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氣球炸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國人把墜落在加州的氣球炸彈重新充氣及展示

氣球炸彈英文Fire balloons/Balloon bombs日文風船爆弾),是日本在二次大戰時期為襲擊美國本土而開發的一種武器,於太平洋戰爭後期被應用於二戰美洲戰區。1944年11月到1945年4月,日本面對日益惡化的戰局,為了對在戰線後方的美國本土進行侵擾,日軍放出超過9,000個攜帶炸彈的氫氣球,利用高速氣流(噴射氣流,英語:Jet Stream)吹送到北美。氣球透過氣壓計測量氣壓的變化,得出氣球在飛行期間的上升及下降次數,從而算出氣球可能已經飄到美國本土,然後釋出掛在氣球的炸彈。大約300個氣球炸彈在北美被觀測到,造成了6人死亡和一些規模較小的破壞。[1]

設計

這種炸彈設計的難點在於:

  • 需要精確預測高空氣流的動態。北半球的西風帶和遼闊的太平洋使得氣球能被送到美國。
  • 控制設備能精確控制氣球高度。氣球使用了氣壓來確定高度,同時利用掛載在吊艙外的沙包控制氣球的飛行高度,當高度過低時便逐次拋棄沙包。
  • 為了確定降落的時機,氣球採用了計時器的辦法。

死亡人數

1945年5月5日,美國俄勒岡州的一名婦女和五名兒童,在拉扯掛在樹枝上的氣球炸彈的過程中,引發了爆炸,造成6人當場死亡。這也成為二戰期間美國本土上唯一的平民傷亡。[2]

美國反應

共計有約9000個氣球炸彈在6個月內投放出去。美國受到少量損失,造成部分平民傷亡,及頻繁的森林火災。但由於美方採取了新聞管制措施,防止消息洩漏,讓日軍無法透過美國的媒體報導確認戰果。同時,美軍透過分析拾獲之氣球內,所攜帶之沙包內之沙礫成分,推測出氣球製造工廠大約位置,對這些工廠加強轟炸,迫使日軍不得不將氣球工廠四處遷移。[3]日方後來因不知效果如何,加上本土戰爭工業遭美軍空襲,損失慘重,中止了此項計劃。

參見

參考資料

  1. ^ 氣球炸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2. ^ 二战美国唯一本土伤亡. [201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3. ^ 襲擊美國的「飛象」. [2005-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