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以鳥類為載體的網際網路協定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根據RFC 1149,鴿子也可以傳送封包

以鳥類為載體的網際網路協定(英語:IP over Avian Carriers,縮寫IPoAC)是一個理論上使用信鴿鳥類傳輸網際網路協定(IP)資料的通訊提案,也稱信鴿IP網路鴿聯網[1]

IPoAC最初由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RFC 1149中提出(1990年4月1日,愚人節RFC),作者為D. Waitzman。儘管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經常在4月1日發布一些惡搞之作,他們還是讓這個提案看上去像是一個真的、非虛構的提案。其後,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於1999年愚人節發表了RFC 2549,為IPoAC「加上」QoS功能,作者同樣是D. Waitzman。

在2011年愚人節,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再發表了《RFC 1149在IPv6的應用》(RFC6214)。

IPoAC曾經被成功實驗,但是9個封包中只有4個封包成功傳送(9隻鴿子只有4隻飛抵目的地),丟包(未飛抵目的地)率55%(由使用者失誤造成),回應時間(飛行花費時間)從54分鐘到1.77小時不等[2]。因此,該技術的延遲問題嚴重。但是,該技術可以由資料封包本身增大而得到大幅改進,如使用信鴿攜帶大容量記憶卡

實驗

在2001年4月28日,IPoAC曾被卑爾根的一個Linux使用者群組成功實驗,當時該協定被命名為CPIP(Carrier Pigeon Internet Protocol, 鴿載網際網路協定)。他們往一個距離約5公里遠的目標傳送了9個封包,每個封包中包含一條ping封包(ICMP Echo Request),各由一隻鴿子承載,最後收到了4條回應。


指令碼開始於 2001年 4月 28日 星期六 11:24:09
$ /sbin/ifconfig tun0
tun0      Link encap:Point-to-Point Protocol
          inet addr:10.0.3.2  P-t-P:10.0.3.1  Mask:255.255.255.255
          UP POINTOPOINT RUNNING NOARP MULTICAST  MTU:150  Metric:1
          RX packets:1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RX bytes:88 (88.0 b)  TX bytes:168 (168.0 b)

$ ping -c 9 -i 900 10.0.3.1
PING 10.0.3.1 (10.0.3.1): 56 位元組的資料。
64 位元組,來自 10.0.3.1: icmp_seq=0 ttl=255 時間=6165731.1 毫秒
64 位元組,來自 10.0.3.1: icmp_seq=4 ttl=255 時間=3211900.8 毫秒
64 位元組,來自 10.0.3.1: icmp_seq=2 ttl=255 時間=5124922.8 毫秒
64 位元組,來自 10.0.3.1: icmp_seq=1 ttl=255 時間=6388671.9 毫秒

--- 10.0.3.1 ping 統計 ---
已傳送 9 個包, 已接收 4 個包, 55%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3211900.8/5222806.6/6388671.9 ms

指令碼結束於 2001年 4月 28日 星期六 14:14:28

該實驗曾在法國國民議會中被議員馬蒂娜·比亞爾法語Martine Billard提及,用於對抗HADOPI網際網路著作權法案英語HADOPI law。史蒂夫·薩維茨基(Steve Savitzky)創作的歌曲《Paper Pings》中也提及了該實驗。

風險

2005年12月,高德納諮詢公司在一篇關於禽流感的報告中給出的結論「大型傳染病不會直接對資訊系統造成影響」,因為忽視了RFC 1149和RFC 2549而受到了幽默的批評。[3]

死亡的鴿子
一種典型的丟包情形

對該協定的已知威脅包括:

  • 載體遭受來自猛禽的攻擊。 RFC2549:「封包可能意外地進入的體內,並導致解包過程的混亂以及封包的損壞。」
  • 載體被風暴吹離航線。RFC1149:「雖然廣播沒有被指定,但是風暴卻可以導致資料遺失。」
  • 缺乏可用的本地載體。RFC6214:「在某些地方,例如紐西蘭,絕大多數的載體只能進行短程跳躍,並且僅會在背景光子輻射極低的情況下進行。」這指的是鷸鴕無法飛行以及只在夜間活動的習性。
  • 可用物種的消失。例如旅鴿的滅絕。
  • 感染載體的疾病。RFC6214:「已知有被H5N1病毒感染的風險。」
  • 對多播通訊的支援受制於載體的歸巢(Homing)能力。RFC6214:「……(載體)似乎並沒有多巢(Multihoming)的天賦,並且在多巢的嘗試中往往會陷入路由迴圈英語Routing loop。」

其他信鴿資料傳輸方法

戶外攝影師經常使用信鴿作為傳輸數位相片的工具。信鴿可以用一小時跨越約30英里距離傳輸數十GiB的資料(攜帶儲存裝置),速度比一般的ADSL快很多。即使將記憶卡遺失因素也考慮進去,依然不失為一個值得考慮的資料傳輸方法。[4]

這種簡單的大容量傳輸並不使用IP協定

參考文獻

  1. ^ 以鸽子为载体的“鸽联网”仍是数据传输的最快方式. 科技行者. 2019年4月10日 [2019-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5). 
  2. ^ RFC-1149. BLUG. [2010-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4). 
  3. ^ RFC1149 and RFC2549 的病毒风险. [2018-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9) (英語). 
  4. ^ "Israeli pigeons faster than ADSL". [2010-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3).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