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球化的批評
對全球化的批評是對全球化所聲稱的好處的懷疑。 其中許多觀點都是反全球化運動所持有的。 全球化在許多國家造成了全球和國內的動盪。 雖然資本主義的動態正在發生變化,而且每個國家的政治構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全球化是一項一成不變的「計劃」,如果沒有政治動盪,就很難實施。 全球化可能是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部分原因。 對泰國和阿拉伯國家全球化觀的案例研究表明,全球化是對文化和宗教的威脅,它損害了土著人民群體,而跨國公司卻從中獲利。 儘管全球化承諾提高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但它因其產生的負面影響而受到嚴厲批評。 全球化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項目,它還對一個國家的環境、政治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經濟影響
全球經濟危機
全球經濟危機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其部分原因可歸咎於全球化。 儘管全球化承諾提高生活水平,但它實際上使許多家庭的財務狀況惡化,並通過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的影響使金融危機變得全球性。 全球化將發展和文明限制在一條只能通向西方資本主義體系的道路上。 由於各國的政治和結構差異,全球化的實施對許多國家不利。[1]
工資不平等
研究表明,20 世紀 90 年代,隨著全球化的興起,經濟不平等也在加劇。[2] 由於全球化帶來的這種轉變,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普遍批評全球化。
失業
此外,關於全球化對就業的影響也存在爭議。 隨著全球化的到來,日常用品的國內生產越來越少。 當消費者想要購買一種產品時,他們通常會購買價格較低的產品,有時美國製造的產品無法跟上外國商品的價格。[3]
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1990年至2000年間,中國的進口競爭導致54.8萬名工人失業。[4]特別是最近,許多國家的工廠和生產工作量減少,導致許多人失業。 那些批評全球化的人將就業機會的減少歸因於市場上競爭者太多,尤其是外國競爭者。 總體而言,當外國價格仍然更便宜且更具競爭力時,國內工人和公司的繁榮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政治影響
對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體系的反對
英國哲學家約翰·格雷將全球化描述為冷戰後美國的必勝主義,並表示「全球自由放任是美國的一個項目」。[5] 格雷指出,美國的全球化體系已經過了鼎盛時期,在現代世界中不再可持續。 美國的全球化始於形成一個全球集體的共同目標,促進穩定的貿易、國際主義和各部門的合作,以促進和平與繁榮。[6] 一些學者和評論家表示,華盛頓共識在鞏固美國作為後冷戰時代全球資本主義體系核心的核心民族國家之一方面發揮了作用。[7] 然而,這一制度遭到了一些人的公開批評,主要是今天對美國的審視。 在美國,經濟和社會的不平等程度很高,導致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 此外,美國收入不平等吉尼係數最高的國家之一,[8]全國都面臨著巨大的經濟不確定性。
隨之而來的眾多批評之一是,美國制度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可能會重現這些負面影響[9] 。其他批評者認為,全球化正在損害的是國內經濟,而不是受其影響的外國經濟。 即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他宣布他認為美國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崇高地位,成為世界舞台上的笑柄。 他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表達了這些觀點,指出「我們拒絕全球化,擁護愛國主義學說」[10]。這是對全球化有害影響的長篇大論的開場白,也是對美國退出聯合國各項決議的辯護。 更廣泛地說,根據皮尤研究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許多美國人有一種被全球化及其持久影響遺忘或席捲的感覺。根據該調查,這些感覺是由不斷上升的經濟增長帶來的。[11] 生活成本、文化轉變、工業衰退以及跨國公司影響力的上升。
跨國公司的力量
在開發中國家實施全球化的過程中,贏家和輸家的選擇往往是預先確定的。 跨國公司往往從全球化中受益,而貧窮的土著當地人則受到負面影響並經常受到剝削。 跨國公司的力量對居住在選擇全球化的大國中的土著部落和其他小殖民地構成了重大威脅。 跨國公司利用這些部落家庭的當地土地和資源來開展業務[12]。這種情況的一個例子是大型棕櫚油公司從政府那裡獲得被土著部落占領的土地進行開發[13]。這導致了大規模的森林砍伐 以及無聲的人權危機。 全球化可以被視為一種新形式的殖民或帝國主義,因為它的實施隨之而來的是經濟不平等和失業率上升。 全球化被批評為讓那些已經強大和掌權的人受益,卻以危及這些國家的土著居民為代價。 此外,全球化是非民主的,因為它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法實施的[14]。以自由市場的名義並承諾提高生活水平,地方當局將其部分政治和社會權力交給國際組織[9]。 因此,全球化導致這些國際組織的權力增強,而地方國家機構的影響力減弱[14][15] 。
