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房靈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房靈民(?—?),東清河郡繹幕縣(今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人,祖籍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劉宋、北魏、劉宋、南齊官員。

生平

泰始三年(467年),房靈民的堂兄房法壽向北魏投降,北魏朝廷任命房靈民為清河郡太守,以安撫他們初來歸附之心[1][2]。之後房靈民歸附劉宋。昇明二年(478年)冬,蕭道成輔佐朝政,徵召豫州刺史劉懷珍出任都官尚書,以自己的第四子寧朔將軍蕭晃取代劉懷珍出任豫州刺史。有人懷疑劉懷珍不會接受取代。蕭道成說:「我還是平民時,劉懷珍就誠心投靠,何況今日,怎會不同?」蕭晃出發超過一天了,還有人有懷疑的說法。蕭道成就派遣軍主房靈民率領一百名騎兵追上為蕭晃送行,蕭道成對房靈民說:「議論這事的人說劉懷珍一定不同意,我以平常的情形來期望他,這些議論一定不會應驗。你是劉懷珍的同鄉,特地派你去,不但護衛新任官員,也要靠你迎回原任官員。」[3]南齊建元二年(480年),魏孝文帝元宏派梁郡王元嘉率領十萬軍隊圍困南齊的朐山城,戍主玄元度環城固守,魏軍斷絕海上通道,從岸邊攻城,遇到潮水大漲,魏軍被淹沒,玄元度反擊,大敗魏軍。南齊台城又派遣軍主崔靈建楊法持、房靈民率領一萬多人從淮河入海,艦船到夜晚時每人各舉兩個火把,魏軍看見以為是齊軍大規模的支援,一時之間逃跑撤退[4]。之後房靈民出任琅邪郡東莞郡二郡太守[5]

