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朱槿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朱槿曾于2007年4月22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
新条目推荐
-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 哪一种花是马来西亚的国花?(自荐)--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0日 (五) 16:12 (UTC)
- (+)支持,最好有脚注。—Iflwlou [ M { 2007年4月20日 (五) 19:53 (UTC)
- (!)意见同时有这四种身份的花应该不止一种吧。问题外延过大。--蒙人 ->敖包相会 2007年4月20日 (五) 23:56 (UTC)
- (:)回应请举出例子,据我所知同时有二种身份平常,但有类似四种身份的不多。--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1日 (六) 14:47 (UTC)
- 资料好乱而且有些章都很短
- (:)回应请签名,这是因为朱槿的资料不好找。--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1日 (六) 15:06 (UTC)
- (-)反对,问题有错别字。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13:53 (UTC)
- (:)回应正在寻找中,请帮忙指出修正。若你说的是“复”字那是简繁转换的问题。--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1日 (六) 14:47 (UTC)
- Kevinhksouth所指“那一种花”应当为“哪一种花”,明显错别字,已帮忙修改。—小德 给markus留言 2007年4月21日 (六) 15:37 (UTC)
- (:)回应正在寻找中,请帮忙指出修正。若你说的是“复”字那是简繁转换的问题。--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1日 (六) 14:47 (UTC)
- (!)意见,佛桑花有很多品种,在Talk:朱槿也有人提到日文的称呼并非广泛的说法,那只是个别名。→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1日 (六) 14:20 (UTC)
- (:)回应佛桑花有很多品种?不了解你的意思,请说明。既然日文只是个别名,那说明即可。--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1日 (六) 14:47 (UTC)
- 我回应于我支持的理由中,但愿你能明白我想说什么了。请参考。→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1日 (六) 17:19 (UTC)
- (:)回应佛桑花有很多品种?不了解你的意思,请说明。既然日文只是个别名,那说明即可。--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1日 (六) 14:47 (UTC)
- (+)支持,(!)意见:建议问题改为“哪一种花是马来西亚的国花”。—小德 给markus留言 2007年4月21日 (六) 14:50 (UTC)
- (:)回应好吧!既然多人认为有问题,我就从善如流吧!--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1日 (六) 15:06 (UTC)
- (-)反对,夏威夷的州花好像并不是朱仅(H. rosa-sinensis)这个物种,只是同属,详情请参考这里和这里。MLL☻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16:20 (UTC)
- 这就是真实事求是不懂我说的部分,他目前内容的介绍其实已经超越了“朱槿”,不过这不能怪他,因为我也查过,事实上在大多数的参考资料中,将型态都类似的全部归属在朱槿或是佛桑花,造成这种类型的花全部变成了朱槿属!→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1日 (六) 16:48 (UTC)