環境影響
泰國 Pak Mun 河案例研究
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為了將泰國經濟重建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開展了水電大壩項目。 這些項目由世界銀行貸款資助,是全球化努力的一部分。 項目直接影響的當地村民沒有得到通知,世界銀行也無視他們的擔憂。 由於修建水壩,嚴重依賴河流的村莊失去了生計和經濟收入手段(即捕魚)。 這些項目污染了河流,導致河流不適合村民飲用、洗澡和洗衣服,除非出現皮疹等不良健康狀況。 此外,這些項目導致 40 種食用植物、45 種蘑菇和 10 種竹子滅絕,所有這些植物都是當地市場的收入所依賴的,其中一些對醫療用途很重要。 魚類數量的減少導致169種不同魚類受到影響,56種魚類滅絕,從而導致漁民的生活方式消失。 泰國的全球化努力造成了環境影響,影響了土著居民的社會和經濟福利。[14]
生物多樣性減少
人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世界生物多樣性的不斷減少; 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可以通過生物多樣性來衡量。[16] 全球化的有害影響顯而易見,包括農作物品種和牲畜品種的喪失、生物物種的喪失、生活在其自然地理範圍之外的「外來物種」的增加、地球自然元素(例如空氣)的污染、農業遺傳多樣性的減少、 水、土壤、氣候的快速變化、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或精神的破壞。[17]
蔬菜、穀物和樹頂的所有食用植物的農業影響都有記錄。 自 1970 年以來,一千多家獨立種子公司被製藥、石化和其他跨國公司收購。[17]由於跨國公司放棄了除了有利可圖的種子品種之外的所有種子品種,種質也出現了重大損失。[17]花園種子庫存列出了所有商業可用的、 美國和加拿大的非雜交蔬菜品種,並表明甜菜根、捲心菜和西蘭花因全球化而減少的速度將快於人均收入的增加。[17]
國內牲畜的損失,包括不斷減少的海地克里奧爾豬,也表明了全球化的壓力。 由於「將海地納入西半球經濟」的疾病控制努力,它們幾乎被殺死。[17]有人試圖用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的豬來取代這些豬,但這個耗資巨大的項目失敗了,因為豬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未能得到滿足,導致海地遭受 6 億美元損失。[17]
動物生計威脅
21 世紀的滅絕速度比進化史上的任何時候都要快。 20世紀下半葉和21世紀初,全球貿易和擴張迅速增長。 然而,新技術的增加和對自然區域的開發導致了物種的消失,堪比早期地質時代的大滅絕。[17]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警告說,企業優先考慮高產品種而不是基因庫 這可以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 大約 20% 的家畜瀕臨滅絕,每個月都有一個品種消失。[18] 在糧農組織農場動物遺傳資源記錄的 7,600 個品種中,有 190 個品種在過去 15 年裡已經滅絕,另有 1,500 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全球化 牲畜市場的變化是影響動物生計的最大因素之一。[18]
導致棲息地破壞的因素可歸結為:為了生產或貿易而對人口和自然區域進行開發、住房增加、農業、過度捕撈、道路建設、採礦和水壩建設。[17] 全球化對野生物種也產生了微妙的影響,生態旅遊產業的擴張,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以及對資源的競爭增加了野生動物和人類之間的接觸。[17]它還將人類病原體引入了野生物種,例如分枝桿菌 波札那貓鼬的結核病。[17]由此導致的貓鼬死亡已接近滅絕的威脅
排放量增加
全球化因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而受到批評。 200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國際貿易量的增加會增加能源消耗,該研究揭示了經濟全球化和貿易開放之間的關係導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19]國際貿易依賴於各種運輸工具,包括火車、卡車、飛機、輪船和 船舶,每艘都排放大量排放物。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溫室氣體的增加; 僅美國的交通運輸業每年就排放 19 億噸二氧化碳.[20]。車輛行駛的距離越遠,燃燒的燃料就越多,釋放的二氧化碳就越多。 這些排放導致氣候變化、海洋酸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
