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統一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沙烏地阿拉伯統一
تأسيس 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

1914年的阿拉伯半島

1919年的阿拉伯半島
日期1902年-1932年
地點阿拉伯半島
參與者
阿拉伯半島諸家族、部落:
 英國
 鄂圖曼帝國(1902-1918)
結果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建立

沙烏地阿拉伯統一沙烏地阿拉伯建國(阿拉伯語:تأسيس 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是1902年至1932年阿拉伯半島沙烏地家族領導的軍事與政治運動,以沙烏地家族統治下的內志第三王國將半島上絕大部分部落領地和君主制國家兼併,成立現代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而告終。沙烏地家族首領伊本·沙烏地是這場運動的主要領袖[1]

沙烏地家族於18世紀皈依瓦哈比派,建立起內志第一王國,曾一度控制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但於1818年被鄂圖曼帝國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擊敗。沙烏地家族餘部在利雅德建立內志第二王國。1891年,拉希德家族英語Al Rashid崛起,在鄂圖曼帝國支持下擊潰內志第二王國。沙烏地家族被迫流亡至科威特。1902年,伊本·沙烏地率軍奪回利雅德,揭開沙烏地阿拉伯統一運動的序幕。此後的1913年至1926年間,沙烏地家族利用鄂圖曼帝國的衰落和英國的支援,通過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展開了大規模的領土擴張,至1926年,領土範圍已涵蓋內志哈薩綠洲、舍邁爾山和漢志,包括兩大伊斯蘭聖地麥加和麥地那。1927年,伊本·沙烏地將內志王國更名為內志與漢志王國。1932年,再度更名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並存續至今[2]

背景與起源

德拉伊耶埃米爾國的擴張

阿拉伯半島自16世紀起成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政治版圖的一份子。土耳其人於1517年占領紅海沿岸的漢志地區,將之劃入埃及省,1872年單獨置省;於1550年進占波斯灣沿岸的哈薩綠洲,將之劃入巴斯拉省英語Basra Vilayet。除哈薩和漢志外,阿拉伯半島內陸的沙漠和高原地帶則仍然處在貝都因人游牧部落的控制範圍內,各大部落的謝赫首領在名義上承認伊斯坦堡蘇丹的宗主權,接受其賜封,維持著根深蒂固的部落傳統。宗教方面,在16世紀和17世紀,阿拉伯半島內陸地區的許多貝都因部落仍進行著祖先崇拜偶像崇拜等被伊斯蘭教看作「離經叛道」的行為,可與伊斯蘭教誕生前夕的蒙昧時代相比[3]。貝都因人自稱為穆斯林,卻僅僅知悉伊斯蘭教信仰的皮毛[4]。如歷史學家瓦西利耶夫所形容:「大多數人沉迷於邪惡……人們崇拜聖徒,拋棄了一神派信仰,祈求他們賜予好運、幫助自己擺脫逆境」[5]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伊本·瓦哈比深受伊本·泰米葉罕百里派教法的影響,他著書立說,立志於革除穆斯林內部的多神論信仰和偶像崇拜現象,為伊斯蘭教「正本清源」,恢復其早期發展的道路[4],其思想及理念後來發展為瓦哈比派[6]。1744年,伊本·瓦哈比移居內志中部的小城德拉伊耶[7],當地處於沙烏地家族的統治之下,埃米爾為穆罕默德·本·沙烏地。伊本·瓦哈比和穆罕默德·本·沙烏地達成家族和親關係及宗教政治聯盟,沙烏地家族主政、瓦哈比家族主教的政教合一制度初露端倪[8]。這一事件被史學家視為德拉伊耶埃米爾國即內志第一王國或沙烏地第一王國的建立,沙烏地國家的政治擴張和瓦哈比派的教派擴張相輔相成,幫助沙烏地國家在18世紀下半葉以聖戰形式展開大規模擴張。1803年,沙烏地軍攻破聖城麥加,1804年占領另一聖城麥地那[9],德拉伊耶埃米爾國的勢力範圍幾乎囊括整個阿拉伯半島,成為「自先知以來阿拉伯半島上最大的國家」[10]。沙烏地家族的擴張舉動驚動了鄂圖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1811年,馬哈茂德二世派埃及省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打擊瓦哈比派國家,挑起鄂圖曼-沙烏地戰爭。穆罕默德·阿里出兵漢志,收復麥加。穆罕默德·阿里之子易卜拉欣帕夏率軍深入內志腹地,發起內志遠征英語Nejd Expedition,在德拉伊耶發起了持續數月的攻城戰。1818年,德拉伊耶守軍投降,沙烏地家族的重要人物被遣送到伊斯坦堡,埃米爾阿卜杜拉·本·沙烏地被處決,德拉伊耶酋長國覆滅,併入鄂圖曼帝國埃及省[11]

