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咸安坊
位置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南京路
參考編碼110915
時代1915年
等級一級保護

咸安坊武漢市的一處近代里份,靠近勝利街南京路,當時屬於漢口英租界。現在咸安坊附近的道路有江漢路花樓街沿江大道中山大道等等。它最初是監利棉商黃少山攜家來漢做地產生意時投資興建的,模仿了上海石庫門的風格。[1]船王盧作孚、藥業大王陳太乙、漢劇演員陳伯華等名人都曾在此居住。1993年,咸安坊被列入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是其中唯一受到「一級保護」的里份式建築。[2]

歷史

1915年春,34歲的監利棉商黃少山來到漢口英租界。他在漢口商業繁華區附近買下一塊地,決心修建高檔住宅。於是,興漢昌營造廠等四家營造廠完成了這項工程。第一棟樣板房有三層,建築面積255.5平方米,裝上了天井、彩色玻璃門、磨石地板。之後又興建了多棟住宅,受到了周圍的買辦商人和華人白領的青睞。咸安坊15號成為黃少山自己的住所。1920年,地皮大王劉歆生在附近修築了柏油路,商業活動逐漸頻繁。之後附近又修建了同仁里德永里啟昌里,這些里份聯成了一整片住宅區。

1937年抗日戰爭打響後,盧作孚曾住在咸安坊。他在漢指揮長江航運,並組織了工業物資的撤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咸安坊的住宅交公,統一分配。1963年坊內住進200多戶人家,房屋進行了改造,不少原有格局因此被毀。[3]經過近百年的歷程,咸安坊的一些建築損毀嚴重,牆面剝落、木質台階腐朽等問題普遍存在。2012年,政府對咸安坊進行改造,一些外圍建築被拆除。[4]

建築

咸安坊大體呈四邊形,為勝利街鄱陽街南京路北京路所包圍,總面積約4.5公頃,內有64棟房屋。入口處為中式月亮門[5]主巷為Y字形結構,路寬6米,將整個建築群分為3塊。內部還有疏密有致的次巷。坊內的一些住宅突破了中國的傳統建築模式,銳角戶型平面、臨街山牆處開門等處理手法都得到了運用。咸安坊的住宅主要是「兩間式」(73%)、「三間式」(12.5%)以及一些變異型式,並根據地形、規劃和市場需求有所變化。作為近代高等里份式住宅,咸安坊的設計體現了當時的要求,即「鋼窗蠟板」。幾乎每家均裝設帶花紋的金屬窗,地板則採用洋松企口板,最初都是上蠟的。大部分房間採光良好,有著豐富的裝飾,細節處理精細。這些建築均為磚木結構,外牆採用清水紅磚,厚約4米,有著良好的隔熱、隔音功能。[6][7]

參考資料

  1. ^ 顏小苗.咸安坊[J].大武漢,2011,(第11期).
  2. ^ 咸安坊:民國早期具有代表性的高級里分住宅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鳳凰網.
  3. ^ 咸安坊:品味大漢口花樣年華的前世今生. 武漢晨報.
  4. ^ 滿樓隱患重重 武漢部分優秀歷史建築亟待保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武漢晚報.
  5. ^ 朱石明編著. 漢口老房子. 武漢市: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頁107.
  6. ^ 餘波,李百浩.漢口裡分研究之七:咸安坊[J].華中建築,2009,(第1期).
  7. ^ 咸安坊:鋼窗蠟板. 武漢晚報. 2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