家庭

兒子

參考資料

  1. ^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會從弟崇吉在升城,為慕容白曜所破,母妻沒於白曜軍。崇吉奔還舊宅。法壽與崇吉年志粗相諧協,而親則從祖兄弟也。崇吉以母妻見獲,托法壽為計。法壽既不欲南行,恨道固逼切,又矜崇吉情理。時道固以兼治中房靈賓督清河、廣川郡事,戍盤陽。法壽遂與崇吉潛謀襲靈賓,克之。仍歸款於白曜以贖母妻。白曜遣將軍長孫觀等自大山南入馬耳關以赴盤陽,還崇吉母妻。初,道固遣軍圍盤陽,法壽等拒守二十餘日。觀軍至,賊乃散走。觀軍入城,詔以法壽為平遠將軍,與韓騏驎對為冀州刺史,督上租糧。以法壽從父弟靈民為清河太守,思順為濟南太守,靈悅為平原太守,伯憐為廣川太守,叔玉為高陽太守,叔玉兄伯玉為河間太守,伯玉從父弟思安為樂陵太守,思安弟幼安為高密太守,以安初附。
  2.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二》:慕容白曜進屯瑕丘。崔道固之未降也,綏邊將軍房法壽為王玄邈司馬,屢破道固軍,歷城人畏之。及道固降,皆罷兵。道固畏法壽扇動百姓,迫遣法壽使還建康。會從弟崇吉自升城來,以母妻為魏所獲,謀於法壽。法壽雅不欲南行,怨道固迫之。時道固遣兼治中房靈賓督清河、廣川二郡事,戍磐陽,法壽乃與崇吉謀襲磐陽,據之,降於慕容白曜,以贖崇吉母妻。道固遣兵攻之,白曜自瑕丘遣將軍長孫觀救磐陽,道固兵退。白曜錶冠軍將軍韓麒麟與法壽對為冀州刺史,以法壽從弟靈民、思順、靈悅、伯憐、伯玉、叔玉、思安、幼安等八人皆為郡守。
  3. ^ 《南齊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八》:太祖輔政,以懷珍內資未多,二年冬,征為都官尚書,領前軍將軍,以第四子寧朔將軍晃代為豫州刺史。或疑懷珍不受代,太祖曰:「我布衣時,懷珍便推懷投款,況在今日,寧當有異?」晃發經日,而疑論不止。上乃遣軍主房靈民領百騎追送晃,謂靈民曰:「論者謂懷珍必有異同,我期之有素,必不應爾。卿是其鄉里,故遣卿行,非唯衛新,亦以迎故也。」
  4. ^ 《南齊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三十八》:宏又遣偽南部尚書托跋等向司州,分兵出兗、青界,十萬眾圍朐山,戍主玄元度嬰城固守。青冀二州刺史盧紹之遣子奐領兵助之。城中無食,紹之出頓州南石頭亭,隔海運糧柴供給城內。虜圍斷海道,緣岸攻城,會潮水大至,虜渰溺,元度出兵奮擊,大破之。台遣軍主崔靈建、楊法持、房靈民萬餘人從淮入海,船艦至夜各舉兩火,虜眾望見,謂是南軍大至,一時奔退。
  5. ^ 5.0 5.1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員外散騎常侍清河崔府君墓誌銘並序」君諱猷,字孝孫,東清河東俞人。啟源命族,其來尚矣。少典誕炎,德感火瑞;營都於魯,王有」天下。歷八世五百餘年,伯夷為堯秩禮,四岳佐禹治洪,太師以翼周建國,穆伯因分封命」氏,君其後焉。弈葉英邵,官冕相襲。七世祖岳,元嵩,晉散騎侍郎。高祖蔭,道崇,大司農卿。祖」樂陵太守曠,元達,德懋鄉家,當世宗重。父清河太守靈瑰,言行無玷,名秀一時。故太傅領」尚書令文宣公,即君從父兄也。君風概夙成,識藝早立。年方志學,魏威南被,閨門非徙,便」堪冒險。奉饋供濟,尊卑誠\孝之厚,齊代以為美談。閨庭雍整,造腹歙嶷,樹言樹行,有禮有」法。太和十三年召補州主簿。十七年,高祖鸞駕南轅,創遷河洛。於時三府妙選,務盡門」賢。除君司徒行參軍,尋轉大將軍主簿,又補安南府司馬,除太尉騎兵參軍本國中正,除」本州別駕,又除大將軍府中兵參軍事。廿二年,兼員外散騎常侍,尉勞渦陽。還京,除司徒」府中兵參軍事,又除本郡太守。景明三年,除荊州征虜府長史,又加明威將軍。永平二年,除」定州安北府司馬。歷贊府僚,所在流稱,剖符作守,治有能名。享年弗永,以四年二月廿五」日遘疾終於洛陽暉文里宅,春秋五十八。延昌元年十一月廿八日葬於本邑黃山之陰」陰。策贈員外散騎常侍。脫懼陵谷頹徙,遺芳寂蔑,迺作銘曰:」姜川昺瑞,炎德降祥,丕烈不已,乃葉克昌。匡堯贊禹,翼武龕商,遙基藹藹,崇構堂堂。慶流」昆後,篤生明懿,齠丱夙成,幼弘禮義。追甘疇項,比能方智,民舉為難,在君為易。少離辜棘,」仁孝發中,負擔萬里,扎雨濛風。振彼餬口,濟此餼窮,救寒為暖,極窶為豐。履信履順,當享」眉壽,清組未終,黃髮未久。朝露溘焉,儵同丘阜,音形有翳,遺芳莫朽。」夫人同郡房氏。父法壽,青冀二州刺史,莊武侯。祖經,蓍縣令。」息彥進,年廿二。息彥發,年十三。息詳愛,年九。息藁,年三。」女始憐,年卅,適同郡房氏。夫沙,父靈民,琅耶東管二郡太守。」女止憐,年廿七,適同郡傅氏。夫驥,琅耶戍主。父僧恩,早終。」女玉樹,年廿五,適武威賈氏。夫淵,州都。父長休,州主簿,魏郡太守。女靜勝,年廿二。女善姜,年廿。女靜研,年十九。女遺姜,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