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特马克效应
韦斯特马克效应(英语:Westermarck effect),又称童年熟悉理论(childhood familiarity theory)、韦斯特马克假说(westermarck hypothesis),指出两个早年共同长大的儿童在成年后不会对彼此产生性吸引力。这个现象由芬兰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在他的著作《人类婚姻史》(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中提出[1]。韦斯特马克效应在许多地区和文化背景中都能观察到,包括以色列吉布茨集体社区文化和中国的童养媳习俗,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这个现象被认为是在人类进化中为避免近亲性交而发展出来的。
研究发现
在中国的童养媳习俗中,年龄较小的女孩会被带到家里和未婚夫一起抚养长大。韦斯特马克的研究发现,童养媳长大后通常很抗拒此类婚姻,就算勉强结婚,他们的婚姻也鲜见美满,而且女方生育率下降,可能是因为双方发现彼此没有性吸引力的缘故[2]。
以色列吉布茨(集体社区)中,孩童们会依照年龄(而不是血缘或其他关系)分开,在不同的群体中生活。在针对吉布茨成员的婚姻研究中发现,这些孩子长大后,同一群体成员间结婚的比例仅占3000个案例中的14例。而在这14对夫妻中,没有任何一对是在出生后的头六年一起被抚养长大的。这带出了一个重点,亦即出生后六年的成长环境是一个关键时间点[3]。若是这个关键时间点不存在,例如两个有血缘关系的亲生兄弟姐妹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那他们日后相遇时则有可能会对彼此产生性吸引力,这个现象叫做遗传性性吸引。
争议
韦斯特马克效应的反对者指出,历史上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并不少见,例如古埃及皇室。然而,古埃及有嫁婚配传统,皇室女性下嫁平民是不光彩的,因此她们与皇室兄弟结婚并非出于爱情。除此之外,皇室成员的孩子为各种原因分开抚养的情形也很普遍[2]。
另一个因果相反的理论由佛洛伊德提出,他指出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对彼此有与生俱来的性欲望,因此社会中必须有乱伦的禁忌[4]。
参考资料
- ^ Westermarck, Edvard A. (1921). 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 5th edn. London: Macmillan.
- ^ 2.0 2.1 S.E. Smith & Bronwyn Harris. What is the Westermarck Effe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nd August 2011. Conjecture Corporation. 于2011年8月28日读取。
- ^ Shepher, Joseph. Incest: A Biosocial View. Studies in anthrop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ISBN 0126394601. LCCN 81006552.
- ^ Freud, S. (1913) Totem and Taboo in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X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