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詹姆士廣場

座標51°30′26″N 0°08′07″W / 51.507244°N 0.135299°W / 51.507244; -0.135299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799年倫敦地圖上的聖詹姆士廣場。
1752年左右的聖詹姆士廣場。

聖詹姆士廣場St. James's Square)位於倫敦西敏,是聖詹姆士區內唯一的廣場。廣場中心的花園不對公眾開放,周圍的建築多為喬治風格(Georgian architecture)或新喬治風格(Colonial Revival architecture)。在最初的兩百來年裡,它一直是倫敦最時尚的社區之一。如今,在聖詹姆士廣場安家的機構五花八門,有倫敦圖書館(London Library),有以會籍嚴格著稱的紳士俱樂部東印度會,還有英國石油力拓集團等知名企業的公司總部。廣場的主要標誌是位於花園中心的威廉三世騎馬塑像。

廣場歷史

17世紀

1662年,查理二世延長了聖詹姆士區槌球球場的土地租期。這個地段來往懷特霍爾宮聖詹姆士宮都很方便。新租約授權聖奧爾本斯伯爵一世亨利·傑明(Henry Jermyn, 1st Earl of St Albans)開發使用土地直到1720年。伯爵又進一步遊說國王賦予未來業主以完全的土地產權,否則就可能無法吸引社會上流的貴族階層來此安家。1665年,國王同意將廣場及其毗鄰地區的土地產權授予伯爵託管。按照當時的通行辦法,房屋都由業主自行安排設計和建造。廣場東、北、西三邊的房地產項目很快售罄。

18世紀

羅伯特·亞當設計的廣場20號立面圖。

1720年代的聖詹姆士廣場上,一度住著7位公爵和7位伯爵。這裡有幾棟讓倫敦人最感歆羨的房屋。與西區(West End of London)其它時尚地段的建築相比,它們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這種印象並不可靠。實際上,它們的開間、層高和進深都比一般的房屋寬綽許多。再經過巧妙的設計,房屋的容量就相當可觀。馬修·別廷翰羅伯特·亞當約翰·索恩等不同時代的建築大師們,都曾經參與過廣場部分建築的室內設計。

相對來說,廣場南邊的建築就比較遜色。它們的進深只有60英尺,平均開間只有11英尺。它們最初都朝向南面的帕摩爾街,因此不使用聖詹姆士廣場的門牌號碼。它們沒有廣場業主委員會的成員資格,也不能自由進出廣場花園。廣場業主們不止一次地討論過,要買斷和拆除南邊的建築,以打通廣場和帕摩爾街。可是,這些討論沒有一次付諸實現。

19世紀

1830年代,一些紳士俱樂部陸續入駐聖詹姆士廣場,廣場的性質開始發生變化。1844年,建築家Building )雜誌的評論指出,聖詹姆士廣場的高尚社區品格日益褪色,與此同時,時尚中心逐漸轉移到西敏貝爾格拉維亞(Belgravia)地區。1857年的聖詹姆士廣場計有一家銀行、一家保險社、兩個政府部門、倫敦圖書館、兩棟公寓以及三間俱樂部。

20世紀

1984年4月17日,在聖詹姆士廣場5號的利比亞大使館,發生了封鎖使館事件。當時的新聞簡訊是這樣報道事件起因的:

倫敦市中心的利比亞人民委員會 (Libyan People's Bureau)開槍掃射了使館外的示威群眾,導致1名警官身亡、10人嚴重受傷。槍襲事件發生時,25歲的女警官伊馮·弗萊切爾正在現場幫助維持秩序。她在中槍後被送往西敏醫院(Westminster Hospital),終因傷及腹部要害搶救無效身亡。[1]

建築故事

廣場1號位於查理二世街(Charles II Street)的北端,此後按照逆時針的順序依次編號。22號位於西南角喬治街(George Street),已經和帕摩爾街上的相鄰建築一起,被陸軍和海軍俱樂部(Army and Navy Club)的會館所取代。廣場東南的諾福克宮是31號,其北是最後兩戶32號和33號。位於東南角約翰街(John Street)上的小樓,則和帕摩爾街上的毗鄰建築一起,使用廣場31A這個編號。

廣場南翼的空間狹窄,房屋規模也相對較小。它們多建於19世紀和20世紀,風格比較混雜。在1884年以前,它們統一使用帕摩爾街的門牌號碼。如今,它們的入口不一,有的在聖詹姆士廣場,有的則在帕摩爾街。因此,南翼房屋也分別使用不同的街道編號。廣場一側從22A號開始一直到30號,其中若干號碼已經失效。