此外,交易的商品是使用電力和中間產品創造的,這些產品通常是國際貿易的產品。 2018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國家(中國、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協十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39.1%。[21] 通過全球化,建立了貿易夥伴關係,以促進便利的國際貿易 中間品。 這種便利使得更多的商品能夠以更便宜的出口價格進行國際貿易,鼓勵外國繼續運輸商品,從而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入侵物種
全球化通過貿易運輸的增加加劇了入侵物種的傳播。 如今,貿易的發展已在全球範圍內開闢了貿易路線和市場。 運輸方式的增加使得生物體能夠附著在貨櫃上並移動到一個新的位置,在那裡它可以在沒有自然環境中存在的制衡的情況下進行入侵。[22]航空和船舶運輸量的增加被認為是主要來源 的海洋入侵。[23]
入侵物種通過改變生態系統、導致本地生物多樣性喪失並阻止本地植物生長來造成經濟損失。 科學家表示,入侵物種會對環境造成持久影響。 2006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入侵者大蒜芥末幾乎消除了所有菌根真菌的定植,這極大地損害了本地樹冠物種的再生能力。[24]入侵者的抗真菌作用降低了依賴菌根真菌的植物的種子生長,並且大蒜芥末的影響 刪除後兩年仍有記錄。[24]
可再生資源減少
全球化促進了材料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的運輸,從而使更多的有限資源被耗盡。 通過全球範圍內的材料貿易和運輸可以看出世界對煤炭的需求。 煤炭因其低廉的開採價格、本地供應以及鋼鐵、混凝土和電力等基本項目的必要性而最受歡迎。[25] 事實上,美國 23% 的電力是由煤炭產生的,這表明了對資源的依賴 。[26]
中國於 2001 年 12 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平均每年供應 25 億噸煤炭,到 2011 年,其煤炭使用量幾乎翻了一番,達到 40 億噸。[25]由於國際貿易而增加煤炭使用量的更多例子包括印度 、美國和印度尼西亞。[27] 然而,煤炭並不是無限的能源。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2020年煤炭可采儲量將持續470年,礦山生產的煤炭將持續25年。[28]由於全球化,更多的資源在更快的時間內被消耗殆盡。 ,最終會導致資源的消亡。
社會影響
偏見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康納·吉爾蒂表示,全球化帶來的全球行動自由擴大了社會內部的偏見範圍。[29]
教育
全球化激勵各國培養具有競爭力和適銷對路的人才。 在許多國家,教育政策和管理已經轉向強調效率和市場性,而不是傳統的「軟」技能。[30] 教育正在按照市場原則進行重組——因此,在高等教育領域,知識的生產和傳播正在變得商品化。[31] 隨著知識管理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性逐漸超過勞動力,新自由主義經濟意識形態日益盛行。 這一變化的直接結果是高等教育機構的大規模私有化。[32] 由於私有化和公司化,公立大學開始像營利性企業一樣運作。 因此,大學必須尋找其他資金來源,從而導致對市場的依賴。[30] 儘管全球化增加了受教育的機會,但在許多地方,它也使得教育質量更加不平等。[30]
心理影響
身份
全球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衝突給適應和調和兩者帶來了挑戰。 全球化和西方文化在不同國家的引入已經表明產生了雙重文化身份、身份混亂和自我選擇的文化。[33]
雙文化身份被定義為適應全球文化,同時熟悉當地傳統的身份。 由此形成了兩種身份:全局身份和本地身份。 一個人的全球身份使一個人能夠通過與本地圈子以外的人建立聯繫來參與全球活動並取得成功。 一個人的本地身份使他仍然能夠與附近的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 通常,那些在本國經歷全球化的人會形成一種混合身份,將全球身份和本地身份融合在一起。 這也可以從移民身上看到。[33]
然而,適應兩種文化可能很困難,特別是當兩種文化之間的距離很大時。 在這些情況下,全球化可能會導致身份混亂,阻礙身份和自我的正確發展(埃里克森的身份形成理論)。 同樣,全球化可能會造成約翰·貝里所說的邊緣化危機,即由於全球化和西方影響的嚴重暴露,人們無法認同當地文化; 然而,一個人也被排除在全球文化之外。[33]
全球化的實施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化脫落,因為全球文化改變和擾亂了原有的本土文化。 這也會導致身份混亂,尤其是在青少年中。[33]
文化影響
城市和青少年問題
很多時候,在全球化的國家,青少年出現的問題往往被歸咎於全球化帶來的西方文化和理想的侵入。 青少年最容易受到影響,也最容易接受新文化的引入。 引入西方價值觀和技術的開發中國家更加了解其他國家正在發生的時事,青少年和年輕人可以看到模仿美國的時尚和音樂風格。 因此,西方媒體被指責為全球化帶來的婚前性行為和少女懷孕現象的增加。[33]
