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Ch.Andrew/Archive 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存档1,2008年6月08日至2008年6月21日

存档 Archive

RE:User:Tszho1997资格不符

谢谢指正,已作修改。另外,看到你对于植物有不少研究,未知你有没有使用SkypeMSN Messenger,希望作多一点的交流,我的各种联络方法可见我的用户页。 :P Stewart~恶龙 2008年6月8日 (日) 14:50 (UTC)

授予维基执行编辑(A)荣誉

恭喜!您现在已经符合维基执行编辑(A级)的最低要求;透过申请荣誉审核后现在授予 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根据您的贡献,现授予您维基执行编辑(A)荣誉。欢迎您继续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特此授予。日后如果要申请更高级的荣誉请再到Wikipedia:维基荣誉与奖励申请与变更申请。

授予人:—J.Wong 2008年6月9日 (一) 07:14 (UTC)

回︰关于 Total edits & Main

无需道谢了。大家一起努力吧!—J.Wong 2008年6月9日 (一) 07:42 (UTC)

谢谢推荐

你好,谢谢你的推荐,事实上,埔里盆地群并非是完整的条目内容,欠缺诸多,目前在下领域着重于历史地理方面,光是这两方面就足以吃重且繁多,距离完成这两方面的进度仍是相差甚远,因此若是台端对于感行趣的条目,可以踊跃参与并加入文献撰写,依在下经验判断,基本上被推荐多数具有完整描述以及齐全来源(并非限于纸本文献),就以完整描述而论,就举埔里盆地群而言,需要历史生态人文发展以及名词解释等欠缺加入,再言之现状,论地理就连形成原因以及地质、周边山系、当地景点与特色皆未提及,实在不敢荣登“推荐”,仅纯粹雅俗共赏的小撰罢了-yiken (留言) 2008年6月9日 (一) 08:28 (UTC)

中文维基百科用户论坛诚邀您注册


径启者:

您近期在维基百科颇为活跃,您的贡献大家有目共赌,但对于维基百科各种的工作,仍需要维基人多加进行讨论。


鉴于维基百科的格式并不尽适合长期的讨论,亦不是太方便于管理,一些有心的维基人在早期已为中文维基百科用户开设Google论坛,但其运作的方式亦未如理想,故近日,本人已为中文维基百科用户开设了一个Discuz! 6.0版本的论坛系统,方便维基人投入讨论,欢迎您也加入我们的一分子,因为我们不能缺少任何一位重要的维基人!感谢您的垂注,希望能在中文维基百科用户论坛见到您!

  此致
各位维基人

Chaplin 参谋部战绩 谨启

2008年4月9日 (三) 10:01 (UTC)


save

怎样存档呀?—★Randombot★ 爆丸 Shoot! 爆开! 2008年6月11日 (三) 08:19 (UTC)

已回复在此处。—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6月11日 (三) 10:57 (UTC)
感谢教学!—★Randombot★ 爆丸 Shoot! 爆开! 2008年6月11日 (三) 13:46 (UTC)
Is my new signature okay?—E = mc3 2008年6月12日 (四) 09:56 (UTC)
很好看,已回复在讨论页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6月12日 (四) 10:06 (UTC)
看一看我的用户页,给我些comment吧!—E = mc3 2008年6月13日 (五) 13:51 (UTC)

有关Portal:植物

原来你见立了一个这样的专题,但怎么不邀请一下其他人参与呢?我有一两个相熟的维基人也有写植物条目,可以找他们来一起参与,也不妨多作交流吧。不过我看你都是写食肉植物多,这方面我的认识就很少了,可能帮不上忙,不过还是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个专题。—LokiTalk 2008年6月13日 (五) 05:12 (UTC)

欢迎更多为基人参与。已回复在讨论页。—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6月13日 (五) 05:32 (UTC)
我也希望来参一脚。Stewart~恶龙 2008年6月13日 (五) 07:19 (UTC)
欢迎欢迎~~已回复在讨论页。—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6月13日 (五) 07:26 (UTC)
支持!!Stewart~恶龙 2008年6月13日 (五) 16:03 (UTC)

防止冒名抢注的措施

径启者︰
有鉴于较早前发生有用户的名称被冒名抢先注册,现推出此政策。为防止类似的事件再似发生,请用户于维基中的用户页加入以下模板以之识别︰
Template:Zhwikiforum
现在已注册之用户可考虑加入如否,而在政策颁布后方注册者,务必遵守。有违者,可被封禁。
此致

所有论坛用户

论坛管理员  

J.Wong谨启
2008年6月14日 (六) 04:28 (UTC)

回︰有关新措施

现时会对这类id处以禁言。如您有什么建议,亦可提出。—J.Wong 2008年6月14日 (六) 04:47 (UTC)

