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 | |
---|---|
作者 | 李寶嘉 |
類型 | 小說 |
成書年代 | 清代光緒 |
發行資訊 | |
保存狀態 | 章回:六十回 |
《官場現形記》, 晚清四大著作之一 ,共60回。作者李寶嘉(1867年-1906年),字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本書體裁仿《儒林外史》,由一系列獨立人物故事連接而成,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於《世界繁華報》連載,至光緒三十二年作者因肺病病故上海,《官場現形記》部份故事內容由朋友歐陽巨源補綴而成。該書直指封建官僚胥吏習性與官場黑暗腐敗,竟至驚動朝廷。[1]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官場現形記》與劉鶚的《老殘遊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 |
---|---|
作者 | 作品 |
劉鶚 | 老殘遊記 |
李寶嘉 | 官場現形記 |
吳趼人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曾樸 | 孽海花 |
簡介
全書由幾十個獨立的中篇故事構成,全書沒有中心人物,前面出現過的人物,可能後面就不會再出現。有些姓名是可考的,如華中堂即榮祿,黑大叔即李蓮英,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華中堂回答賈大少爺說:「多碰頭,少說話,是做官的秘訣。」大學士曹振鏞和曾國藩都說過,可知是清季的官場文化。本書第一回寫趙溫中舉,趙家設宴慶賀,熱鬧了幾天。趙家請來王孝廉、王鄉紳撐門面,又求他們帶趙溫進京會試開開眼界。趙溫進京會考,考前拜見老師吳贊善。趙溫只拿了二兩銀子給老師,這個吳老師嫌少,於是不再幫忙了,趙溫的會試就落榜。最後趙溫只好在京城裡花錢捐了個官,托徐都老爺寫推薦信,做了中書。趙溫身邊的錢典史也在盟弟胡明理的幫助下,出了一百兩銀子,得到徐都老爺的推薦信,趕往江西,於是故事轉到江西黃知府。趙溫的故事只是個引子,後來趙溫就沒下文。清代捐錢買官的文化盛行,為歷朝僅見,但名義上的官很多,實際上的職位少。華中堂就在京城開古董店,專門經營賣官生意。第三回寫錢典史在黃知府的差役戴升的活動下,謀得了支應局收支委員的好差使。黃道台升了道台後,因前案子被人告發,最後花一萬兩銀子疏通,最後安然無恙。第四回以後,錢典史又沒下文。第四回寫江西何藩台和他的三弟「三荷包」,用二千兩銀子,買得一位軍機大臣給山東巡撫的一張八行書,到山東省做了膠州知府。第七回到第十一回,寫山東官員陶子堯拿了朝廷兩萬銀子,被派到上海買外國機器,結果人一到上海就被騙子魏翩仞帶到四馬路花天酒地,被騙幾萬兩銀。幸好有山東試用府吏周果甫獻策,請洋人出面協調,此事才有驚無險。周果浦因得陶子堯謝禮,前往浙江,協助浙江巡撫劉中遠辦洋務。周果甫與劉中丞的助手戴大理不和,彼此互相拆台。
第十二回寫浙江統領胡化若奉命赴嚴州剿匪,卻兼程進軍,縱容兵丁「洗滅村莊,姦淫婦女」。百姓向縣官伸冤,縣首卻駁回百姓的申訴。李寶嘉蒐集了當時流傳的話柄,然後盡情的謾罵,如:「初次出來做官的人,沒有經過風浪,見了上司下來的札子,上面寫著什麼『違干』、『未便』、『定予嚴參』,一定要嚇得慌做一團……」。胡統領還虛報糧餉,冒領功勞。因為與地方官分贓不均,引起了內訌,周果甫暗地裡找人上北京揭發,此事驚動了朝廷。第十八回寫御史因剿匪一事彈劾劉中遠,清廷派欽差查案,兩名欽差抓了很多官員,他們自稱是「只拉弓,不放箭」,然後就談價碼,一開口就是兩百萬。第二十五回寫浙江糧道賈筱芝(假孝子)用六千兩銀子買得一個密保,升任河南按察使。賈筱芝的大少爺賈潤孫,趁著黃河決堤之之際,偽造軍機大臣周中堂給賈筱芝的信,謀得河臺委派下游總辦一職,一共賺了十幾萬兩銀子,又進京謀職。
第三十回寫炮船管帶冒得官犯了過 失,為求上司羊統領包涵,將自己的女兒作為禮物,送給羊統領做第九個小老婆。第三十六回寫湖廣總督旗人湍多歡,有十二個姨太太,人稱「十二金釵」。得寵的九姨太與十二姨太先後插手賣官撈錢。唐二亂子通過湍制台的十二姨太,成了新委銀元局總辦。第四十二回寫湍總督調任直隸總督,湖北巡撫賈世問撫台升署,擔任制台 。賈世問有二大絕技,一是畫梅,二是寫字,下屬便藉此來奉承他。第四十六回寫欽差童子良前來湖北清查財政,他脾氣不好,討厭洋貨,但因病抽上了鴉片。有人對他開玩笑說:「這是洋菸,你為什麼抽?」但下面的人改稱鴉片為雲南土熬,他就繼續享用。第四十八回主要寫安徽候補知府刁邁彭,善於逢迎巴結。第五十二回寫徐中堂女婿尹子崇為了填補吃喝嫖賭欠下的債務,打著老丈人的名義,將安徽礦產賣給洋人。
整本書中幾無善良角色,只有壞人,但壞人又都有做壞事的理由;至於官員失職或犯罪,都能用錢化解。連書中慈禧太后也承認「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裡來的清官」。[2]正如卷首有茂苑惜秋生序曰:「種種荒謬,種種乖戾,雖罄筆墨,不能書也!」
評價
《官場現形記》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李錫奇說:「所寫種種,大都實有其人,實有其事。惟都不用真名,而所用假名亦皆有寓意。」魯迅說:「特緣時勢要求,得此為快,故《官場現形記》乃驟享大名。」[3]
本書急於表現當時時代特色,著重揭露官僚的「齷齪卑鄙」,在內容上少了細緻的修飾,人物典型化,描寫過於渲染誇張、筆無藏鋒,內容顯得不夠耐人尋味。其劇情大同小異,寫之又寫,難免雜沓重複;又因隨寫隨刊,結構仿《儒林外史》,因而顯得雜亂散漫。[4]
參見
注釋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相關鏈接
- 官場現形記 作者:李寶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大塚秀高:〈關於《官場現形記》的海盜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