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尖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7月31日) |
硬筆的筆尖(英語:nib)是羽毛筆,蘸水筆,鋼筆或手寫筆的一部分,通過和書寫表面接觸將墨水轉移到介質上。 不同類型的筆尖因其書寫目的不同,其形狀和尺寸以及製作它們的材料各不相同。
歷史
羽毛筆尖
在中世紀早期,羽毛筆取代了整個歐洲的蘆葦筆,直到17世紀,它一直是西方的主要書寫工具,已有近一千年的歷史。 羽毛筆是通過將一個筆尖切割成羽毛的末端而製成的,這種羽毛是從一隻相當大的鳥(例如鵝)傳統是從左翼獲得的。 羽毛筆具有比蘆葦筆更耐用和更柔韌的優點,並且它還可以將墨水保留在羽毛的空心軸中,稱為菖蒲,允許墨水浸漬其中,以獲得更多的書寫時間。 直到19世紀初和金屬筆尖的出現,羽毛筆一直被使用,但隨著商業的發展羽毛筆很快被超越,並淡出了市場, 然而,它仍然流行在藝術領域。[1][2][3]
金屬筆尖
金屬筆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並且由銅和青銅等金屬製成, 然而,使用這些筆可以實現的書寫質量不如蘆葦筆, 金屬筆尖在18世紀是由工匠製成的一次性的奢飾品。[4][5]在19世紀早期,英國的Wise和美國的Peregrine Williamson [6]是第一批專業生產鋼筆的製造商[7],直到19世紀20年代,John Mitchell,Josiah Mason和其他一些商人在英國伯明罕建立了一家製造鋼筆尖的工廠,才開始普及它們。[8][9]金屬筆尖擁有比羽毛筆更尖銳的筆鋒,但後者磨損得更快,需要很多工序才能磨銳,相比之下金屬筆尖更易於製造,且具有不同特性。 此外,金屬筆尖可以直接插入到相同的筆舌上,從而相對輕鬆地實現在筆尖之間切換。
筆尖類型
筆尖有多種不同形狀和尺寸可供選擇,但可分為兩種主要類型:寬尖和細尖。
寬尖
寬尖,也稱為寬尖或鑿尖,是兩種筆尖類型中較老的一種,筆尖呈剛性,邊緣平滑,筆通常與水平方向保持恆定角度。 不同的書寫效果需要用不同的筆尖角度,通過改變筆劃的方向來改變粗細筆劃。 幾個世紀以來,許多書寫風格都用寬尖所書寫,包括中世紀的安色爾體,哥特體和加洛林王朝小字體(及其變體),文藝復興時期的斜體,以及最近在20世紀初開發的愛德華約翰斯頓的基礎字體。
細尖
細尖是柔韌的,筆尖尖銳而不寬大,細尖通過改變筆尖上的壓力來實現薄厚筆劃的變換,通過向下按壓筆尖在書寫表面上形成粗線條,使筆尖尖齒張開並允許更多墨水通過加寬的狹縫流到書寫表面上,較輕的壓力產生較少的尖齒彎曲,因而寫出來是較薄的線條,粗細最佳的筆畫需要筆鋒朝上或側向使用,由於細尖的形狀,粗線只能在下壓時產生,如果在反方向上對筆施加過大的壓力,則筆尖可能會深入到紙上。細尖起源於17世紀,最初由羽毛筆以類似於寬尖的方式手工製作。在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即將結束時,對筆尖的高需求加上鋼鐵製造工藝的不斷提升最終導致鋼筆尖大規模生產。細筆尖也導致了一種新式的書法風格的發展,例如17和18世紀的英國的圓體字和銅版字體,以及19世紀的斯賓塞劇本,藝術家和繪圖員也使用細尖筆來繪製草圖,甚至專業性繪圖。儘管任何尖頭筆尖都可用於繪圖,專門用於繪圖的筆尖也可以用於書寫。
鏟尖
鏟尖通常介於寬筆尖和尖筆尖之間,鏟尖的筆尖是一個扁平的點,向下按壓筆尖就會產生更寬的線條,就像寬尖一樣,和寬尖的主要區別是筆尖寬度,鏟尖通常比寬尖窄小,但是也有部分很寬的筆尖也被歸類為鏟尖。在鏟尖中,邊緣較細尖更圓潤,主要用於修飾性的書寫,這是因為鏟尖的發明對於早期的鋼筆而言,能夠反饋其尖銳感和阻尼感,旨在為便捷的快速寫作服務。[10][11]大量早期的金屬鏟尖販售給那些需要書寫大量文本的專業人士,比如Judge's Quil [12] 、Probate Pen[13] 、Lawyer's Pen[14]等都是針對法律專業客戶提供服務的筆廠。 當今最常見的鏟尖通常以毫米為單位,(尺寸範圍從0.9mm到1.1或1.5mm,特殊情況下有超出這個範圍的其他尺寸)在鋼筆上,寬尖和鏟尖之間的差異甚至會變得更加模糊,所有的變化範圍都來自於通常稱為斜尖,傾向於像傳統的寬尖一樣具有更尖銳的角,到草書斜體或具有更圓角的一些這樣的變化,以促進平滑和連續的書寫。
如果你喜歡靈活的筆尖可以控制書寫的線條(粗細),可以選擇靈活的調製筆尖,線性的(非柔性)筆尖更平滑,更加易於書寫,要使用鏟尖進行書寫,就像使用寬尖一樣,您可以嘗試將其保持一定的書寫角度,對於書寫斜體,可以是45°,對於一般草書,傳統上使用短管蘸水筆,它們會將筆保持在0°,或與書寫線平行,最好的建議是嘗試並看看哪種角度用起來更舒適。
對於鏟尖最有利的肯定是美國內戰歷史學家Shelby Foote的事跡,他在接受「巴黎評論」採訪時,他透露,他用Esterbrook#313 Probate Pen 寫了他內戰史上3000多頁的歷史清單[13] ,所使用的就是相當常見的鏟尖筆。[15]
鋼筆筆尖
根據Mathur等人的說法,「現代的鋼筆筆尖可以追溯到原始的金尖,它附有一小塊紅寶石,作為磨損點,」[16] 發現鉑族金屬後 其中包括釕,鋨和銥,「少量的銥被分離出來並用於19世紀30年代的銥尖金筆尖」。[16] 如今,筆尖通常由不鏽鋼或金合金製成,最受歡迎的金含量為14K(58%)和18K(75%)。[17] 鈦是一種不常用於製造筆尖的金屬, 金是柔韌性和耐腐蝕性的最佳金屬,儘管出現了不鏽鋼合金和腐蝕性較小的油墨,使腐蝕性的問題逐漸得以解決,但金的耐腐蝕性仍然優秀。[17]
電鍍尖
進一步的鍍金提供了有利的浸潤特性,以此來降低固體表面與其接觸的液體的表面張力,增加墨水在接觸面的擴散的能力。[18]
銥粒