德拉伊耶陷落後,沙烏地家族的餘部在圖爾基英語Turki bin Abdullah bin Muhammad的帶領下,驅逐埃及省任命的內志埃米爾,於1824年在利雅德重建利雅德埃米爾國,圖爾基自封為瓦哈比派的伊瑪目[12]。利雅德埃米爾國為避免重蹈德拉伊耶時代的覆轍,不再向漢志地區擴張,改擴張焦點為波斯灣沿岸地區[13],但亦出現激烈的宮廷鬥爭,內耗嚴重。圖爾基於1834年遇刺,此後沙烏地家族又是與瓦哈比家族陷入內部爭鬥,並遭到埃及省的鄂圖曼軍隊侵擾[12]。1843年,圖爾基之子費薩爾英語Faisal bin Turki bin Abdullah Al Saud重建統治,又恰逢埃及與伊斯坦堡陷入矛盾爭鬥,沙烏地國家歸於穩定,領土範圍擴展至波斯灣沿岸,瓦哈比派得到進一步傳播,逐漸成為內志地區的主流信仰[14]。費薩爾死後,沙烏地國家由盛轉衰,舍邁爾山區的拉希德家族英語Al Rashid崛起。拉希德家族建立舍邁爾山埃米爾國,以游牧部落為基礎展開擴張,且在信仰上較為世俗化[15][16]。1891年,拉希德家族攻入利雅德,拉希德軍隊大獲全勝,沙烏地家族被逐出利雅德,其全部領土被拉希德家族兼併,沙烏地家族流亡科威特,尋求當地薩巴赫部落的保護。拉希德家族的擴張為沙烏地阿拉伯統一運動埋下了種子[17]

經過

伊本·沙烏地收複利雅得及其後續擴張

1910年的伊本·沙烏地。他的本名是阿卜杜勒-阿齊茲,伊本·沙烏地是西方人的稱呼。他作為沙烏地家族的首領,主導了沙烏地阿拉伯的建國過程

拉希德家族在1891年攻占利雅德之後,成長為阿拉伯半島內陸最強大的政治勢力,他們依附於伊斯坦堡蘇丹、維持著阿拉伯半島內陸古老的部落政治;而擁有兩大聖城麥加與麥地那的漢志地區,則世代處於麥加謝里夫哈希姆家族的統治之下,鄂圖曼帝國駐軍於此[18];波斯灣沿岸的科威特、巴林、卡達、特魯西爾阿曼和馬斯喀特阿曼則處於英國的保護之下。1901年,沙烏地家族首領阿卜杜勒-阿齊茲準備重奪利雅德,得到了科威特薩巴赫家族謝赫的幫助[19][20][21][22]。阿卜杜勒-阿齊茲是利雅德時代末代埃米爾阿卜杜勒-拉赫曼之子,西方人一般稱他為伊本·沙烏地。1902年1月,伊本·沙烏地率軍自科威特出發抵達利雅德,攻破利雅德馬斯馬克要塞英語Masmak fort,擊殺了要塞中的拉希德將領伊本·阿吉蘭(Ibn Ajlan),在深夜中占領了城市,並將伊本·阿吉蘭斬首示眾[23]。伊本·沙烏地隨後自立埃米爾,重建利雅德埃米爾國,後世稱為內志第三王國。這場發生在沙烏地家族舊都的戰役,揭開了沙烏地阿拉伯統一建國的序幕[24][25]

