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洲
張甲洲(1907年5月21日—1937年),字震亞,號平洋,黑龍江省巴彥縣人,中共北平市委代理書記,東北抗日聯軍將領,抗日烈士[1][2]。
生平
張甲洲生於巴彥縣振東鄉繁榮村一個富裕地主家庭[1]。1923年初,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黑龍江省立齊齊哈爾第一中學。學校一位數學老師常給學生講俄國十月革命故事,張甲洲由此知道了列寧、史達林、布爾什維克和蘇維埃。當時張作霖強行抽調大、中學生當兵,校學生會主席張甲洲率領學生罷課,開展反抽丁鬥爭,最終張甲洲因違抗軍令而被開除學籍。1925年初夏,考入瀋陽文華中學,入學不久便被公推為校學生會主席。五卅運動波及瀋陽後,學生會主席張甲洲率學生示威,支援工人罷工,再次被開除學籍。1926年,他返回齊齊哈爾,考入甲種工業學校,入學半年便被選為黑龍江省學生會主席。不久因反政府、鬧學潮而被當局逮捕,在全省師生要求下才獲釋。但其「不法行為」已引起當局注意,認為他是赤化分子,取消了他赴日本留學資格。張甲洲第三次失去學籍[3]。
1927年春,張甲洲與巴彥籍同學於天放等人結伴來到北京(1928年改稱北平)。1928年,張甲洲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甲部(理科),1929年升入物理系一年級。1929年夏,經北京大學黨支部宣傳幹事文藝陶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4月21日晚,張甲洲、文藝陶等人在北大二院大講堂召集50多名同學開會,研究營救中共北大支部書記李光偉,軍警事前得知消息並及時包圍會場,張甲洲等32人當場被逮捕。拘押期間,張甲洲結識中共清華大學支部書記馮仲雲。不久,經中共黨組織營救,張甲洲獲釋。當時馮仲雲因即將畢業赴哈爾濱商船學校任教並在當地開展工作,乃勸張甲洲來清華大學接替他的中共清華大學支部書記職務。1930年下學期,張甲洲從北京大學物理系退學,報考清華大學政治系,以第二名(一說是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1][3]。
1930年9月,中共北平市委決定恢復西郊區委,張甲洲任區委書記,胡喬木任團委書記,統管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新農業學校等高校的黨團工作。因工作關係,張甲洲和胡喬木常一起活動。清華大學的學生們稱:「清華倆秀才,張甲洲善說,胡喬木善寫。」在清華大學期間,張甲洲除了擔任中共黨組織和學生組織的職務外,還任巴彥旅北平學生同鄉會會長。1930年10月,張甲洲調任中共北平市委宣傳部長兼西郊區委書記。12月,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劉錫五被捕,張甲洲代理北平市委書記[3]。1980年代,胡喬木在給巴彥縣黨史辦的回信中說:「張甲洲是我在清華時的同學,當時他是黨員,我是團員。他是我的領導者,為人非常正直,對黨十分忠實,很有能力和魄力。對我教育很深,至今仍極為懷念」,「他性格堅強、豪爽、熱情、果敢,精力充沛,很有活動能力」[1]。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南京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同年冬,北平、天津高校學生南下首都南京向國民政府請願,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收復中國東北[1]。張甲洲從東北趕回北平,被推舉為南下請願團總指揮,在南京開展大規模抗議活動。《清華校友通訊》載:「十冬臘月天,張甲洲披著灰棉襖,敞著領口,一綹濃髮帶著汗珠覆在額頭,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永遠是那麼匆忙,卻能通宵達旦地暢談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責任。次日凌晨,又趕回清華大禮堂,大聲疾呼抗日救國。」[3]
