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母領報教堂 (哈爾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爾濱聖母領報教堂

聖母領報教堂(俄文: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 храм в Харбине;英文: Holy Annunciation Church in Harbin)又稱哈爾濱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是歷史上俄國僑民在中國哈爾濱興建的一座大型東正教教堂,原址坐落在埠頭區警察街41號(今道裏區友誼路33號)。此教堂曾經過三次重大改建,最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

教堂歷史

第一座聖母領報教堂最初興建於1900年4月6日,地基瀕臨松花江,由沙皇俄羅斯的財政部、哈爾濱中東鐵路局與北京東正教 英諾肯提乙主教共同主持。當時有大批修築中東鐵路的俄國人聚居在江岸。1903年5月第一座聖母領報教堂落成,這是一座木結構建築,於俄歷之天使加百列向聖母報喜節日舉行祝聖,故稱聖母領報教堂。該教堂是北京東正教總會駐哈爾濱代表駐地。1905年,木造教堂旁建立一座木造醫院,收容日俄戰爭中受傷的俄籍將士。[1]

修建第二座聖母領報教堂(石結構)的決定於1907年作出。這一計劃遭遇了資金和洪水泛濫等許多困難,一再擱淺。直到11年後,1918年俄歷2月9日,一場大火將木結構的第一座聖母領報教堂焚燒殆盡。利用保險公司賠償與北京東正教會的撥款,加上林業公司與鐵路公司捐助廉價木材,1919年3月22日,第二座聖母領報教堂落成。其有一座鐘樓與五座洋蔥式塔樓。[2]

1929年,第二座聖母領報教堂出現裂縫,加上俄僑在哈爾濱人數增加,於是決定於第二座聖母報喜教堂對面修建第三座聖母領報教堂。1930年9月14日,新教堂舉行奠基儀式,鋼筋水泥結構,設計者為圖斯塔諾夫斯基。同年松花江大水而停工兩年 (1932-1934);1934年,基本工程結束;1935年開始修建圓頂與鐘樓,1936年,建造圓頂上之十字架。第三座聖母領報教堂的建造時間長達10年,1940年9月14日終於舉行竣工祝聖儀式。該教堂為拜占廷式風格,可容納1200人祈禱。

1958年,教堂被迫關閉。1966年,教堂被改為馬戲團學校。1970年,第二座與第三座聖母報喜教堂被拆除,第三座聖母報喜教堂的梁柱被用做教堂遺址上較建立的中央大街友誼路之哈爾濱市建築設計院的內部結構,至今仍可看到教堂圓頂的彎形梁柱的遺蹟。

歷任掌院神父

  • 1903 - 1905年,首任掌院修士司祭 列昂提,也就是後來的西蒙•維諾格拉多夫大主教 [Симон (Виноградов); Simon (Vinogradov) ] (1876-1933),第十九屆俄羅斯駐華東正教傳教團團長。[3]
  • 1905年 - 1916年,第二任掌院修士司祭 年基奧尼西。
  • 1916年 - 1919年,第三任掌院修士司祭 赫里斯托福爾。
  • 1919年 - 1927年,第四任掌院大司祭 亞歷山大•沙巴基克。
  • 1927年 - 1946年,第五任掌院 梅列基 [Мелетий (Заборовский)1868-1946],哈爾濱東正教第二任主教。
  • 第六任掌院大司祭 阿里斯塔爾。
  • 第七任掌院修士大司祭 波里卡爾普。
  • 第八任掌院大司祭 達尼伊爾•何海林神父(1895-1956),曾任哈爾濱東正教委員會會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其墓園位於皇山東正教墓園至今仍在。[4]
  • 第九任掌院司祭安托尼•姚寶順神父(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 其出生北京,是北京東正教姚福安主教的侄子,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紅衛兵批鬥。[5]

參考文獻

  1. ^ Holy Annunciation Church in Harbin.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4). 
  2. ^ 《哈爾濱市志 宗教志》 第五篇 東正教 第二章 東正教堂 第三節 聖母領報教堂[失效連結]
  3. ^ 西蒙•维诺格拉多夫大主教Simon (Vinogradov).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中文(中國大陸)). 
  4. ^ 金冠大司祭达尼伊尔·何海林神父.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5) (中文(中國大陸)). 
  5. ^ 司祭安托尼·姚宝顺神父.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