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戰役
晉中戰役 | |||||||
---|---|---|---|---|---|---|---|
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中國人民解放軍 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 | 國軍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徐向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 閻錫山 |
晉中戰役是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以靈活機動的運動戰術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徐向前率領原晉冀魯豫部隊、太岳部隊及晉綏軍區等地方部隊不足6萬人,殲滅閻錫山10萬之眾,連克縣城14座。山西局勢發生逆轉。
背景
自辛亥革命後,閻錫山就長期統治著山西,歷經北洋政府、中原大戰和抗日戰爭,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地方軍閥。
抗日戰爭太原會戰後,山西大部被日軍占領。閻錫山起初與共產黨合作,但晉西事變後,共產黨勢力(新軍、決死隊)和閻錫山勢力主要以汾陽、離石為界分別控制山西北南[1]。閻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和日本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來源請求]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前後,閻錫山和日方達成協議共同防共。閻派部隊搶先進入太原受降,並。共產黨也在山西迅速擴張其晉冀魯豫、晉察冀和晉綏根據地。在1945年上黨戰役中,閻派往上黨地區的晉軍第19軍,被劉伯承率晉冀魯豫野戰軍殲滅,該戰役殲滅了閻錫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的一開始,共產黨就計劃占領山西[2]。在1946年聞(喜)夏(縣)、同蒲、臨(汾)浮(山)戰役和1947年晉南攻勢後,陳賡部占領山西南部大部分地區。而在聶榮臻和賀龍在北線奪取「三路四城」[3]的過程中卻不順利。1946年8月聶榮臻發動了大同、集寧戰役,因傅作義的巧妙救援,聶指揮失當以失敗告終。共軍在華北、陝北一度相當被動,直到1947年底才攻克石家莊。
1947年6到8月間,劉伯承、陳賡分別率主力部隊南渡黃河。和閻錫山既是同鄉又有師生名分[4]的徐向前指揮留守地方部隊[5],以少勝多,連續取得了運城戰役和臨汾戰役(1948年春季)的勝利。
第一階段
1948年夏收季節,困守城市的閻錫山部進入晉中平原控制山口準備搶糧,出動的兵力占其總兵力的五分之四。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原晉冀魯豫部隊、太岳部隊及晉綏軍區等地方部隊)在臨汾戰役後不久,北上晉中和閻錫山爭奪麥收。徐向前制定的戰略是先迷惑閻軍西向,然後主力從南側山區進入汾河以東太原盆地地區。
汾河以西的呂梁縱隊(彭紹輝)北上途中過早暴露,在6月11日就出現在孝義高陽鎮地區;後太岳部隊(劉忠)13日攻占靈石。閻錫山出動其「閃擊兵團」(包括第三十四軍、四十三軍、六十一軍各一部及親訓師、親訓炮兵團),分路進兵汾陽附近高陽鎮地區圍攻兩支解放軍地方部隊,從而造成平遙、介休,祁縣一帶兵力空虛。
為減輕呂梁縱隊的壓力,6月18日,徐向前部八縱(王新亭)、十三縱(徐子榮、韋傑)相繼發起攻擊,攔腰側擊介休至祁縣間的山口各據點,迫近直貫晉中平原南北的同蒲鐵路,切斷閃擊兵團北撤的退路。同時,解放軍呂梁部隊、晉中肖文玖集團、晉綏軍區一部分別在汾河以西的神堂頭地區,太原以北忻縣和榆次至太原間反擊破襲,進攻據點,切斷交通,迷惑和牽制閻軍。
閻錫山令閃擊兵團回援,卻被徐部圍殲。21日在介休以北張蘭鎮,其親訓師,親訓炮兵團被八縱圍殲。23日,十九軍軍部及四十師北上行至平遙以北洪善地區北營村被十三縱伏擊殲滅。國軍第七集團軍總司令趙承綬率三十三、三十四軍從平遙,祁縣南北夾擊。解放軍企圖割斷但沒有成功。到28日閻軍的兩個軍南北靠攏,築起工事,和解放軍形成對峙局面。
