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地藏禪林 (北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藏禪林,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迎新街57號,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2010年拆除。

簡介

迎新街的北段舊稱「延旺廟街」,光緒《順天府志》稱為「閻王廟街」,該街因閻王廟而得名。地藏禪林就是俗稱的「閻王廟」。中華民國時期,張相公廟所在的路段稱「張相公胡同」。1965年張相公胡同和延旺廟街合併為「迎新街」。[1]

地藏禪林位於迎新街57號。山門門額上有「古剎地藏禪林」刻字。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地藏庵為一座僧廟,住持法號信和,有兩名僕役。民國十七年(1928年)調查時,地藏禪林在外四區延旺廟街29號,明朝創建,清朝順治六年九月(1649年)重修,民國十年(1921年)再度重修,占地東西長10丈,南北寬7丈,房屋26間,法物主要有地藏王像,十殿閻君像,觀音菩薩像,文昌帝君像,錫五供4堂,鼓1口,鐵磬1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調查時,地藏禪林仍在延旺廟街29號,為私建,有地一畝,房屋30間,神像23尊,禮法器11件,石碑1座,槐樹兩棵。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調查時,此廟仍在延旺廟街29號,住持為發覺。[2]

1936年調查時所見的石碑,到2010年仍然存在,已被推倒,嵌在院內地面中,碑首有龍鳳圖案淺浮雕,碑額題有「地藏菴碑」四個字。《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片彙編》記載了該石碑:「清嘉慶五年(1800年)四月刻,碑在北京宣武區南橫街北延旺廟街。拓片碑身陽、陰均高120厘米,寬68厘米;額陽高21厘米,寬22厘米,陰高20厘米,寬16厘米。章守勛撰,正書,額篆書。陰刻立碑年月及題名。」[3][1]

根據該碑記載,地藏庵是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僧人常壽創建,由王鎮捐獻寺址,劉順捐資興建。僧人常壽圓寂以後,其弟子惠香繼任地藏庵住持,請兵部郎中吳俊撰文立碑。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募款重修了地藏庵的前殿。嘉慶二年(1797年)又重修了後殿。嘉慶五年(1800年)立碑記錄上述事宜。碑文中還寫道:「前殿中奉地藏像,旁列十殿閻羅,位置仍其舊,故是庵一名閻王廟,今呼為延旺者,閻王之訛也。」[3]

2010年,地藏禪林遭到拆除,地藏禪林的山門石額被博物館收藏。

參考文獻

  1. ^ 1.0 1.1 宣南坊之保安寺、地藏禅林 胡同深处的寺庙,新京报,2009年12月10日. [2014年10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0月6日). 
  2. ^ 丁進軍 編選,清末北京外城寺廟調查表,歷史檔案2000年第1期,第55-59頁
  3. ^ 3.0 3.1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片彙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