- 我想混乱的原因是因为观赏用或是食用的植物,有时候并不是单一物种,而是包含了许多的混种。MLL☻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17:01 (UTC)
- 朱槿是种“Species”不是属“Genus”,但种又有很多种类?这要向一些人请教一下。夏威夷的州花确实是夏威夷朱槿,其实我早前已经注意到,但有些资料又说朱槿就是夏威夷州花,所以没删,现已删除。--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2日 (日) 02:55 (UTC)
- 我查到的中文资料中虽然很多都将夏威夷州花说是朱槿,但是我认为更正确的资料应该是黄芙蓉花。→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2日 (日) 03:58 (UTC)
- 朱槿是种“Species”不是属“Genus”,但种又有很多种类?这要向一些人请教一下。夏威夷的州花确实是夏威夷朱槿,其实我早前已经注意到,但有些资料又说朱槿就是夏威夷州花,所以没删,现已删除。--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2日 (日) 02:55 (UTC)
- 我想混乱的原因是因为观赏用或是食用的植物,有时候并不是单一物种,而是包含了许多的混种。MLL☻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17:01 (UTC)
- 这就是真实事求是不懂我说的部分,他目前内容的介绍其实已经超越了“朱槿”,不过这不能怪他,因为我也查过,事实上在大多数的参考资料中,将型态都类似的全部归属在朱槿或是佛桑花,造成这种类型的花全部变成了朱槿属!→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1日 (六) 16:48 (UTC)
- (+)支持 ,—lastman(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16:37 (UTC)
- (+)支持,因为基本门槛已无问题,所以基本上我支持,不过这个朱槿绝不是条目内容所述说的一般,严格上来说应该是属于芙蓉属(详见en:Hibiscus)的说明。而朱槿本就是许多种类杂配的一种植物,虽然是很一般的花,但是在中文里似乎并没有清楚的界线资料,包括MLL所提的夏威夷州花,确实也有不少资料全都是合并在一起介绍,另外参看其他语言的同条目,英文就有分芙蓉属以及佛桑花不同条目的说明,但是日文却是将芙蓉属跟佛桑花一起说明在同一个条目,不过内容有说明种类繁杂的问题。期待熟识此植物的人能再多加改善,至少也该说明清楚目前的分类状况。→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1日 (六) 17:19 (UTC)
- 确实很复杂,我没写之前不了解情况,但越写越觉得复杂,并且能找到的资料不但不多,而且不一。但中文也有分朱槿和木槿属。英文版的朱槿是en:Chinese hibiscus。--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22日 (日) 02:55 (UTC)
- (+)支持—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2007年4月22日 (日) 03:32 (UTC)
-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2007年4月22日 (日) 04:35 (UTC)
ハイビスカスは正式名称、本当の和名は仏桑花、リュウキュウムクゲ(琉球槿) はただその花の一种だけですよ。
“名称演变”中的观点缺少来源
请加上来源。(注意:一个地区古代的气候和现在不一定一样。)—U7vGun (留言) 2009年11月30日 (一) 10:59 (UTC)
清理方向
本条目被挂清理模板,但未述明理由。经阅读内容后,列出如下问题点:
- “中文历史名称演变”内容过度细节,有如专著,已超出百科介绍范围。
- “中医药用”内容除少部分外,未列来源。
- “国家、区域象征”章节标题太多。
- “马来西亚国花”内容过度细节,应拆成独立条目。
以上若无疑义,将于近日改写(后2项已先行处理)。--Kolyma(留言) 2017年5月11日 (四) 14:41 (UTC)
“中文历史名称演变”
“中文历史名称演变”过度细节,有如专著,不适合作为百科内容,故移置此处。若认为有价值,建议另行创建条目。--Kolyma(留言) 2017年5月13日 (六) 10:59 (UTC)
