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薩里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德魯·薩里斯
出生1928年10月31日
紐約布魯克林區
逝世2012年6月20日(2012歲—06—20)(83歲)
紐約曼哈頓區[1]
職業電影評論
配偶Molly Haskell
施影響於J. Hoberman, Kenneth Turan, Armond White, Michael Phillips, AO Scott

安德魯·薩里斯(1928-10-31 – 2012-6-20),美國影評人,美國作者論的首位倡導者。[1]

生活和事業

薩里斯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在皇后區臭氧公園英語Ozone Park(Ozone Park)附近長大,父母是希臘移民。[2] 他1951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1998年取得碩士學位);從Army Signal Corps服役3年後旅居巴黎一年,並在那裡結識了尚盧·高達法蘭索瓦·杜魯福。返回紐約的下東城之後,薩里斯在返回影評事業前,很快在他的母校和教育學院學習了研究生課程。在他為《電影文化英語Film Culture》撰寫影評後,1960年,他在《村聲英語The Village Voice》發表了稱讚《驚魂記》的影評。受《電影手冊》啟發,他在美國推廣和普及電影作者論,並於1962年在《作者論筆記》一文中,創造了「auteur」這個半英語半法語的術語,認為電影是導演進行自我表達的媒介,這樣的導演應當視為一位「auteur」。[3]

1968年,他出版了影響深遠的著作《美國電影:導演與導演術1929-1968》。儘管該書對有聲片導演的評判顯得武斷而主觀,但它卻影響了許多影評人,幫助人們加深了對電影導演地位、尤其是作者理論的認識。在《美國電影》一書裡,薩里斯列舉了14位在美國拍片的導演,並為他們造了一座「萬神殿」。這些「最偉大的導演」是:羅伯特·弗拉哈迪英語Robert Flaherty(Robert Flaherty)、約翰·福特(John Ford)、大衛·格里菲斯(D. W. Griffith)、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和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德國導演有,弗里茨·朗(Fritz Lang)、[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F·W·穆瑙(F. W. Murnau)、馬克思·歐弗斯(Max Ophüls)、約瑟夫·馮·斯坦伯格英語Josef von Sternberg(Josef von Sternberg);英國導演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亞弗列·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以及法國導演讓·雷諾瓦(Jean Renoir)。 此外,他也評出了二三流導演。同時對比利·懷德大衛·利恩斯坦利·庫布里克等人刻意貶低。在1998年的作品《美國有聲電影:歷史與記憶1927-1949》中,他重估了比利·懷德的地位,將他列入一流導演,並為早年著作《美國電影》中的草率論斷致歉。[4]

薩里斯常年為NY Film Bulletin和《村聲》撰寫影評,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一直被視為寶琳·凱爾英語Pauline Kael的對手。凱爾在《方與圓》一文中,對電影作者論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凱爾還在《凱恩的培養之路》(Raising Kane,1971)中對薩里斯引證的《公民凱恩》進行批駁。[5]

他的職業生涯得到認可,是在Gerald Peary的記錄片《電影之愛:美國電影批評史英語For the Love of Movies: The Story of American Film Criticism》(For the Love of Movies: The Story of American Film Criticism)里,片中他解釋了自己如何將作者論應用到希區柯克的《驚魂記》。談及他與老對手寶琳·凱爾的論戰時,他機敏地評論說:「我們彼此成就了對方,算是針鋒相對。」[6]

此後他繼續為《紐約觀察家》撰寫電影評論,直至2009年。他同時擔任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教授一職,並於2011年退休,主要授課內容為:世界電影史、美國電影和希區柯克研究。他聯合創辦了美國電影評論協會,J. Hoberman[7]、Kenneth Turan[8]、Armond White[9]、Michael Phillips和AO Scott都曾表示受過他的影響。

薩里斯和影評家莫莉·哈斯凱爾英語Molly Haskell在1969年結婚;他們在曼哈頓的上東城生活。[1]

作品

  • 《斯坦伯格電影研究》(The Films of Josef Von Sternberg,1966)
  • 《美國電影:導演與導演術1929-1968》(The American Cinema: Directors and Directions 1929–1968)
  • 《一個狂熱崇拜者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 Cultist,1970)
  • 《原初銀幕》(Primal Screen,1973)
  • 《政治與電影》(Politics and Cinema,1978)
  • 《約翰·福特電影之謎》(The John Ford Movie Mystery,1983)
  • 《美國有聲電影:歷史與記憶1927-1949》(You Ain't Heard Nothin' Yet: The American Talking Film – History and Memory, 1927–1949)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Powell, Michael. Andrew Sarris, Film Critic, Dies at 83. The New York Times. 20 June 2012 [24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2. ^ Who's who in writers, editors & poets, United States & Canada – Google Books. [2015-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3. ^ Sarris, Andrew. Notes on the Auteur Theory in 1962. Film Culture. Winter 1962/3, 27: 1–8. 
  4. ^ Andrew Sarris You Ain't Heard Nothing Yet: The American Talking Film, History and Memory 1927–194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324-34, 328
  5. ^ Kael, Pauline. Circles and Squares. Film Quarterly. Spring 1963, 16 (3): 12–26 [2015-10-21]. doi:10.2307/12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6. ^ For the Love of Movies: The Story of American Film Critic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TCM Movie Database
  7. ^ J. Hoberman. Get Reel. Village Voice. 2005-10-18 [201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1). 
  8. ^ Sight & Sound; Critics On Critics. BFI. 2010-03-25 [201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6). 
  9. ^ THE CRITIC- Filmmaker Magazine – Winter 2004. Filmmaker Magazine. [201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