全球化聲稱提高了國家的全球地位。 然而,試圖參與全球競爭的公司卻剝削了工人,而全球競爭是通過惡劣的工作條件實現的。 此外,受全球影響,傳統規範遭到破壞,青少年犯罪有所增加。[33]
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
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將全球化視為灌輸西方優勢的企圖,並對其文化特徵的保護構成威脅。 儘管阿拉伯國家對全球化存在不同看法,但很大一部分穆斯林認為全球化是帝國主義的,是試圖摧毀他們的遺產和文化信仰的文化入侵。[34]
儘管對全球化有不同的看法,但幾乎所有人都承認並相信全球化就是美國主義——將美國文化和理想實施到其他國家。[34]
全球化對阿拉伯國家尤其構成威脅,因為伊斯蘭教不僅僅是一種宗教習俗,而且還主導著婚姻和消費習慣等法律和社會規範。 由於全球化被視為一個國家世俗化的一種方式,穆斯林也將其視為文化和宗教入侵,要求宗教與日常生活分離。 激進主義者認為這是對純粹伊斯蘭教義的歪曲,因為全球化被視為融合了伊斯蘭教領域(Dar al-Islam)和不忠領域(Dar-al-Kufr)。[34]
西方對媒體的影響也不受歡迎。 西方對媒體的控制被視為對年輕穆斯林洗腦、剝奪他們的國籍和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 他們還反對創造一種新的、全球性的霸權文化,並引用《古蘭經》49:13,其中指出真主故意將人類分為不同的國家和部落。 阿拉伯知識分子表示,全球化消除了地球上的人類文化多樣性和文明特性,許多人認為這是野蠻的。 作家和出版商表達了對西方理想滲透到他們國家的恐懼。[34]
參考文獻
- ^ Skonieczny, A. Interrupting Inevitability: Globalization and Resistance. 2010. ProQuest 347845517.
- ^ Helpman, Elhanan. Globalization and Wage Inequality (PDF). Harvard University. December 2, 2016 [March 1, 20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15).
- ^ There's a Way to Recover Jobs Lost to Globalization. HuffPost. 2015-10-02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英語).
- ^ Autor, David H. The China Syndrome: Local Labor Market Effects of Import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 103 (6): 2121–68 [2023-11-06]. S2CID 2498232. doi:10.1257/aer.103.6.2121 . hdl:1721.1/959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 ^ Gray, John. False dawn : the delusions of global capitalism. New York: New Press. 1998. ISBN 978-1-4596-0321-9. OCLC 938814220.
- ^ What Is Globalization?. PIIE. 2018-10-29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英語).
- ^ Best, Steven. Introduction: Pathologies of Power and the Rise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omplex. Steven Best; Richard Kahn; Anthony J. Nocella II; Peter McLaren (編). The Global Industrial Complex: Systems of Domina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2011: xxiii [2023-11-06]. ISBN 978-07391369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 ^ Trends in U.S. income and wealth inequality. Pew Research Center’s Social & Demographic Trends Project. 2020-01-09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6) (美國英語).
- ^ 9.0 9.1 Baruah, S. Globalization – facing the inevitable?. 2000. ProQuest 232589518.
- ^ 'We Reject Globalism.' President Trump Took 'America First' to the United Nations. Time. [2022-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2) (英語).