晉中戰役第一階段結束。解放軍先後共殲滅國軍一萬七千餘人,自身傷亡四千餘人。[6]
北線
1948年春,晉綏軍區調陝北綏德軍分區暨警備二旅第4團、第6團和晉綏二分區34團、警一團來忻縣參戰,與晉綏六分區3個團共7個團組成晉中北線指揮部,由六分區司令員孫紹群和綏德軍分區司令員兼警二旅旅長張達志為副司令,切斷忻州與太原聯繫,掃清黃寨周圍炮台據點,吸引忻州守敵出城而一舉殲滅。
忻縣守軍為閻錫山部第39師,代號7418,師部駐地城內三家店福音堂。師長劉鵬翔(劉拐小,河北人),副師長賈紹棠(崞縣施家野場人),參謀長趙乃魯(東北人),政治部主任杜文憑。下轄3個團,每團3個營,每營4個連(3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每連4個排(3個步兵排,一個小炮排),每排3個班。每團轄1個迫擊炮連,配有輕迫擊炮3門;每營之機槍連配有重機槍4挺、小迫擊炮1門。總兵力約1萬人:
- 第1團團部駐匡村堡子內,團長杜有堂,臨汾人。負責防守南溝至西門坡炮台。
- 第1營營部駐匡村大西街
- 第2營營部駐匡村南堡子附近
- 第3營營部駐匡村后街西頭外壕附近
- 2團團部駐城內福音堂,團長王有才,大同人,負責防守東門至南關及西門接南門處。
- 3團團部駐大營盤(另一部駐天主堂),團長朱厚煥,負責防守大營盤、火車站。
- 師直炮兵營、特務連、補訓營。
- 師直屬特務組織:情報組、反映組、諜報組、偵察組、訓工隊、工作隊
山西省第三督察專署,駐城內興寺街,督察專員朱理,五台縣東冶鎮人。專署直屬政衛連50餘人,便衣工作隊20餘人。保安第16團、忻定保警大隊等。
7月19日,指揮部接徐向前司令員、聯司和晉綏軍區電令,稱閆錫山令駐忻縣第39師及各專、縣黨政機關、學校、保安團,於20日炸毀城內發電廠、裹挾青壯年棄城,沿忻太公路經石嶺關退往太原。「增加太原的守衛力量。你部應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乾淨地將敵全部殲滅,絕不能讓敵人南逃至太原。」此時,新任六分區司令員張新華(原三分區司令員)與張達志商量後立即就地召集駐東、西黃水一帶的團以上幹部會,經過討論最後決定在黃寨和豆羅中選擇在豆羅設伏,在黃寨(陽曲)地區參加晉中戰役外圍的部隊連夜翻越南山到豆羅地區展開口袋陣。部署為:
- 晉綏六分區 司令員張新華 政委龍福才
- 第40團 賀吉祥團長: 集結於麻會村以南、東村,防敵南逃。由東向西出擊,配合4、6兩團打擊行進中的敵軍主力。
- 第41團 李發應團長:集結於蘇村南側待命;第34團阻擊先頭部隊打響後,立即協助34團將敵人先頭部隊殲滅。
- 第42團 蔡元福團長:集結新堡村以北、辛曲,防敵東逃。由東向西出擊,配合4、6兩團打擊行進中的敵軍主力。
- 晉綏二分區第34團 團長何國海 隱蔽集結於石嶺關以北,占據石嶺關有利地形,阻擊南下之敵先頭部隊,並阻止關上保安團增援
- 晉綏軍區警備第1團 團長劉笈甫 集結於向陽村以北,截擊敵後續部隊,阻敵北逃忻縣縣城
- 陝北綏德軍分區暨警備二旅 旅長張達志、政委白志明、參謀長李治州、政治部主任麻志皓 集結公路以西防敵西逃,由西向東,向豆羅一線出擊,打擊行動中的敵軍主力
- 警備第4團 趙立業團長、楊崑山政委 集結於上佐村
- 警備第6團 馬建勛團長、賀樹懷政委 集結於下佐村
7約19日下午各部隊分路前進,並在行軍途中邊走邊動員,天下大雨,翻山越嶺艱苦行走130餘里。7月20日早上8、9點鐘,偵察員報告:敵人大隊人馬沿忻太公路向南敗退,敵先頭部隊已到關城附近。戰鬥到下午6時左右,敵人已全部退縮回小豆羅村,依託村落圍牆及牆外深溝臨時構築工事進行頑強抵抗,幾次突擊終未攻克,決定待守軍突圍時在野外殲滅。7月21日17時天黑以後,小豆羅東南角槍炮聲密集,開始突圍。雙方展開白刃戰,突圍敵人大部被殲滅,第39師師長劉拐小帶領百餘人從東山突圍而出,副師長賈紹堂、專員朱理夫婦等被擊斃,其餘大部又縮回小豆羅村。當晚,攻入小豆羅村內,進行了艱苦的巷戰、肉搏戰,數小時後結束戰鬥。這次豆羅戰役參戰人員近萬人,歷時70多個小時,全殲第39師4個團、2個保安團、3個專員公署、18個縣政府共計1.2萬餘人,擊斃1000多人,俘虜「兵農合—」專員艾子謙、縣長黃士元以下萬餘人,繳獲兩門野炮、十二門山炮和大量槍枝彈藥、銀元、糧食等軍用物資。小豆羅村戰鬥一結束,石嶺關的守軍保安團棄關而逃,忻縣全境再無閻錫山軍隊。警二旅第六團團長馬建雄(1917~1948,綏德縣土地岔鄉上馬川村人)[7]、副團長兼第二營營長李生俊、第一營營長薛英桂以下200餘人犧牲,負傷近300人。