東北翼

聖詹姆士廣場1號英國石油公司總部大樓。
  • 1號-2號:1號是英國石油公司的總部大樓。大樓建於2000年,占用了2號和查理二世街上幾座臨近房屋的地基。其後現代風格迥異於整個街區的喬治風格。它原為愛立信倫敦分公司而建。2001年,英國石油公司以1億1千7百萬英鎊的價格買下了大樓。[2]
  • 3號:最初的3號曾經頻繁易主,其中至少有三位擁有公爵頭銜。它作為公寓也曾入住過許多房客。約翰·索恩等多位建築師參與過3號的設計或裝飾。目前,這裡是一棟建於1930年代的辦公樓。
  • 4號:4號是海軍和陸軍俱樂部(Naval & Military Club)。這座房屋採用愛德華·設菲爾德(Edward Shepherd)設計的喬治風格,建於1726年-1728年間。它是英國國會下院首位女性議員阿斯托子爵夫人南希·阿斯托(Nancy Astor, Viscountess Astor)的故居,也是廣場建築中唯一保留著花園和馬廄的房屋。
  • 5號:5號初建於1748年-1749年,由馬修·別廷翰設計。1854年進行過一次改造,包括更換立面石材、增設一道門廳,並把閣樓也改造為一層樓面。如今,5號也是一間辦公樓。在它作為利比亞大使館期間,發生了1984年封鎖使館事件(1984 Libyan Embassy Siege)。
  • 6號:6號是力拓集團總部大樓。這也是一棟現代建築
  • 7號:7號是埃德溫·魯琴斯設計的新喬治風格建築,建於1911年。
  • 8號:8號是羅伯特·安吉爾和柯蒂斯公司(Robert Angell and Curtis)設計的新喬治風格建築,建於1939年。2007年11月,7號和8號以1億2千5百萬英鎊的價格售出。[3]

西北翼

西南翼

建於廣場22號故址上的陸軍和海軍俱樂部。
  • 19號:19號在1720年到1894年期間,一直是克里夫蘭公爵(Dukes of Cleveland)家族在倫敦的府邸。1898年-1899年,它被一座新建築所取代,此後用來辦公或者公寓。目前,位於19號的是一座外牆覆蓋石材的新辦公樓,建於1999年-2000年。
  • 20號-21號:20號是羅伯特·亞當最為人稱道的小型建築作品。這是他在1771年-1775年間為沃特金·威廉斯-韋恩爵士(Sir Watkin Williams-Wynn)重新設計和建造的。房屋有三間凸窗、三層樓面和一個閣樓。1936年,南面的21號在重建後與20號合併為一幢建築。它們的形式統一,正面形成了七個凸窗的開間,屋頂閣樓也被改建成一層完整的樓面。
  • 22號:22號的立面百葉裝飾非常突出。不過,在1848年-1851年期間,為了建造陸軍和海軍俱樂部,22號和臨近房屋已經被拆除無餘了。目前的建築沒有什麼特色,是20世紀中葉的風格。

南翼

  • 22A號-30號:南翼的建築沒有多少歷史或藝術的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在南翼的西端,曾經有一座壯觀的會所大樓。擁有百年歷史的小卡爾頓俱樂部(Junior Carlton Club),就因為輕率地處置了這座大樓,導致會員大量流失,不得不於1977年宣布解散。

東南翼

  • 31號:31號名為諾福克宮,原是諾福克公爵家族的倫敦府邸。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它被一棟新喬治風格的同名建築所取代。二戰中,它成為美國將軍艾森豪的司令部,將軍在這裡親自策劃了火炬行動霸王行動
  • 32號:32號建於1819年-1821年,由薩繆爾·佩皮斯·科克雷爾(Samuel Pepys Cockerell)和查爾斯·羅伯特·科克雷爾(Charles Robert Cockerell)兄弟設計建造。房屋後來經過改造,目前用於辦公。
  • 33號:33號建於1770年-1772年,由羅伯特·亞當設計建造。1817年-1823年,約翰·索恩對它進行了改造。以後,房屋又增建一層並有其它改動,不過,33號的喬治風格基本上得到了保留。它目前也用於辦公。
聖詹姆士廣場全景。

相關信息

參考文獻

  1. ^ BBC News. 1984: Libyan embassy shots kill policewoman. BBC. 1984年4月17日 [2010年5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3月7日) (英語). 
  2. ^ Ericsson Press Release. Ericsson sells St. James's to BP (PDF). Cision. 2001年11月28日 [2010年5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年3月4日) (英語). 
  3. ^ Holly Watt. World's most expensive property sold in London. Timesonline. 2008年3月16日 [2010年5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4月29日) (英語). 

外部連結

51°30′26″N 0°08′07″W / 51.507244°N 0.135299°W / 51.507244; -0.13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