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一次王子之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一次王子之亂
諺文제일차 왕자의 난 ·
무인정사
漢字第一次王子의亂 ·
戊寅靖社
文觀部式Jeilcha wangja ui nan ·
Muin Jeongsa
馬-賴式Cheilch'a wangcha ŭi nan ·
Muin Chŏngsa

第一次王子之亂,是朝鮮王朝太祖八年(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發生的政變,又稱戊寅靖社

起因

朝鮮太祖李成桂

朝鮮王朝開國君主李成桂有兩個王妃。元配是承仁順聖神懿王后安邊韓氏,於恭讓王二年去世,生有六個兒子,李芳雨李芳果李芳毅李芳幹李芳遠李芳衍。繼妃是順元顯敬神德王后谷山康氏,生有兩個兒子,即李芳蕃李芳碩

李成桂即位後不久,冊封諸王子為君:長子李芳雨為鎮安君(不久去世),次子李芳果為永安君兼義興親軍衛節制使;三子李芳毅為益安君;四子李芳幹為懷安君,五子李芳遠為靖安君(已故的六子李芳衍沒有封號,後來在太宗年間追封為德安君),七子李芳蕃為撫安君兼義興親軍衛節制使[1]。但是在決定王世子的人選時,裴克廉、趙浚、鄭道傳等人建議以年齡和功勞兩方面考慮,立長子李芳雨,或開國時功勞最多的李芳遠。然而李成桂對康氏寵愛有加,康氏生有兩個兒子,必立其中之一為世子。七子李芳蕃狂率無狀,因此只被封為撫安君;最年幼的第八個兒子李芳碩當時只有十歲,最終在太祖元年八月二十日被李成桂冊封為王世子[2]。幕後的推動人物是鄭道傳。他主張君主應該中庸無為,以避免君臣政治衝突而造成的元氣耗損。為此,鄭道傳不斷慫恿李成桂冊立生性文弱的李芳碩為世子,同時將李芳遠等勢力強大的王子徹底從政壇上隔離出去。

李芳碩被封為世子後,鄭道傳成為世子的老師,並先後被任命為門下侍郎贊成事、判都評議使司事、判戶曹事、判尚瑞司事、普門閣大學士、知經筵藝文春秋館事、判義興三軍府事等官職,封為奉化君,同時掌握著政權和軍權,成為朝鮮第一權臣。鄭道傳主張「聖人君主論」、「宰相政治論」,要確立以宰相為中心的政治運營體制。他認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周代的冢宰,即以宰相為中心的政治制度,所以主張「人主以論相為職,宰相以正君為職,二者各得其職,然後體統正朝廷尊」,「宰相,天下之紀綱」,「政權不可不在宰相」。為了穩定新朝廷的政局,加強宰相的職權,鄭道傳重點打壓李芳遠這種野心勃勃、經常試圖干預政事的王子,導致兩人之間產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在朝鮮王朝創建過程中立下功勞的李芳遠對此心懷不滿,終於在太祖七年(1398年)八月二十六日發動政變[3]

政變過程

李芳遠發動政變時,李成桂正在病中。李芳遠的府邸在漢城俊秀坊,坐落在景福宮西門迎秋門附近。李芳遠因勢力弱小而採取了先發制人的手段,召集府中私兵和守衛景福宮的禁軍,襲擊大臣鄭道傳。鄭道傳的家宅號為百子千孫堂,在漢城壽進坊。當時鄭道傳正在家中同世子李芳碩的丈人富城君沈孝生進行歡談,亂兵殺進門來,遭受意外襲擊一同身亡。朝鮮王朝建國的功臣宜城君南誾也因屬於鄭道傳一派而被殺。接著,李芳遠宣稱「李芳碩、鄭道傳謀反,圖謀殺害王子」;不久,神德王后所生的兩個兒子李芳蕃、李芳碩也都被殺。這是李朝的第一次王子之亂。[3]

後果

第一次王子之亂發生後,漢城沉浸在不安和恐慌的氛圍中;掌握政權的芳遠對鄭道傳非常仇恨,將他的住所沒收改成宮中飼養馬匹的司僕寺。在李芳遠操縱下,李成桂被迫內禪王位予二子李芳果(嫡長子李芳雨早逝),李芳果即位,後稱定宗。

定宗不喜歡散發著血腥味的漢城。定宗元年(1399年)二月十五日,李芳果以參拜神懿王后韓氏的齊陵為由,前往開京,就在開城壽昌宮定居。二月二十六日,定宗召集群臣,以「鳥雀在景福宮築巢」為由,決定把都城遷回開京。當時漢城的居民多是從開城遷過去的,聽到還都之事,喜不自勝,紛紛帶著家產行李離開漢城,絡繹於路[4]。當年三月七日,李成桂也被迫移宮。走過神德王后的貞陵前時,怎麼也邁不開腳步,慨嘆:「初次遷出漢陽不是我個人的意願,是和國人們商議的。」[5]李成桂回到開京後,住進侍中尹桓的故第,出入都選在天明之前或天黑之後,不欲使人見之,說:「我遷都漢陽後失去王妃和兒子,現在重新遷都,對都邑人們實在慚愧。」[6]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