补充一点,处理的期限未定,即加入论坛后在一段时限内需作出有关声明,但期限的长度有待讨论,欢迎在我的对话页或该论坛提出意见或进行讨论,感谢你的支持,祝编安。—Chaplin 参谋部战绩 2008年6月14日 (六) 05:25 (UTC)

也是不错的建议,届时决定后会通知,在这之前欢迎再作出任何建议。—Chaplin 参谋部战绩 2008年6月14日 (六) 05:52 (UTC)

大安水蓑衣

首先我知道阁下是前辈,也就是老手,为表尊重则先特向你致上歉意,以及肯定对于大安水蓑衣编辑作为。经查是当时管理员User:SElephant(现今他已撤职)在乌日乡编辑时,指教我外部链接不应取代内部链接,请参见乌日乡的修订历史User talk:Yiken#关于外连结 vs. 内连结讨论页,再者发现Wikipedia:只建立与内容相关的连结以及Wikipedia:格式手册 (链接)并无该项硬性规定明确表达,加上我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存档/2008年3月发问标题:“条目内容存在过多赤字如何解决”也明确讨论赤字的问题,但是为何我这样的举动会混编辑次数?请问所谓“混编辑次数”是何意?敢问阁下为何有如此构想呢?若冒然发言或用词不当,有损对方以及双方对等的尊重,建议未在明确有其结果前,勿冒然以猜测发言来论及对方在维基百科编辑作为-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7日 (二) 10:20 (UTC)

若是对于此问题仍有争议,建议先向User:SElephant讨论出结果,再烦你告知此作为结果是否需要纠正,谢谢-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7日 (二) 10:21 (UTC)
已知悉原由,回复于讨论页。—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6月17日 (二) 10:35 (UTC)
若方便的话,可否说明何谓“混编辑次数”?-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7日 (二) 14:07 (UTC)
对于你的批评,我并不否认,但不代表默认或是承认,仅是我紧记前几位维基人给我忠告,那我也只好努力专心并埋没在自己的维基生活里头。-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7日 (二) 15:27 (UTC)
致不致歉不是重点,相对我在你眼中还是个新手,你总得要给新手忠告“预防混编辑次数”以及“说明混编辑次数”,现在为了避免无谓争议与事端发生,除了我自己创建条目与Tamplete尚可维护,其余条目(包含消歧义)皆暂时不进行任何编辑,直到讨论与争议解决或是缓和冲突才会继续展开其它编辑工作,此声明已列在User:Yiken用户页一并告知。-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8日 (三) 10:02 (UTC)
虽然前人忠告要我别浪费时间与精力将吵架吵去人家讨论页,但是你一直没有拿出交代解释何谓混编辑次数,逼得Yiken不得不发火,似乎挑衅Yiken拿你没辄的样子,相对回复却指责Yiken编辑摘要里头写“这是中文维基百科”,Yiken在此相当不服,Yiken发出三问:
  1. 大安水蓑衣编辑摘要里头,没写任何字句明确伤害或攻击你,何来不尊重可言?
  2. Yiken锦记管理员教导,努力去维护维基百科,Yiken则是筛选出主观上怀疑对方编辑,发现有问题编辑则更改上次编辑作为,被冠上“混编辑次数”不知何意?
  3. 同上理由,努力去维护维基百科,你们看不到Yiken的自律也就算了,何必以言论攻势逼退Yiken呢?


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8日 (三) 17:50 (UTC)

你知道吗?光为了“混编辑次数”这五个字,使Yiken最后不得不花更多时间与心力在你身上,加上Yiken身上还有条目编辑则需要搜集与寻找文献,你就行行好,Yiken已经不再继续碰触不是Yiken创建的条目,就是深怕有人找Yiken麻烦来耽误Yiken在埔里盆地群庞大文献之工作,被逼得Yiken不说出现今处境,Yiken要趁服役前不到两星期时间,赶此时间地尽量完成白冷圳埔里盆地群之文献补上工作。-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8日 (三) 18:04 (UTC)

早田文藏

你好,我个人也并非久闻或仰慕早田文藏,但知道是对台湾植物有过研究调查的一位植物学家,我在Wikipedia:台湾主题公告栏/需要进行的工作Wikipedia:专题/传统百科全书条目/台湾历史辞典皆有写上早田文藏,因不谙日语则以请求条目的页面写上早田文藏,若有意请求我翻译或创建早田文藏条目,Yiken可能无法如愿完成你意,盼请见谅,并得知Ch.Andrew是对植物颇有兴趣与多次编辑之老手维基人,Yiken倒是在该方面较为弱项,若有此方面困难,可能会请你指教,谢谢-yiken (留言) 2008年6月17日 (二) 14:0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