金和大多數鋼和鈦筆尖都是硬質耐磨合金,通常包括鉑族金屬, 這些金屬具有極高的硬度和耐腐蝕性。 筆尖耐磨材料通常被稱為「銥」,但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幾乎沒有使用含有銥金屬合金的筆尖或筆製造商。[19]金屬鋨,錸,釕和鎢通常用作合金,在其他材料的混合物中含有少量鋨,錸,釕和鎢,製成微小的顆粒,在切割筆尖切口並將尖端磨成最終形狀之前,釺焊或焊接在筆尖上[20] 由於紙張對筆尖的磨損,未加工的鋼和鈦點會磨損得更快。[17]
毛細作用
筆尖通常有一個沿其中心切開的錐形切口,通過毛細作用將墨水輸送到筆尖,以及不同形狀的通氣孔,[21] 通氣孔允許空氣進入筆舌,並返回到墨囊,通氣孔還起到應力消除點的作用,防止筆尖在使用過程中反覆彎曲,從切口末端縱向開裂。[22] 在通氣孔和筆尖之間增加距離增加了筆尖的彈性或柔韌性,使得墨水流出收窄,集中於一點並將墨水轉移到書寫的介質上,寬大的書法筆可能在筆尖上有幾個狹縫,以增加墨水流量,並有助於在寬點上均勻分布, 分為三個「尖齒」的筆尖通常被稱為譜曲筆尖, 這是因為譜曲筆尖的出墨有廣泛的變化範圍,從很粗的線條到精細的線條兼可。[23]
筆尖種類
雖然最常見的筆尖各種尺寸(極細,中等,寬)的圓點,但是可以使用各種其他筆尖形狀, 這方面的例子是斜尖,反向斜尖,短尖,斜體和360度筆尖。[24] 較寬的筆尖用於側重點模糊的藝術品,具有更高水平的墨水陰影或較少吸水紙張的光澤,較細的尖頭(例如EF和F)可用於複雜的校正和勾勒,代價是陰影和光澤無法體現。 傾斜,反向傾斜,短尖和斜尖可用於書法目的或用於一般手寫組合物, 特定筆尖的線寬可能因其原產國而異; 日本的筆尖一般都比較細。[25]
筆尖靈活性
有幾種方式可以調整筆尖的靈活性,首先,筆尖金屬的厚度改變彎曲程度,當筆尖合金被製作的很厚時會產生堅硬的筆尖,而薄的筆尖則更加柔韌,可以按壓筆尖使其在尖端處更薄並且在進給處更厚以減輕剛度或提供更可控的彎曲;其次,筆尖的曲線部分地決定了筆尖的硬度[26],將筆尖壓成更深的凸曲線,或分成三個或五個刻面曲線,將比更扁平的筆尖更硬。
第三,「通氣孔」的尺寸,形狀和位置會改變剛度,心形孔會隨著它們變寬而彎曲,而圓形小孔會使筆變硬。第四,齒的長度決定了它們在壓力下能夠傳播的距離,較短的尖齒會形成更硬的筆尖。第五,所使用的合金會影響剛度:如前所述,與鋼相比,金被認為是優異的。此外,較純的金(18k和21k)比大多數較低的金濃度(14k)合金更軟。
追溯到20世紀上半葉的鋼筆更有可能具有靈活的筆尖,適合當時受歡迎的手寫風格(例如Copperplate體和Spencerian體),到20世紀40年代,寫作偏好已轉向更硬的筆尖,這些筆尖可以承受通過碳紙書寫創建重複文件所需的更大壓力[27]。
此外,Parker和Waterman等主要鋼筆品牌之間的競爭以及終身保修的引入意味著靈活的筆尖不再能夠獲得有利的支持。在這種競爭程度不同的國家,例如英國和德國,靈活的筆尖更為常見[28]。
如今,當人們在鋼筆和其他書寫模式之間交換時,硬的筆尖是常態,這些模仿現代用戶所經歷的原子筆,儘管硬而堅,鋼筆尖書寫「體驗很差」的想法是一種誤解[29]。使用壓力過大的原子筆用戶很容易損壞更靈活的筆尖。理想情況下,鋼筆的筆尖使用墨水作為潤滑劑滑過紙張,不需要壓力,經過適當使用的優質筆尖持久耐用,通常持續時間長於原主人的使用壽命,許多具有數十年歷史的筆尖的老式鋼筆今天仍然可以使用[30]。
不同筆尖展示 |
|
筆尖展示
-
Perry & Co. 繪畫筆尖
-
C. Brandauer & Co. ad
-
Esterbrook 標準
-
Herm. Müller 筆尖
-
Various標準
-
Geo. W. Hughes n° 1163
-
Gillott 筆尖 card
-
自動鋼筆筆尖
-
數種鋼筆筆尖
-
Lamy Z 50的各種型號的(筆尖)
-
「OMAS Filarmonica」鋼筆的譜曲筆尖
-
鋼筆筆尖的筆舌和外殼
-
筆尖準備安裝到筆舌上
-
安裝完畢的筆尖
參考來源
- ^ 羽毛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的起源
- ^ Mary Bellis的書寫工具簡史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6
- ^ "歷史 101: 鋼筆和墨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ily Kos,2013.11.16
- ^ 笔的历史:最原始的笔和钢笔. The Steel Pe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 ^ 早期金属笔的其他证据. The Steel Pen: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How we Writ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 ^ Peregrine Williamson: Inventor, Businessman, and Pioneer Pen Maker. The Steel Pe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1809年为Wise和Willianmson制作的钢笔广告. 1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 ^ 笔的历史: 早年 – 1820年代. The Steel Pe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笔的历史: 早年 – 1830年代. The Steel Pe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 ^ The American Stationer, 12 February 1889, p.331