1903年至1907年,沙烏地家族和宿敵拉希德家族圍繞蓋西姆地區展開交戰,奪下一連串的軍事勝利。1903年初,伊本·沙烏地在利雅德留下1,000名士兵,帶領3,500人的軍隊南下占領小鎮迪拉姆,並與4,000名拉希德追兵爆發戰鬥。沙烏地軍隊損失160人獲得勝利,拉希德軍隊則損失250人。1904年,雙方於歐奈宰交戰,沙烏地軍隊僅僅損失2人便占領全城;拉希德軍隊則損失超過370人[26]。戰事驚動了鄂圖曼帝國蘇丹,他決定支援拉希德軍隊。此後拉希德軍隊在比克利亞及什那那同沙烏地軍隊交戰,皆不敵對手,且沙烏地軍藉此繳獲了大量鄂圖曼帝國的支援物資[27]

1910年,伊本·沙烏地、科威特謝赫及英國代表團於科威特

1906年4月,雙方在穆罕納園(Rawdat Muhanna)爆發了一場規模更大的戰鬥。在什那那之戰慘敗後,拉希德軍隊和蓋西姆地區的埃米爾結盟。伊本·沙烏地因而出動10,000人的軍隊前往蓋西姆,與12,000名拉希德士兵、蓋西姆士兵以及鄂圖曼援軍爆發戰鬥,沙烏地軍隊損失35人再次獲得勝利[28]。在此次戰鬥中,蓋西姆的領袖戰死,阿拉伯半島內地的政治局勢就此發生嬗變,鄂圖曼蘇丹的影響力日趨式微[29]。1907年9月,蓋西姆埃米爾阿巴哈伊爾為報弒君之仇,再次與拉希德家族結盟,聯合穆塔耶部落組成了12,000人的軍隊前往塔拉菲亞,和10,000名沙烏地士兵爆發塔拉菲亞之戰,沙烏地軍隊再度獲勝。至此,阿拉伯半島第一階段的戰鬥告一段落,沙烏地家族得以控制蓋西姆地區[30]

在1910年,英國為擴大其在阿拉伯半島內陸的影響力,而向沙烏地家族示好,派代表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 (explorer)擔任伊本·沙烏地的軍事顧問。1911年,沙烏地家族和英國達成協議,英國人承認哈薩綠洲為其屬地,而伊本·沙烏地則以接受英國保護作為回報,並允許其深入阿拉伯半島開採礦藏[31]。1913年,伊本·沙烏地率軍進攻哈薩綠洲和蓋提夫地區,與當地的鄂圖曼駐軍爆發戰鬥[32][33]。很快,哈薩與蓋提夫的什葉派統治者向沙烏地軍隊投降,接受伊本·沙烏地的統治[34]。1914年,沙烏地家族和伊斯坦堡方面達成協議,鄂圖曼帝國承認沙烏地家族對內志的統治,伊本·沙烏地承諾不同他國結盟,不容許外國軍隊涉足內志。沙烏地家族同時與英土雙方達成上述協議,就此成為英土在阿拉伯爭奪勢力範圍而爭取拉攏的對象[31]

阿拉伯起義背後的阿拉伯半島

1916年,伊本·沙烏地和英國人珀西·考克斯英語Percy Cox在一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於歐洲爆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捲入戰爭,蘇丹穆罕默德五世號召全體穆斯林對英法協約國發動聖戰。伊本·沙烏地為此分别致函麥加謝里夫海珊、拉希德家族首領沙烏地、科威特謝赫薩利姆英語Salim Al-Mubarak Al-Sabah,邀請其召開會議、協調戰爭立場,但四方分歧極大——拉希德王朝支持鄂圖曼蘇丹,麥加謝里夫和科威特謝赫支持英國。沙烏地家族當時是英土爭奪的對象,但仍與拉希德家族糾纏。1915年1月17日,沙烏地家族的內志軍與拉希德軍隊在邁季邁阿北部的扎拉布湖畔爆發衝突,在這場戰鬥中,威廉·莎士比亞陣亡,拉希德軍最終獲勝[35],這場戰役被視為鄂圖曼帝國與英國之間的代理戰爭。在扎拉布戰敗後的1915年12月26日,伊本·沙烏地倒向英國,與英國代表珀西·考克斯英語Percy Cox波斯灣達林島英語Tarout Island(今稱塔魯特島)簽訂《達林條約》[36][37],英國正式承認沙烏地家族對內志、哈薩、蓋提夫一帶的統治,並贈送伊本·沙烏地1000支步槍和兩萬英鎊,此外還每月支付5,000英鎊的援助金[38][39],為此,伊本·沙烏地承諾不會侵擾處於英國保護下的科威特、巴林、卡達和特魯西爾阿曼[40]