现代朱槿一词可以称呼所有类型及颜色的朱槿,但古代却不一样,只有红色花的才能被叫做朱槿,但现代无论是何种颜色及花型的花,只要它的种(species)与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的基因相容都一概统称为朱槿,就像英文Hibiscus这个字已被用来泛称所有的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一样。
秦汉以前中国的古籍,都未能见到有朱槿的记录,考证先秦的文献仅见记载有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这种较耐寒冷的植物,例如《诗经》、《礼记》及《尔雅》等,分别摘述如下:
《诗经》
三千多年前,大约成书于西周至春秋中叶的第一部古诗集《诗经》中的《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就已见描写木槿:“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内文所谓“舜”者,即指木槿花,形容美女同车,其容颜有如舜花,因为它朝开暮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故名舜花。
《礼记》
春秋时期《礼记》的《月令》篇记载有“仲夏之月,木槿荣”,木槿花不像朱槿可以全年开花,此花于初秋盛开后凋谢,所以这句词意谓秋天已到。
《尔雅》
据传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尔雅》是中国第一部的分类词典,《尔雅释草第十三》:“椴,木槿;榇,木槿。”,阐释“椴”与“榇”两种名称皆为木槿的别名。
以上秦汉以前的古籍未见纪录朱槿的踪迹,主要原因为朱槿是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秦汉以前华夏民族的活动范围仍局限于华北河洛流域,尚未跨过秦岭及淮河到达长江流域,不易有机会接触到朱槿,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只能见到较为耐寒的木槿,是以《诗经》、《礼记》及《尔雅》等古书,仅见记载有木槿,是可以理解的。
最早记录朱槿的《南方草木状》
遍查中国历代文献,最早记载并描述“朱槿”,始见于《南方草木状》,该书于公元304年(西晋惠帝永兴元年)由属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侄孙嵇含所编撰,而更早时代《山海经》、《楚辞-离骚》、《淮南子》及《汉赋》等古籍所描述的“扶桑”,斯时都不是指朱槿,而是另指中国古老神话故事的植物。《南方草木状》会最早记录“朱槿”这植物,代表华夏民族自秦汉以后,已跨越秦岭及淮河,进入华南地区活动发展,初见此红色花瓣的朱槿,为与原居地华北所常见的木槿做区别,乃唤其名为“朱槿”,“其花深红色”,久而久之,尔后陆续再发现其它的颜色也都统称为朱槿。 《南方草木状》对朱槿的记载,原文内容如下:
“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插枝即活。出高凉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嵇含对朱槿的株型、茎叶形状、花蕊形状、花色花数及开放等等特点的描述,言简意赅,堪称准确生动,这是目前公认全球最早记录朱槿的文献。
扶桑名称首见于《山海经》
扶桑之名,始于中国最早的地理博物志《山海经》,且定义“扶桑”它为通天之神木,《山海经》它是秦汉以前的古籍,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其中据考证属夏代(公元前2183-1752年)的《海外四经》卷九《海外东经》云:“…,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另外《山海经》云:“扶桑者,大木也,日之所居。”,故有“日出扶桑”之说。再者,《山海经》亦云:“...,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这里《山海经》描述有中国最古老十个太阳的神话故事,结合扶桑在东、建木居中及若木在西,分别表示日出、日正当中与日落的意象,不过它们可都是高耸云霄的通天神木。
在此之后,《楚辞》、《淮南子》、《汉赋》、《魏晋诗》、《唐诗》乃至《宋词》等所描述的“扶桑”,均与下列两项注解相同
- 东汉许慎于公元100年著成中国首部的字典《说文解字》云:“扶桑神木,日所出。”
- 东汉王逸注释《楚辞章句》亦云:“扶桑,日所扶木也。”
以上这些见解与注释,跟以下古人对“扶桑”的吟咏,大都一脉相传承继自《山海经》的神话传说:“扶桑耸立于东海之滨”及“日扶“扶桑”而出”等等意象。例如:
