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橋疏渠記方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39°53′15″N 116°24′00″E / 39.88745540000001°N 116.4000926°E / 39.88745540000001; 116.4000926

正陽橋疏渠記方碑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東城區紅廟街
分類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
編號3-82
登錄1984年5月24日

正陽橋疏渠記方碑,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紅廟街78號,是一座清朝石碑。[1][2]

簡介

正陽橋疏渠記方碑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紅廟街78號(原來的地址是崇文區天橋東一巷),處在天橋路口西北方向。原來該碑位於「敕賜弘濟寺」山門內,如今寺已無存。該碑立於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外形為方柱形,每面寬1.45米,通高8米。碑首採用四角攢尖式,頂端為三層飛檐的寶蓋,四重脊上各雕一條龍,輻湊於寶頂。碑座是束腰須彌座式,刻有精美的浮雕,覆仰蓮瓣以及雲、龍、菩提葉等等紋路裝飾。碑身正面上首刻有漢字題名「正陽橋疏渠記」,碑身南面、西面為漢文,北面、東面為滿文,均為乾隆帝御筆,記述了乾隆五十六年治理天橋南河道工程之事。[1][2]

該碑碑文如下:[2]

《正陽橋疏渠記》

正陽門外之石衢抵正陽橋,橋之左右,市櫛比,允帝王都會萬方輻輳之綦也。橋之南為天橋,其南石衢直達永定門,則答陽黃道,蕩蕩平平,會極歸極之宗也。衢之左為圜丘、祈年殿之西外圍垣;右為太歲壇先農壇之東外圍垣。各有石衢二,橫接圍垣之南、北門,為詣壇輦路。蓋地勢東高而西低,故石衢之西恆積水,而東之沙土常因西北風吹壅西垣之半,每詣齋宮,怵弗愜觀。今年上辛祭畢,爰命司工於天橋南石衢之左右自北而南各疏渠三。第一渠長各一百六十餘丈,寬北各三十餘丈,南各二十丈,第二渠長各一百三十丈,寬各二十丈,第三渠長各五十五丈,寬各二十丈,深各三尺。其四達壇之橫衢,命各闢土道,寬二丈,以為往來車路,並各去其向禁人行之木柵。(東西詣壇之橫衢四,舊設木柵,以禁行人往來,蓋地近壇垣,理宜嚴肅而重,車皆由正石衢以行,易致石弊。今石衢左右既開廣渠,且各留土路,是四橫衢之南北皆有界限,木柵亦可以不設矣。)疏渠之土即簣為渠岸之山,周植以樹,兼培行車之土路,於是渠有水而山有林,且以御風沙,弗致湮。壇垣一舉而無不便,向來南城井多苦水,茲胥得飲渠之清水為利亦溥,而都人士之游涉者咸謂京城南愜觀瞻、增佳景。然予之意原不在此也。潔壇垣而欽毖祀,培九軌而萃萬方,協坎離以亨既濟(都城南為離位,今開浚水渠六,坎為水卦,是為水火既濟之象,亨之道也),奠經塗以鞏皇圖。其在斯乎,其在斯乎。故不得考工之請而為之記,亦合向之《知過論》所謂不可已者,仍斟酌為之之義,值此耄齡,復得蕆一大工作,孰莫非昊蒼鴻,欽承開國家萬年有道之長也哉。

乾隆五十有六年歲次辛亥仲夏月御筆。

1984年1月,「正陽橋疏渠記碑」被公布為崇文區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5月24日,「正陽橋疏渠記方碑」被選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清朝初年,天橋附近的水向東經金魚池、狀元橋、紅橋、窯坑(今龍潭湖)之後出北京外城。天橋以南地區因地勢低洼,夏天的雨季常有積水。乾隆五十六年,在天橋以南地區疏浚了水道。此次疏渠的效果顯著,所以乾隆帝御書《正陽橋疏渠記》並立碑。[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