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布爾什維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納粹德國一張波蘭語反蘇宣傳海報,「去死吧!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者瘟疫式的大清洗!」

猶太布爾什維主義希伯來語יודאו-קומוניזם‎、俄語:жидобольшеви́зм、德語:Jüdischer Bolschewismus),是一種反共反猶謠言英語Antisemitic canard陰謀論,該理論類似猶太共產主義(俄語:Теория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заговора евреев)理論,後者暗指因為猶太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占據了重要地位[1],而認為猶太人在幕後策劃了1917年俄國革命,同時認定猶太人是領導革命的布爾什維克的資助者[2]

二月革命後,白軍俄國內戰中曾大量散發一本名為《猶太布爾什維主義》的小冊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反共種族主義宣傳。納粹黨德裔美國人聯盟在1930年代曾向他們的追隨者、同情者和同路人宣傳這一理論[3][4][5][6]。在波蘭,「Żydokomuna」(波蘭語,意為猶太共產主義英語Żydokomuna)一詞代表了反猶太主義者認為猶太人在波蘭人民共和國影響力過大的觀點。在極右翼政治理論中,「猶太共產主義」、「猶太布爾什維主義」和「被錫安主義者控制的政府」等言論,是以猶太人復國運動結合猶太人武裝佔早期共產革命者多的情況[7],因而歷史上才會有斷言出現共產主義國家是猶太人陰謀的說法[8]

起源

俄國內戰白軍方面的反猶宣傳海報,上面畫有被視為猶太布爾什維主義象徵的托洛茨基[9]

1917年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削弱了俄國在東線的戰爭潛力,也使得一些陰謀論傳播開來。英國的一些評論家稱這些革命是「布爾什維克、德國人和猶太人的明顯勾結」[10]。截止1917年12月,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的21名成員中有5名是猶太人,包括當時的外交委員、最高蘇維埃的主席、人民委員會議英語Council of People's Commissars的副主席、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和契卡的副局長[11]

1920年代在西方出版的《錫安長老會紀要》進一步宣傳了猶太人和布爾什維克勾結的陰謀論,並指猶太人的最終目的是控制整個世界。十月革命及俄國內戰中,相關陰謀論團體反覆拿一些布爾什維克領導者(如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的猶太人身份做文章。丹尼爾·派普斯英語Daniel Pipes評價稱,「白軍通過《錫安長老會紀要》傳播了這些指控。」[12]史學家詹姆斯·韋伯英語James Webb (historian)在著作中寫道,1917年後的反猶主義文獻很難「不追溯到革命中支持白軍的俄羅斯移民的相關分析」[13]

俄國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猶太人

俄羅斯帝國在文化和制度上都長期存在著反猶主義偏見。猶太人被限居住於柵欄區[14][15],並且時常受到反猶騷亂的侵擾[16]

這些反猶偏見及舉措造成許多俄羅斯帝國境內的猶太人支持逐步改革甚至發動革命。猶太人運動的光譜亦非常廣泛,極左翼猶太無政府主義英語Jewish Anarchism[17]左翼崩得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18]中左翼勞動派英語Trudoviks[19]中間派的立憲主義者(立憲民主黨[20]皆有猶太人參與。1922年布爾什維克的黨內普查顯示,有19564名黨員是猶太人,約占黨員總人數的5.21%,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委員會、蘇聯和俄羅斯共和國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以及蘇聯人民委員的417名成員中,有6%是猶太人[21]。1936年至1940年間,史達林逐步將猶太人從黨、政府、外交、安全和軍事的高級職位上清除了出去[22]

一些學者嚴重誇大了蘇維埃共產黨中猶太人的存在。例如,阿爾弗雷德·詹森英語Alfred Jensen (slavist)稱在1920年代有「75%的布爾什維克領導人」是猶太裔。阿倫諾維奇稱:「對最高委員會成員的粗略檢查表明,這些數字被誇大到了荒謬的程度」[23]

2013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談到莫斯科猶太博物館與寬恕中心施奈森收藏英語Library of Agudas Chassidei Chabad時曾錯誤地指出:

「將圖書館國有化的決定是由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作出的,而其中有大約80-85%的成員是猶太人。」[24]

史學家弗拉基米爾·雷日科夫英語Vladimir Ryzhkov稱,普京對猶太人在人民委員會中占主導地位的無知說法是由於他「在經濟改革的那幾年裡讀過的小報」[25]

納粹德國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周刊英語Wochenspruch der NSDAP》在1941年9月28日的報導中指責猶太人是馬克思主義的源頭

1920年代,希特勒聲稱納粹黨的使命是摧毀「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26],並斷言布爾什維克派的三大民主和平主義國際主義[27]。同時聲稱,布爾什維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背後資助者也都是猶太教[28]