- ^ Silver, Laura; Schumacher, Shannon; Mordecai, Mara; Greenwood, Shannon; Keegan, Michael. In U.S. and UK, Globalization Leaves Some Feeling 'Left Behind' or 'Swept Up'. Pew Research Center's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2020-10-05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美國英語).
- ^ Osland, Joyces. The Pros and Cons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June 2003, 12: 137–154. S2CID 14617240. doi:10.1177/1056492603012002005.
- ^ Palm oil companies exploit land, abuse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s, says activist. Business & Human Rights Resource Centre.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6) (法語).
- ^ 14.0 14.1 14.2 Friedrichs. The world bank and crimes of globalization. 2002. ProQuest 231910154.
- ^ Tabb, W. K. Contextualizing Globalization: Comments on Du Boff and Herman. 1997. ProQuest 213144638.
- ^ Lovejoy, Thomas E. Biodiversity and Globalization. OpenMind.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美國英語).
-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Ehrenfeld, D. Globalisation: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Conservation and Society. 2003 [2023-11-06]. S2CID 1532836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6) (英語).
- ^ 18.0 18.1 Globalization threatens farm animal gene pool and future food security, UN warns. UN News. 2006-12-15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英語).
- ^ Kalaycı, Cemalettin; Hayaloğlu, Pına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CO2 Emissions: The Case of NAFTA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9-01-01, 9 (1): 356–360. S2CID 230493875. doi:10.32479/ijeep.7233 .
- ^ Transportation Replaces Power in U.S. as Top Source of CO2 Emissions. Yale E360.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30) (美國英語).
- ^ Tian, Kailan; Zhang, Yu; Li, Yuze; Ming, Xi; Jiang, Shangrong; Duan, Hongbo; Yang, Cuihong; Wang, Shouyang.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burdens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mitig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01-20, 13 (1): 408. Bibcode:2022NatCo..13..408T. ISSN 2041-1723. PMC 8776788 . PMID 35058436. doi:10.1038/s41467-022-28004-5 (英語).
- ^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Business Insights Blog. 2021-04-15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5) (英語).
- ^ Meyerson, Laura A.; Mooney, Harold A.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May 2007, 5 (4): 199–208. ISSN 1540-9295. S2CID 17288811. doi:10.1890/1540-9295(2007)5[199:iasiae]2.0.co;2.
- ^ 24.0 24.1 Stinson, Kristina A.; Campbell, Stuart A.; Powell, Jeff R.; Wolfe, Benjamin E.; Callaway, Ragan M.; Thelen, Giles C.; Hallett, Steven G.; Prati, Daniel; Klironomos, John N. Invasive Plant Suppresses the Growth of Native Tree Seedlings by Disrupting Belowground Mutualisms. PLOS Biology. 2006-04-25, 4 (5): e140. ISSN 1545-7885. PMC 1440938 . PMID 16623597. doi:10.1371/journal.pbio.0040140 (英語).
- ^ 25.0 25.1 Why is world using more coal? The China trad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12-12-29 [2022-03-01]. ISSN 0882-7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6).
- ^ What is coal used for? | U.S. Geological Survey. www.usgs.gov.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1).
- ^ Why globalization is energy intensive and wreaks havoc on oil price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13-02-28 [2022-03-01]. ISSN 0882-7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6).
- ^ How much coal is left -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www.eia.gov.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9).
- ^ Gearty, Conor. How do we go about saving democracy?. BBC News. 20 January 2015 [28 Dec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8).
- ^ 30.0 30.1 30.2 Sun-Keung Pang, Nicholas. Globalization in the One World: Impacts on Education in Different Nations (PDF). BCES Conference Books: 17–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20).
- ^ Schugurensky, D. Higher education restructuring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oward a heteronomous model?.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292–312.
- ^ Currie, Jan. Globalization Practices and the Professoriate in Anglo-Pacific and North American Universiti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February 1998, 42 (1): 15–29. ISSN 0010-4086. S2CID 144508585. doi:10.1086/447476.
- ^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Arnett, J. J. The psychology of globalization.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2, 57 (10): 774–783. PMID 12369500. doi:10.1037/0003-066X.57.10.774. ProQuest 614375322.
- ^ 34.0 34.1 34.2 34.3 Najjar, F. The Arabs, Islam and Globalization. 2005. ProQuest 20369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