牙承旨。清寧九年(1063年),耶律重元之亂,他參與平定叛亂,因功遙領臨海軍節度使。清寧十年(1064年),轉任武安州觀察使咸雍五年(1069年),累進長寧宮使。管理戶部司乾州錢帛負債,確立出納方法,官民雙方都稱便益。太康四年(1078年),任南院大王。任期結束,部民要求留任,為同知南京留守事。生病後,皇帝命他乘車赴大內,由太醫診治。後遷為上京留守[1]

太安年間,轉任塌母城節度使、乙室大王、知西北路招討使事。因病致仕,加官兼侍中,賜一品俸給。[1] 大安八年(1092年)正月廿三日去世,享年67歲。[1][2]

耶律迪烈墓志銘出土時間和地點不詳,1997年由北京市文物公司捐贈,收藏在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墓誌更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生平,並稱耶律迪烈娶3妻,育有8個孩子。[2]

2012年,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館新徵集一合遼代漢文墓誌,即「大契丹南宰相蕭德順別婿墓志銘並序」,為遼南宰相蕭德順的別婿(夫人)耶律氏的墓志銘。其中記錄了耶律迪烈所在耶律氏一系的人物。[4]

家庭

  • 祖父:耶律阿保機,即遼太祖。
  • 父:耶律坤寧,耶律阿保機第四子。偏出自宮女蕭氏。有三子。
  • 二弟:耶律室魯
  • 三弟:耶律奚底。曾任右夷離畢,北院大王
  • 子:耶律留寧。曾任樞密副使,檢校太師,忠謀翊霸功臣。《順志》記其為「樞密太師」。
  • 子或侄子:耶律盆奴。耶律坤寧之孫。烏古部詳穩,遷北院大王。
  • 孫女:耶律氏,耶律留寧長女。漆水郡夫人,諡號別婿。適南宰相蕭德順。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遼史·卷九十六·列傳第二十六》:「耶律迪烈,字撒懶,採訪使吼五世孫。寬厚,好學,工文詞。重熙末,補牌印郎君,兼知起居注。」「清寧元年,稍遷同知永州事,禁盜有功,改北面林牙承旨。九年,重元作亂。迪烈赴援,力戰平之,遙授臨海軍節度使。十年,徙武安州觀察使。咸雍五年,累遷長寧宮使。撿括戶部司乾州錢帛逋負,立出納經畫法,公私便之。大康四年,為南院大王。秩滿,部民請留,同知南京留守事。有疾,上命乘傳赴闕,遣太醫視之。遷上京留守。」「大安中,改塌母城節度使。以疾致仕,加兼侍中,賜一品俸。八年卒。」
  2. ^ 2.0 2.1 2.2 盧迎紅、周峰,契丹小字《耶律迪烈墓志銘》考釋,民族語文2000年第1期
  3. ^ 《遼史·皇子表》載牙里果有「二子,敵烈、奚底,皆知名」。《遼史·表四皇族表》載,系出太祖天皇帝的第四子惕隱牙里果有三子,長子為「南府宰相敵烈」,次子為「室魯」,三子為「北院大王奚底」。牙里果即耶律坤寧,《遼史·皇子表》稱牙里果,《本紀》稱涅里袞、涅里骨德、《傳》稱涅魯古,《舊五代史》稱特哩袞,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第四子。
  4. ^ 4.0 4.1 邵國田,《遼南宰相蕭德順別婿耶律氏墓志銘》考釋,玉源博物館「玉源動態」,2015年
  5. ^ 李俊義、張夢雪,《遼蕭德順墓志銘》考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