宣傳猶太布爾什維主義的著作

《章魚》

《章魚》是伊莉莎白·迪林英語Elizabeth Dilling使用筆名「弗蘭克·伍德拉夫·詹森牧師」自費出版的一本書籍,在這本書中迪林詳細敘述了她眼中的猶太布爾什維主義[29]

《共產主義背後》

《美國民族主義者》的編輯弗蘭克·L·布里頓在1952年出版了一本名為《共產主義背後》的書籍,並在書中宣稱共產主義是源自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陰謀[30]

參見

參考資料

引用

  1. ^ Laqueur, Walter Ze'ev. Russia and German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5-01-01: 105 [2016-11-29]. ISBN 97814128335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8). 
  2. ^ 傅聰. 欧洲反犹主义的根源 (PDF). 國外理論動態. 2005, (05): 41–44 [2022-04-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21). 更加糟糕的是,許多西歐的媒體報導說,猶太人是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的領導者。 
  3. ^ Partridge, Christopher; Geaves, Ron. Antisemitism, Conspiracy Culture, Christianity, and Islam: The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the Protocols of the Learned Elders of Zion. Lewis, James R.; Hammer, Olav (編). The Invention of Sacred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75–95 [2016-04-12]. ISBN 9780511488450. doi:10.1017/CBO9780511488450.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7). 
  4. ^ Frederickson, Kari. Cathrine Curtis and Conservative Isolationist Women, 1939–1941. The Historian. 1996, 58 (4): 826. ISSN 0018-2370. doi:10.1111/j.1540-6563.1996.tb00977.x. 
  5. ^ Glen Jeansonne. Women of the Far Right: The Mothers' Movement and World War II.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06-09: 8 [5 August 2016]. ISBN 978-0-226-395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8). 
  6. ^ Laqueur, Walter Ze'ev. Russia and German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5: 105 [2015-11-25]. ISBN 97814128335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8). 
  7. ^ 左翼猶太復國主義:通過復國實現共產烏托邦?. CUP媒體. [2024-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6). 
  8. ^ Philip Mendes. Debunking the myth of Jewish communism. 2010 [2019-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8). 
  9. ^ Serhii Plokhy. 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 Basic Books. 2015-12-01: 223 [2016-11-29]. ISBN 978-0-465-0739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8). 
  10. ^ Fromkin (2009) pp. 247–248.
  11. ^ Sachar, Howard. A Hi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Modern World. Vintage. 2006. ISBN 9781400030972. 
  12. ^ Pipes 1997,第93頁.
  13. ^ Webb 1976,第295頁.
  14. ^ 朱, 雯霞. 沙俄政府的反犹政策与苏联政府对犹政策之比较 (PDF). 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2004, (5): 75-80 [2022-04-11]. ISSN 1671-846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21) (中文(簡體)). 
  15. ^ Who could live outside the Pale of Settlement? [誰能住在柵欄區之外?]. Jewish Family Search. 2014-05-03 [2015-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16. ^ Wein, Berel. Triumph of Survival: The 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Modern Era 1650–1990 [生存之勝:1650-1990年現代時期猶太人的故事]. Mesorah Publications. 1990-09-01: 173 [2015-11-25]. ISBN 97808990649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17. ^ Goncharok, Moshe. Vek voli. Russky anarkhizm I evreyi (XIX–XX vv.) Век воли. Русский анархизм и евреи (XIX–XX вв.) [意志之世紀:俄羅斯無政府主義與猶太人(19-20世紀)]. Jerusalem: Mishmeret Shalom. 1996 [200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3) (俄語). 
  18. ^ Levin 1988,第13頁.
  19. ^ Ascher 1992,第148頁.
  20. ^ Witte 1907.
  21. ^ Herf 2008,第96頁.
  22. ^ Levin 1988,第318–325頁.
  23. ^ Aaronovitch, David. Our Jewish Communist past [我們的猶太共產主義過往]. The Jewish Chronicle. 2011-09-23 [2013-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24. ^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решил судьбу библиотеки Шнеерсон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020-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4) (俄語). 
  25. ^ The Interception Program of June 15, 2013. Radio Station "Echo of Moscow. [202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26. ^ Kershaw 1999,第257頁.
  27. ^ 1999,第303頁.
  28. ^ 1999,第259頁.
  29. ^ Glen Jeansonne. Women of the Far Right: The Mothers' Movement and World War II [極右翼女性:母親運動與二戰].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06-09: 25 [2016-08-05]. ISBN 978-0-226-395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8). 
  30. ^ Primary Source Microfilm 2005.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