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泂 (元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泂(1274年—1332年),字溉之元朝滕州(今山東省滕州市)人。

李泂穎悟強記。姚燧讚嘆他的文章,力薦於朝廷,授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不久,以雙親年老,就養江南。很久以後,徵辟為中書掾。考除集賢院都事,轉太常博士。拜住丞相,聞李泂之名,擢升為監修國史長史,歷任秘書監著作郎、太常禮儀院經歷。泰定初年,擔任翰林待制,因為親喪沒有安葬,辭歸鄉里。天曆初年,再以待制召入朝中。元文宗剛剛開奎章閣,招攬天下知名士充學士員,李泂多次進見,奏對稱旨,升為翰林直學士,特授奎章閣承制學士。李泂既被文宗所知遇,於是著書《輔治篇》進獻,被元文宗嘉納。朝廷有大議,必使他參與。下詔修《經世大典》,李泂臥疾在家,強起同修。書成,進奏,請求告歸。再任翰林直學士,遣使召劍,因病不能任職。李泂神情開朗,顏面如冰玉。寫文章,奮筆揮灑,迅飛疾動。李泂自詡為李太白,游廬山王屋山少室山。僑居濟南,有湖山花竹之勝,作天心水面亭,文宗敕虞集制文記之。李泂尤書法,會寫篆書隸書草書真書。卒年五十九歲。有文集四十卷。

參考資料

  • 元史》卷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