麥加的哈希姆家族謝里夫海珊早在一戰前夕便已經和英國有所接觸。為扭轉在中東戰場的被動局面,英國戰爭秘書赫伯特·基奇納伯爵曾聯繫海珊,希望他出兵反叛土耳其蘇丹,而海珊則希望英國以政治及承認作為回報。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亨利·麥克馬洪與海珊之間曾有過著名的「麥克馬洪-海珊通訊」,海珊同意領軍反抗,而建立北起陶魯斯山脈,南至亞丁灣,東起扎格羅斯山,西至紅海的大阿拉伯國家。1916年6月5日,海珊的兩個兒子阿里費薩爾率領1,500名阿拉伯騎士在麥地那對空鳴槍,宣稱阿拉伯獨立,發動阿拉伯起義。海珊隨後以麥加謝里夫身份號召阿拉伯人反抗鄂圖曼蘇丹,並在英國的支持下自立為漢志王國及阿拉伯人的國王。英國希望身居半島內陸的伊本·沙烏地支持海珊的起義,但他對此態度曖昧,而急於與漢志王國訂立邊界[38][41][42]

1918年,一戰結束,伊本·沙烏地要求與漢志王國劃定邊界,反被海珊羞辱。雙方很快在庫爾馬綠洲交火,引發第一次內志-漢志戰爭。庫爾馬綠洲是戰略要衝,此前由哈希姆家族統治,但在戰爭爆發不久,當地的埃米爾便宣布向伊本·沙烏地投降。1918年7月,海珊出兵追擊出逃的庫爾馬綠洲酋長,而伊本·沙烏地則派出其建立的貝都因人軍事團體「伊赫萬」(意即兄弟會)與之對抗。此時,英國沒有對戰爭進行干涉,因為英國人認為伊本·沙烏地難以和海珊匹敵,將很快輸掉戰爭[43]。1919年5月,海珊之子阿卜杜拉率軍進占距庫爾馬綠洲80英里的圖拉巴綠洲,並在當地大肆掠奪物資。伊赫萬出兵回擊,領袖蘇爾坦·本·巴賈德率軍於5月25日至26日與哈希姆家族爆發大規模衝突,最終阿卜杜拉的哈希姆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阿卜杜拉本人逃離戰場。此戰大大鼓舞了沙烏地軍隊的士氣,7月初,伊本·沙烏地帶領10,000人的軍隊來到圖拉巴,準備就此征服漢志。但7月4日,英國對利雅德發出最後通牒,伊本·沙烏地被迫議和。在此次戰爭中至少有1,392人喪命[43][44]

伊本·沙烏地自立蘇丹及其決定性勝利

1925年,伊本·沙烏地率軍攻入吉達,同吉達謝赫阿卜杜拉·阿里·雷達會見

1921年,伊本·沙烏地召集內志各部落的謝赫烏理瑪,宣布自立為「內志及其屬地的蘇丹」,建立內志蘇丹國[45]

一戰結束後,拉希德家族在內憂外患中逐漸衰落,難以控制下屬的諸多貝都因部落,勢力範圍漸漸縮小到首都哈伊勒周邊地區。1921年8月,內志在英軍的協助下攻下哈伊勒。1921年11月2日,哈伊勒的末代埃米爾穆罕默德二世宣布向沙烏地家族投降,舍邁爾山酋長國滅亡[46]