1931年12月17日,張甲洲率北平、天津、上海、濟南、安徽等地赴南京請願的學生代表,同南京學生共3萬多人聯合舉行示威遊行,高喊愛國口號,散發抗日傳單,到中山路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遊行隊伍行進至珍珠橋時,手無寸鐵的學生遭到早已部署在此的國民黨軍警鎮壓。當場30多人被殺,100多人受傷,100多人被捕。此即珍珠橋事件。當晚,國民政府又派大批軍警搜捕學生,並將學生武裝遣送回各地學校。珍珠橋事件發生後,各地學生和愛國群眾紛紛舉辦抗議活動[3]。張甲洲離開南京時去了上海,與中共中央軍委負責人周恩來有過會晤[1]。
1932年4月,經中共中央批准,張甲洲率於天放(清華大學經濟系)、夏尚志(中法大學)、張清林(中國大學)、張文藻(師範大學)、鄭炳文(東京工業大學)等黑龍江籍中共黨員大學生自北平返回黑龍江省,組織抗日武裝[1]。
1932年5月16日,在張甲洲領導下,巴彥抗日游擊隊成立,共二百多人。這是中共領導的第一隻東北抗日武裝。巴彥游擊隊組建後,上級派趙尚志與張甲洲共同領導,鼎盛時期直接與間接控制數千人,曾打下兩座縣城[1]。
九一八事變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羅登賢代表中央巡視東北,九一八事變後不久接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當時羅登賢根據東北情況提出了類似日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但是在王明路線下,1932年6月24日,博古負責的中共臨時中央在上海秘密召開北方各省委代表聯席會議,即「北方會議」。會議指責東北黨「右傾」,反對建立抗日統一戰線,要求「組建紅軍」、「成立蘇維埃」、「打土豪、分田地」、「保衛蘇聯」。隨後,羅登賢被撤職遣回上海,不久即被政府逮捕並遭處決,接任的新領導奉行關門主義[1]。
1932年11月,傳達北方會議精神的巡視員到達巴彥游擊隊駐地,張甲洲、趙尚志等人不得不接受上級指示。巴彥游擊隊番號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任師長,趙尚志任政治委員。江北獨立師貫徹北方會議的極「左」關門主義戰略,四面樹敵,迅速由盛轉衰。1933年1月18日,江北獨立師被徹底打垮,全師只剩70多人,彈盡糧絕,為免遭日偽軍圍剿,張甲洲、趙尚志決定隊伍暫時分散隱蔽,聽令再集。1933年夏季後,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不再叫紅軍,改為「東北人民革命軍」,1936年之後改稱「東北抗日聯軍」[1]。
隊伍解散後,張甲洲、趙尚志即到中共滿洲省委匯報工作,但新省委不檢討自身「左」傾領導錯誤,反而將隊伍失敗的責任推卸給二人,給二人扣上右傾帽子,開除黨籍。(也有說法稱張甲洲未被開除黨籍,而是省委藉口其關係在北平無法獲得證明,因而不承認其黨籍。)張甲洲此後於1933年7月化名張進思,到黑龍江省富錦中學謀職,因能力出眾而被任命為校長,隨後升任該縣教育局局長。任內利用職務之便做了許多抗日工作。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書記馮仲雲在帽兒山主持召開執委擴大會議,決定將獨立師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原師長祁致中任軍長,並決定重新起用張甲洲,任命為副軍長[1]。
1937年8月28日,參謀長李景蔭、副官薛華、郭革一率領一支隊伍到富錦縣城附近的長髮屯,接張甲洲到抗聯營地上任。在即將抵達營地時,突遇十多名偽軍,張甲洲遭敵流彈擊中,因傷勢過重身亡,年僅30歲[1]。
1953年1月1日,周恩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參觀,在張甲洲遺像前流淚。1960年,人民政府決定將張甲洲烈士的棺木從犧牲地遷至富錦烈士陵園。[2]。2002年10月,由胡喬木題字的張甲洲將軍銅像暨紀念碑在巴彥縣落成。此外,富錦市為張甲洲建了銅像,清華大學為他專設紀念館,並將其名字刻在「清華英烈」碑上,北京大學將其名字刻在「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上[3]。2014年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列入第一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