- 辞名:楚辞‧九歌‧东君
- 书名:淮南子‧天文训
- 赋名:思玄赋
- 诗名:升天行
- 诗名:闲情赋
- 诗名:日出东南隅行
- 诗名:临路歌
- 诗名:偶书
- 词名:水调歌头
- 诗名:金鸡报晓
-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以上这些历代名人及学者之辞、赋、诗、词等对“扶桑”的吟咏,都承继来自《山海经》的古老神话,把扶桑想像为让太阳搀扶而起的通天神木,斯时扶桑并不是指朱槿,而是咏叹“日扶“扶桑”而出”唯美意象的植物。
下面再引用汉武帝时代东方朔《十洲记》对扶桑的描述:“树长数千丈,大二千余围”,这如果不是神话中的植物还真无法想像其高其大。
- 书名:十洲记
-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味香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
《十洲记》内文作者东方朔透过想像去描述老祖先的神话植物“扶桑”,很符合《山海经》通天神木的意境,让远古的神话植物扶桑能生灵活现,不够扶桑它还是只存在于中国古老的神话文学里。
佛桑之名首见于唐朝《岭表录异》
扶桑今日变成是朱槿的别称,转折点据考证应系公元877年唐朝刘恂编撰《岭表录异》,首度看到文献称呼朱槿为“佛桑”,《岭表录异》云:“岭表朱槿花,茎叶者如桑树,叶光而厚,南人谓之佛桑”。树身高者,止于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于仲冬方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如大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有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虽繁而有艳,但近而无香。暮落朝开,插枝即活,故名之槿,俚女亦采而鬻,一钱售数十朵,若微此花红妆,无以资其色。”,这是第一次见到有文献开始称呼朱槿为“佛桑”。
佛桑之名续见于宋朝《太平广记》誊抄误为弗桑
这种南方人谓之佛桑的岭表朱槿花,在公元978年北宋李昉编纂《太平广记》时,续与“佛桑花”分别被收录为五个朱槿品种之一,即“佛桑花”已单独另成为一个朱槿品种,与岭表朱槿花有所差别,惟在誊抄岭表朱槿花时,将南人谓之佛桑误抄为(南人谓之弗桑),引发后人将朱槿转换成扶桑之认知错误。 以下是《太平广记》正文·卷第四百九-草木四-木花(南海朱槿岭表朱槿红槿花那提槿花佛桑花)
- 南海朱槿 “南海四时皆有朱槿,花常开。然一本之内,所发不过一二十花。且开不能如图画者,丛发烂熳。”(原阙出处,明抄本作“出《酉阳杂俎》”)
- 岭表朱槿 “岭表朱槿花,茎叶皆如桑树。叶光而厚(南人谓之弗桑)。树身高者(出《酉阳杂俎》),止于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于中冬方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如大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有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虽繁而有艳,且近而无香。暮落朝开。插枝即活,故名之槿。俚女亦采而鬻,一钱售数十朵。若微此花,红梅无以资其色。”(出《岭表录异》)
- 红槿花 “岭南红槿,自正月迄十二月常开,秋冬差少耳。”(出《岭南异物志》)
- 那提槿花 “那提槿花,紫色,两重叶。外重叶卷心,心中抽茎,高寸余。叶端分五瓣,如蒂。瓣中紫蕊,茎上黄蕊。”
- 佛桑花 “闽中多佛桑树。枝叶如桑,唯条上勾。花房如桐花,含长一寸余,似重台状。花亦有浅黄者。南中桐花有深色者。”
完成于公元978年(宋太宗太平兴国3年)的《太平广记》是目前发现全球第一本对朱槿分类的文献,而近代第一本分类观赏朱槿的文献首见于1913年12月1日由夏威夷农业实验所出版第29号公告:《夏威夷的观赏朱槿》(ORNAMENTAL HIBISCUS IN HAWAII),这份刊物共收录有278种朱槿,让我们对1900-1913间夏威夷当地育种者努力培育的新种朱槿有清晰的印象,《太平广记》分类的朱槿虽然不够多只有5个品种,但是它比《夏威夷的观赏朱槿》足足早了935年。
“佛桑”因《太平广记》抄误为“弗桑”与“扶桑”音同而混用