領導阿拉伯起義的哈希姆家族於一戰結束後並未如願建立大阿拉伯國家,而僅僅統治了新建的伊拉克王國外約旦埃米爾國漢志王國。海珊對此頗為不滿,他拒絕接受《凡爾賽和約》和貝爾福宣言,其與英國的關係因此惡化[45]。1924年,海珊自立為哈里發,即全體穆斯林的最高領袖,招致阿拉伯世界普遍不滿[45]。而英國也在早前停止向沙烏地家族支付月度補助金,沙烏地家族因而加緊其進攻漢志的步伐。1924年中下旬,漢志禁止內志人進入聖城朝聖,伊本·沙烏地決定進攻漢志。1924年8月29日,伊本·沙烏地帶領部隊進入塔伊夫,漢志士兵很快投降。伊赫萬進城殺戮,即塔伊夫屠殺英語Ta'if massacre,共有300至400名平民喪命[47][48]。塔伊夫陷落後,內志軍隊以及伊赫萬前進到麥加。海珊逃到吉達,並將王位交給兒子阿里。10月13日內志軍兵不血刃拿下麥加,海珊在麥加留下的一批武器被內志繳獲。10月29日,利雅德召開伊斯蘭會議,伊本·沙烏地對麥加的統治得到承認[49]

隨著沙烏地部隊的不斷推進,漢志軍隊漸漸瓦解。1925年1月,內志軍開始圍攻吉達。海珊在吉達親自指揮軍隊,他在城市周圍建造了一系列防禦工事,並埋設了地雷。其他哈希姆家族的君主,即外約旦的阿卜杜拉和伊拉克的費薩爾,亦給守軍提供了許多武器。此外,海珊還從義大利德國購買了5架飛機和數輛坦克[50]。但是海珊仍未能守住吉達。附近的部落都效忠沙烏地家族,亞喀巴城的補給支援難以按時到達;而即使海珊擁有飛機,但他帳下僅有兩名飛行員,其中一名還在戰鬥中陣亡。最終吉達的謝赫決定向沙烏地投降,海珊之子、國王阿里逃到巴格達。1925年12月17日,經過了近一年的封鎖,內志軍隊終於攻占吉達[51]麥地那城也在12月12日投降,24日,延布告破[52]

1926年1月8日,伊本·沙烏地宣布即位漢志國王,改稱「漢志國王與內志及其屬地蘇丹」,建立內志與漢志王國[45]。海珊逃到賽普勒斯,後在外約旦的安曼定居,1931年去世,被埋葬在耶路撒冷。他的兒子阿里於1935年逝世[53]。1927年5月,伊本·沙烏地與英國簽署《吉達條約》,取代1915年的《達林條約》。英國政府據此承認沙烏地國家的獨立以及伊本·沙烏地的君主頭銜,而伊本·沙烏地則承認了海珊之子費薩爾和阿卜杜拉對伊拉克和外約旦的統治,並承認英國對海灣諸國的保護權[45]。1930年,伊本·沙烏地在漢志設外交部,開始同外部世界廣泛來往[54]

伊赫萬的叛亂

伊本·沙烏地及瓦哈比派的烏理瑪於1910年開始發動「伊赫萬」(意即兄弟會)運動,號召游牧的貝都因人走出沙漠、移民綠洲、走向定居,進而外出征戰、實現修行[55]。伊本·沙烏地希望藉此鞏固他對阿拉伯半島內陸廣袤的部落地帶的統治,將以往相互分散、難以馴服的部落民轉化為定居農業人口。至1923年,伊赫萬的定居城鎮已經達到72處[56],平均人口千餘人[55]

伊赫萬游牧民軍隊

自1918年起,由伊赫萬運動聖戰士組成的軍事團體成為沙烏地家族對外征服的重要力量,協助沙烏地家族實現了一系列的軍事任務,在征服拉希德家族和漢志地區的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55],但亦繼承了部落民桀驁不馴的特徵,常常不經伊本·沙烏地的命令擅自出擊、劫掠受英國保護的科威特和外約旦等地。1919年,科威特謝赫薩利姆英語Salim Al-Mubarak Al-Sabah計劃在科威特南部與內志王國的邊界線上建造一座商業城市,引發了科威特與沙烏地家族的外交危機。後英國介入爭端,科威特被迫讓步。1920年,伊赫萬集團在科威特與內志的邊界線上安營紮寨,激怒了薩利姆,他要求英國人阻止此一行徑,但駐巴格達的英國高級專員置之不理。於是薩利姆派出了一支300人的隊伍對其進行恐嚇,卻引發了流血衝突,科威特軍敗退。隨後,薩利姆請求拉希德家族支援,再次出動大軍攻擊伊赫萬集團,但在途中放棄進攻,返回扎赫拉,卻不料被4,000人的伊赫萬隊伍跟蹤,10月10日,爆發扎赫拉之戰。英國根據1899年英科協定保護科威特,部署了兩艘艦船、兩架飛機和數輛裝甲車與伊赫萬對峙,最終伊赫萬撤退[57]。在無果的邊界摩擦後,1922年12月2日,雙方達成《烏凱爾協議英語Uqair Protocol of 1922》,劃分了科威特與沙烏地國家的邊界線,建立沙烏地-科威特中立區英語Saudi–Kuwaiti neutral zone。不過此後伊赫萬仍同科威特保持敵對狀態[58]