- ^ 存档副本.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1).
- ^ Esterbrook # 312 Judge's Quill. The Esterbrook Project.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 13.0 13.1 Esterbrook # 313 Probate Pen. The Esterbrook Project.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4).
- ^ Esterbrook #339z 律师笔. The Esterbrook Project.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 Piepenbring, Dan. Tools of the Trade. The Paris Review. November 17, 2014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16.0 16.1 Mathur, P.; Mathur, K.; Mathur, S.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in Science Based Technologies. : 128 [2019-07-09]. ISBN 1-4828-1398-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 17.0 17.1 17.2 Binder, Richard. To the Point: Nib Materials. Richard Binder's Pens.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Steel vs. Gold Fountain Pen Nibs. Pen Heaven.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 Where's the Iridium?. The Nibster.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1).
- ^ Mottishaw, J. How can we talk about Iridium?. The PENnant. 1999, XIII (2)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5).
- ^ Binder, Richard. Filling Systems: Overview of How They Work and How to Fill Them. Richard Binder's Pens.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How Fountain Pens Work. Explain That Stuff. [2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 ^ Binder, Richard. To the Point: Making Music with a Pen. Richard Binder's Pens.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Binder, Richard. Nibs I: The Basics. Richard Binder's Pens.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Binder, Richard. Nibs II: Beyond the Basics with Specialty Nibs. Richard Binder's Pens.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 ^ Grading Flex Nibs. VintagePen.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Binder, Richard. Rethinking The Value of Steel Nibs. Richard Binder's Pens. [2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 ^ Fountain Pen Guide. Gentleman's Gazette. [2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Binder, Richard. To the Point: Steal the Steel. Richard Binder's Pens. [2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0).
- ^ How to Collect and Buy Vintage Fountain Pens. The Art of Manliness. 19 November 2015 [2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