继唐朝《岭表录异》首见文献称朱槿为“佛桑”,隔一百年后,宋太宗请李昉主持编纂《太平广记》时,除收录“佛桑花”为五个朱槿品种之一,另外抄录《岭表录异》的岭表朱槿花时,将南人谓之佛桑文字误抄为(南人谓之弗桑)。这时朱槿已从《岭表录异》的“佛桑”转变成《太平广记》的“弗桑”,“弗桑”与“扶桑”发音完全相同,自此“佛桑”遂转音“弗桑”而与“扶桑”渐次混淆使用,久而久之遂以讹传讹,就称呼“扶桑”为朱槿了,后人不察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从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正式有文献描述朱槿后,历代所见之唐诗及宋词等诸多作品,对“朱槿”及“扶桑”均是分别吟咏,并无见到认知混淆的现象,而两者甚至还会呈现于同一首诗当中,例如首见于唐朝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及“旧山万仞青霞外,望见扶桑出东海”,继之见于宋朝的姜特立〈佛桑花〉诗“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犹带日精华。”以上李商隐的唐诗及宋朝姜特立的七言诗内文虽见同时吟咏朱槿与扶桑,惟文意都分别在描述两种不同意涵的植物,即东海之上有伴随日出的扶桑木,以及华南另有繁花红艳的朱槿花,显然没有产生认知混淆的现象。
再者,北宋曾发现大文豪苏轼吟咏朱槿似火红“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的七言诗,以及北宋知名书法家蔡襄〈耕园驿佛桑花〉的诗句:“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媚行人,可怜万木调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清艳衣沾云表露,幽香时过辙中尘,名园不肯争颜色,灼灼夭桃野水滨”。在当时,佛桑就是朱槿的别称,并无看到有任何人称呼朱槿为扶桑,如果当时扶桑也是朱槿的别称,北宋当时两位文学家当然会舍弃佛桑不用,而会改用较具中国古典文学意象的扶桑。
最后,翻遍了所有唐诗及宋词,除前述苏东坡及蔡襄使用过朱槿的别称佛桑以外,其余使用扶桑一词者,全部是指耸立于东海日所扶出的神木,而形容南方红艳的朱槿花就直接以朱槿描述之,例如白居易〈种白莲〉“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蔡瑰〈夏日闺怨〉“枝上鸟惊朱槿落,池中鱼戏绿𬞟翻”、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王毂〈刺桐花〉“秾英斗火欺朱槿,栖鹤惊飞翅忧烬”、黄滔〈寄罗浮山道者二首〉“泉石暮含朱槿昼,烟霞冬闭木绵温”、李咸用〈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牡丹为性疏南国,朱槿操心不满旬”、晏殊〈清平乐〉“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及陈允平〈夜飞鹊〉“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这些唐诗宋词都是直接以朱槿称其名,不曾发现混淆有以扶桑来称呼朱槿,据此,可断言在唐宋以前,是没有人以扶桑来称呼朱槿。
“扶桑”与“朱槿”两者正式混用始于明末的文献
按“佛桑”因误抄转成“弗桑”,让“扶桑”与朱槿逐渐联结在一起,历经唐宋元等三个朝代均无发现有任何文献产生混淆的现象,一直到明清两个朝代,才发现有两者拼凑在一起的文献记载浮现,例如:
- 明朝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扶桑说:“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后人讹为佛桑,乃木槿别种,故日及诸名亦与之同。”又说“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枝柯柔弱,叶深绿,叶涩如桑,其花有红、白、黄三种,红者尤贵,呼为朱槿”,李时珍的考证不够严谨,直接将《山海经》所载之“扶桑”与《南方草木状》描述的“朱槿”给拼凑在一起,这个对后代的解读衍生缪误影响最大。
- 明代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说:“前庭佛桑扶桑盛开,红粉簇映;后庭粉墙中护,篁桂森绕其中,寂然无人”,徐霞客当时对扶桑的用法自己觉得不太有把握,乃将“佛桑扶桑”两者并列使用。
- 清朝汪灏编著《广群芳谱》说:“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花光艳照日,其叶如桑,因此比之,后讹为佛桑,乃木槿别种”,此说法与李时珍相同。