1928年,伊赫萬不顧伊本·沙烏地的禁令而劫掠英國保護下的科威特,引來英國空軍對科威特的支援

征服漢志後,一些伊赫萬成員希望繼續進攻英國保護下的外約旦、伊拉克和科威特,一統阿拉伯半島,但這些地區皆受英國保護。在英國保護地問題的處理上,伊赫萬團體和伊本·沙烏地發生分歧,伊赫萬領袖認為伊本·沙烏地屈從於英國人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59];此外,伊赫萬亦希望伊本·沙烏地以罕百里學派治國,但伊本·沙烏地則堅持「因地制宜」,違背瓦哈比教條而寬容部分什葉派穆斯林[60],是為其又一分歧。1921年,伊赫萬部隊擅自襲擊伊拉克南部,對當地什葉派地區進行掠奪,造成700人死亡。1922年,伊赫萬又突襲外約旦南部。外約旦的部隊無法獨自應付伊赫萬的連番進攻,因此英國皇家空軍安曼附近的馬爾卡出動,協助外約旦部隊[61]。第一輪進攻發生在安曼,有1,500名伊赫萬駱駝騎手參與戰鬥,但是他們發現英軍飛機後很快撤離了戰場。途中他們襲擊了兩個小村莊,後被英軍截斷退路,被迫潰退[62]。1924年8月,伊赫萬首領蘇爾坦·本·巴賈德英語Sultan bin Bajad Al-Otaibi帶領4,500名騎兵(一說3,000多人[63])再次襲擊外約旦,就在距離安曼15公里時,他們被英國空軍發現並攻擊,最終共有500名伊赫萬士兵戰死[64]。伊赫萬的重要組成部分穆塔耶(Mutayr)部落民,由達爾維希領導,於1927年11月5日再度擅自突襲了南伊拉克,雙方都損失了20人左右[65]。1928年1月他們又襲擊了科威特,但他們遭到了科威特人和英國空軍的沉重打擊[66]

伊本·沙烏地早在1924年便發布禁令,強調瓦哈比派伊瑪目對聖戰的絕對領導,援引「信仰不能強迫」的經典啟示和相關教法,約束伊赫萬軍隊的行動,但無濟於事[60]。1925年,英國又同伊本·沙烏地達成協議,劃定內志與外約旦、科威特和伊拉克王國的邊界,禁止游牧民跨過界線遷徙,進一步侵害了游牧部落的利益[60]。1928年12月,伊本·沙烏地重申禁令,部落領袖蘇爾坦和費薩爾·達爾維希進而反叛。1929年1月,在伊赫萬劫掠科威特的行動中,一位名為比爾科特的美國傳教士在與朋友查爾斯·克萊恩一同旅遊的過程中身亡。伊本·沙烏地在不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調動部隊以阻止襲擊,與其發生了衝突[67]。1929年3月29日,雙方爆發薩比拉戰役,這是軍事史上最後一次使用駱駝兵的大規模作戰[68]。擁有機槍和現代化騎兵的沙烏地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伊赫萬損失500人,而沙烏地則損失了200人。費薩爾·達爾維希在此戰中受傷,蘇爾坦在此戰中逃跑[69],一說陣亡[70]。1929年8月,達爾維希之子阿塞伊茲帶領的伊赫萬和尼達·本·納西爾領導的沙烏地軍在舍邁爾山地區開戰,伊赫萬有450人陣亡,內志有500人陣亡[44],雙方的指揮官阿塞伊茲和尼達·本·納西爾紛紛陣亡[69]。伊赫萬在10月5日劫掠了阿瓦齊(Awazim)部落,造成約250人死亡。該年10月,主要領袖之一的費薩爾·達爾維希出逃,後被英方拘留送交給利雅德(1931年10月3日疑因心臟疾病在利雅德逝世)。1930年1月10日沙烏地軍和英軍聯合平息了這場叛亂,伊赫萬運動就此告一段落,大部分伊赫萬叛亂者都被處決[71]