1個多月的休整期間,六分區3個團編為晉綏軍區獨立第12旅,旅長張新華。原二分區34團編入警二旅。各部隊都補進大量的解放戰士和子弟兵。
第二階段
趙承綬北面的榆次、太谷、徐溝、祁縣地區空虛。7月3日至6日,解放軍太岳部隊插入太谷、榆次間,配合肖文玖集團,展開大規模的鐵路破襲戰,占領並堅守住鐵路線上的東陽鎮和董村,切斷趙承綬集團北撤太原的退路。同時,太原以北忻州晉軍南撤太原時被伏擊殲滅,造成趙承綬恐慌。7月6日,趙部被迫離開鐵路,企圖從榆次、徐溝間奪路北撤,卻進入了徐向前的預設戰場。在永康、太谷、徐溝、東陽鎮之間,解放軍包圍了趙承綬集團三十三軍,三十四軍和殘留日本軍人指揮的第十總隊三萬餘眾。趙分兵突圍不成,決定依託優勢火力和野戰工事和村落,與共軍決戰。
7月10日,解放軍在重炮火力下,發起總攻。16日,趙集團被全殲。總司令趙承綬、中將參謀處長楊城、三十三軍軍長沈瑞、少將參謀長曹近謙,均被俘。閻軍的野戰軍副總司令,原日軍旅團長元泉馨陣亡。閻錫山派出的南援兵團,也被擊潰。驚恐中,晉中各縣國軍在向太原收縮途中被追擊和堵截。[8]保安第九總隊被全殲,解放軍占領太谷縣城。汾河西岸要收縮回太原的閻部2萬多也被截擊。
解放軍乘勝,猛打窮追,直逼太原城郊。至21日,晉中戰役宣告結束。[9]
意義
晉中戰役歷時40天,解放軍以少勝多,連克縣城14座,閻軍主力第七集團軍總部及五個軍部、九個整師、兩個總隊被殲,繳獲各種炮三千七百零四門、步機槍三萬餘支、火車頭十五個、車皮二百零七節和大量物資。幾個月後,解放軍發動太原戰役,圍攻閻在山西最後的堡壘。[10]
參考文獻
- ^ 薄一波, 回忆山西新军, 1987-04-07 [200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毛澤東, 准备对付蒋介石大打的作战部署, 1946-06-19 [200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31)
- ^ (「三路」即正太路(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的鐵路)、同蒲路(山西大同至蒲州鎮)、平漢路北段(北平至石家莊段),「四城」即大同、太原、保定和石門(今石家莊))
- ^ 1919年6月,山西省立國民師範正式開學,閻錫山是校長。徐向前是第一期學生。
- ^ 薄一波, 无限深情忆向前, 1991-09-20 [200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徐向前, 晋中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总结, 1948-06-29 [200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绥德县近现代人物——马建雄.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6).
- ^ 徐向前回憶:趙承綬集團被圍殲,晉中敵軍兵敗如山倒,這個時候,正是我猛打窮追,大量殲敵的最好時機。所謂歸師勿遏,是指有秩序撤退的敵人,而不是潰不成軍的敵人。我們大膽把部隊撒出去,追!追!追!橫掃千軍如卷席,連克上十座縣城,抓了幾萬名俘虜。那時敵人慌亂的程度,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我們幾個戰士,追擊上百的敵人,敵人只知道拖著槍跑,不知道停下來射擊,直至累倒在地,象攤爛泥,乖乖交槍投降。清源縣有個老農,拿著扁擔,一下繳了十九個敵人的槍。三個新華社前線記者,俘敵三十七名,還繳了兩門炮、兩挺機槍、十多支步槍。
- ^ 徐向前, 晋中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经过, 1948-07-24 [200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徐向前, 晋中战役总结报告, 1948-08-09 [200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