- 清朝吴震方《岭南杂记》说:“扶桑花,粤中处处有之,叶似桑而略小,有大红、浅红、黄三色,大者开泛如芍药,朝开暮落,落已复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
- 清朝李调元《南越笔记》说:“佛桑一名福桑,又名扶桑,枝叶类桑。花丹色者名朱槿,白者曰白槿。有黄者、粉红者、淡红者,皆千叶,轻柔婀娜,如芍药而小,盖丽木也。一曰花上花。花上复有花者,重台也。其架者可食,白者尤清甜滑。妇女常以为蔬,可润容补血。”,认为佛桑是指一种花上有花的朱槿品种。
- 晚清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说:“佛桑,枝叶类桑,花丹色者名朱槿,白者曰白槿.......”,与前者李调元说法相同。
“佛桑”转成“弗桑”与“扶桑”两者音同渐次认知混淆,应该始于北宋《太平广记》之后,惟也仅止于口语相传而已,正式有文献记载混淆使用者起始于明末,彼时以讹传讹也不知始于何人?许多文人声称始自明末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因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有:“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让他们都误以为扶桑就是佛桑,其实与徐渭几乎同年代的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他于公元1578年编纂《本草纲目》定义扶桑混淆为佛桑,将《山海经》与《南方草木状》记载的扶桑与朱槿部分内容直接拼凑在一块,让人误认扶桑就是朱槿,对后代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李时珍在学术的崇高地位,让许多清代学者引述都深信不疑扶桑就是佛桑,也就是朱槿,到达清初的文学家屈大均(公元1630-1696)七言诗:“佛桑亦是扶桑花,朵朵烧云如海霞。日问蛮娘髻边出,人人插得一枝斜。”,斯时已经普遍深信扶桑花就是佛桑,同时也就是朱槿。至此,我们可以明了今日朱槿被误称为扶桑,始于《太平广记》抄录《岭表录异》的南人谓之佛桑文字误抄为(南人谓之弗桑),弗桑与扶桑音同认知产生混淆,接续再由李时珍《本草纲目》扶桑说与朱槿拼凑在一起,让许多清代学者追随引述,使“朱槿”跨越时空,直接转换身份成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日出神木“扶桑”。
“扶桑”与“朱槿”两者不应混淆使用清初已有学者发现
其实考证清代的相关文献,亦曾发现当时有人指出“佛桑”又称为“扶桑”不妥,据清朝乾隆进士檀萃(公元1725-1801)编辑《滇海虞衡志》卷之九〈志花〉所述,檀萃认为佛桑不应改为扶桑,但未论辩为何不应将佛桑改为扶桑,惟当时的文人学者普遍已接受李时珍《本草纲目》搞混佛桑为扶桑之缪,竟然发现有文人反指摘檀萃的论点错误,例如清朝道光年间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卷之二十九〈佛桑〉篇就批评檀萃认为佛桑不应改为扶桑,殊欠考询。这里吴其濬自己读书不求甚解,反而跳出来指摘檀萃的说法欠考证,实令人觉得可笑至极。
前述檀萃的主张,可惜他在论述时缺乏强而有力的举证,未能尽早推翻李时珍之缪,他的发现迅被淹没实在可惜,如能尽早廓清大家的认知,就能在两百年前一举导正这以讹传讹历数百年之缪。惟现时仍有些人不求甚解,片面指称单瓣的称为朱槿,复瓣的名为扶桑(花上花),也是断章取义于清代学者李调元《南越笔记》的观点,当前的年轻世代普遍并不知道今日何以朱槿的别名又叫扶桑?只是直觉称朱槿为“扶桑”似乎较有文化水平,代表着年轻世代还懂些中国古籍(山海经)的玩意,听之令人不觉莞尔。
最后,经由前述详细的考证与论述,已能让檀萃的发现于今日重现,当前应有的正确认识如下:
- 扶桑不应该是朱槿的别称,它是《山海经》等古籍所述古老中国神话传说的“日出神木”。
- 佛桑并不是扶桑,它是宋朝《太平广记》收录分类五种朱槿的品种之一种。
是否维基人创作
"因任意插枝就活又很会开花,一般人心目中觉得它很“臭贱”,也不觉得有何珍贵,才会民间流传的谚语对它有贬抑之意"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C%B1%E6%A7%BF&diff=17608880&oldid=17597569 ; ip 59.125.120.19 于 2011年9月2日 (五) 12:30 的编辑。Ianbu(留言) 2021年12月12日 (日) 02:2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