沙烏地阿拉伯成立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疆域(現代邊界)

1932年9月23日,伊本·沙烏地宣布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自立為國王,伊本·沙烏地之子沙烏地在1933年成為儲君[72]。沙烏地家族壟斷新興王國的一切要職,建立龐大的君主專制血緣政治,內志地區的部落政治依然存續,部落群體的組成成為新國家行政區劃劃分的基本框架[54]。沙烏地家族通過建立和親關係,和眾多部落的統治家族訂立政治聯盟,以此實現對各部落的控制,也進一步擴大了沙烏地家族的規模。1932年,伊本·沙烏地設立財政部[54],新國家收入來源主要是天課、不信者的人頭稅關稅和朝覲稅等各種稅收[73]。瓦哈比派信仰作為沙烏地家族政治擴張的宗教基礎,在沙烏地阿拉伯建國後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漢志與內志的官方信仰,伊本·沙烏地既是沙烏地國家的馬利克,亦是瓦哈比教派的伊瑪目。瓦哈比派的烏理瑪則負責闡釋經訓、執行教法;而瓦哈比派排斥部落爭鬥、血族仇殺,亦幫助沙烏地家族有力地抑制了部落政治的弊端[54]。1939年,沙烏地阿拉伯開始利用其龐大的石油資源,正式開始出口石油,沙烏地王國的經濟進入了新的石油經濟時代[74]。石油經濟的發展,促使內志地區廣大的貝都因游牧民轉向工人、司機等新興職業,進而走向定居,「駱駝背上的」部落政治進一步解體[75]

後續

吞併阿西爾

漢志(Hedjaz)、內志(Nedj)和阿西爾(Asir)

阿西爾地區地處漢志與葉門之間,農業發達、人口密集,自1871年起處於鄂圖曼帝國的統治下,到20世紀初達成事實上的獨立,主要城市有阿布哈吉贊奈季蘭[45]。20世紀初的阿西爾埃米爾哈桑·本·阿里在一系列權力鬥爭後敗給了穆罕默德·本·阿里·伊德里西英語Muhammad ibn Ali al-Idrisi,後者建立了伊德里西埃米爾國[76]。穆罕默德在1920年逝世,1922年沙烏地軍隊進駐阿西爾,占領首府阿布哈[45]。1934年,酋長國通過《塔伊夫條約》被正式納入沙烏地阿拉伯[72]

沙烏地阿拉伯-葉門戰爭

鄂圖曼帝國解體後,什葉派葉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在前北葉門一帶建立。葉門王國聲稱對南阿西爾擁有主權,自1933年起和沙烏地阿拉伯陷入爭端。1933年11月,葉門軍開進奈季蘭[77],伊本·沙烏地準備議和,但其代表團被葉門人囚禁。隨後沙烏地率軍反擊,5月雙方重啟和談,最終簽署了《塔伊夫條約》,條約內容被同時刊載在麥加沙那大馬士革開羅[78][79]。沙烏地放棄了荷台達和葉門海岸的一些城鎮,其它爭議地區如蒂哈馬、奈季蘭等地都被納入沙烏地阿拉伯。這場戰爭共有2,100名士兵和平民死亡[80]

而當時葉門亦得到法西斯義大利的支持。美國《外交》雜誌的漢斯·科恩寫道:「一些歐洲觀察者將這場衝突解釋為英國和義大利的政策在阿拉伯的衝突」[81]。1998年,阿列克謝·瓦西列夫寫道,「(葉門)伊瑪目同時受到義大利人和英國人的煽動,前者希望增加在葉門的影響力,後者則為保護其亞丁殖民地的利益而有意轉移葉海亞(葉門伊瑪目)的注意力。」[78][79]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1. ^ Bowen 2008,第83頁
  2. ^ Oxford Business Group 2008,第11頁
  3. ^ 哈全安 2016,第153頁
  4. ^ 4.0 4.1 Wynbrandt 2004,第114頁
  5. ^ Vassiliev 1998,第70頁
  6. ^ 哈全安 2016,第154頁
  7. ^ Beling 1980,第17頁
  8. ^ 哈全安 2016,第157頁
  9. ^ Vassiliev 1998,第83–103頁
  10. ^ 哈全安 2016,第159頁
  11. ^ Vassiliev 1998,第140–191頁
  12. ^ 12.0 12.1 哈全安 2016,第163頁
  13. ^ Vassiliev 1998,第165頁
  14. ^ Beling 1980,第24頁
  15. ^ 哈全安 2016,第165頁
  16. ^ Vassiliev 1998,第196頁
  17. ^ Vassiliev 1998,第198–204頁
  18. ^ 哈全安 2016,第167頁
  19. ^ Helms 1981,第14頁
  20. ^ Lacey 1982,第41頁
  21. ^ Lacey 1982,第47頁
  22. ^ Lacey 1982,第65頁
  23. ^ Wallechinsky 2011
  24. ^ Troeller 1976,第21頁
  25. ^ Vassiliev 1998,第213頁
  26. ^ Beck 2009
  27. ^ Christie 2013,第89-90頁
  28. ^ Hathlol,第79頁
  29. ^ Mikaberidze 2011,第807頁
  30. ^ Al-Rasheed 2010,第38頁
  31. ^ 31.0 31.1 哈全安 2016,第168頁
  32. ^ Commins 2006,第53頁
  33. ^ Commins 2006,第124頁
  34. ^ Aldosari 2007,第29頁
  35. ^ Al Yahya 2006,第24頁
  36. ^ Abdul-Razzak 1997,第32頁
  37. ^ Graves 1997,第186頁
  38. ^ 38.0 38.1 哈全安 2016,第168-169頁
  39. ^ Wilkinson 1991,第133-139頁
  40. ^ Chaudhry 1997,第53頁
  41. ^ Aldosari 2007,第824頁
  42. ^ Al-Naqeeb 1991,第69頁
  43. ^ 43.0 43.1 Mikaberidze 2011,第799頁
  44. ^ 44.0 44.1 Central Arkansas 2011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哈全安 2016,第170頁
  46. ^ Al-Rasheed 2010,第9頁
  47. ^ Holden 1982,第216頁
  48. ^ Niblock 1982,第56頁
  49. ^ Bidwell 1997,第285頁
  50. ^ Al-Wardi 2012,第169-170頁
  51. ^ Al-Harbi 2003
  52. ^ Baker 1979,第128頁
  53. ^ Chai 2006
  54. ^ 54.0 54.1 54.2 54.3 哈全安 2016,第178-179頁
  55. ^ 55.0 55.1 55.2 哈全安 2016,第171-172頁
  56. ^ Vassiliev 1998,第228頁
  57. ^ Casey 2007,第54-55頁
  58. ^ Lauterpacht 1991,第45-49頁
  59. ^ Lacey 2009,第14-16頁
  60. ^ 60.0 60.1 60.2 哈全安 2016,第174頁
  61. ^ Salibi 1998,第104頁
  62. ^ Wilson 1994,第143頁
  63. ^ Joab 2007,第8頁
  64. ^ Guckian 1985,第217-218頁
  65. ^ Leatherdale 1983,第95頁
  66. ^ Facey 1999,第72頁
  67. ^ Wilson 1994,第115頁
  68.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69. ^ 69.0 69.1 KAAIR
  70. ^ Thesiger 1991,第248-249頁
  71. ^ Facts On File 2009,第482頁
  72. ^ 72.0 72.1 Vassiliev 1998,第283–285頁
  73. ^ El Ghonemy 1998,第56頁
  74. ^ 哈全安 2016,第182頁
  75. ^ 哈全安 2016,第196頁
  76. ^ Vassiliev 1998,第259–260頁
  77. ^ Trove 1933
  78. ^ 78.0 78.1 Vassiliev 1998,第285–286頁
  79. ^ 79.0 79.1 Kohn 1934,第102頁
  80. ^ Rongxing 2005,第115頁
  81. ^ Kohn 1934,第101頁

來源

出版物
線上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