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网络韧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网络韧性(Cyber resilience)是指系统可以不受负面网络事件(Adverse cyber event)影响,仍然实现其原始功能的能力[1]。网络韧性对于资讯系统、关键基础架构、商业流程、组织、社会及国家都很重要。

负面网络事件是指会影响网络资讯系统及其资讯的可用性资料完整性机密性的事件[2],事件可能是刻意的(例如网络攻击),也可能是非预期的(例如软件更新失败),造成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也可能二者都有。

网络韧性和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有些不同,网络安全是要保护系统、网络以及资料,不会受到网络犯罪旳影响。网络韧性是要保护系统,在安全受威胁的情形下,其系统及网络仍可以正常运作[3]

网络韧性的目标是维持系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供预期输出的能力[4]。这表示就算正常的执行机制失效(例如出现危机或是安全漏洞),都要可以提供预期输出的能力。此概念也包括在这类事件后复原或是恢复正常执行机制的能力,以及若需面对新的威胁时,可以持续性的变更或是修改执行机制的能力。在恢复执行机制的流程中,备份灾难恢复是重要的一部分。

框架

在美国总统政策行政命令PPD-21里,将韧性定义为“可以适应变化条件,承受破坏,并且快速复原的能力”[5]。网络韧性着重在资讯科技环境中的预防措施、侦测措施及反应措施,针对系统的整体安全态势评估和标准的差距,并且进行改善。Cyber Resilience Review英语Cyber Resilience Review(CRR)是由美国国土安全部所作,评估系统韧性的框架。另一个由Symantec所创的框架着重五点:准备/识别、保护、侦测、因应及复原[6]

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NIST SP 800-160 Volume 2 Rev. 1[7] 提供了工程安全系统以及可靠系统的框架,其中将恶意网络事件视为和韧性和安全性都 有关的议题。在NIST SP 800-160中有识别出14种可以提升韧性的技术:

网络韧性技术[8]
技术 目的
自动因应(Adaptive Response) 提升用及时且适当的方式因应的能力
监控分析(Analytic Monitoring) 以及时、可行的作法监控恶意行动及条件,并且进行侦测
协调保护(Coordinated Protection) 实施多层防御英语Defense in depth (computing)策略,让入侵者要克服多个阻碍
欺骗(Deception) 刻意向入侵者隐藏关键资产,或是透露隐蔽的受污染资产,目的是要误导入侵者,使其混淆。
多样性(Diversity) 利用异质性来避免共因失效,特别是一些利用通用弱点的攻击。
动态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 分散并多元化网络分布,增加从非恶意事件(例如天灾)中快速复原的能力
动态呈现(Dynamic Representation) 持续呈现目前网络的情形。强化对于网络或是非网络资源的相依性。可以看出恶意行为的模式或是趋势。
非持久性(Non-Persistence) 依照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并且维持资源,这可以减少因资料受损、修改或是被盗用的影响。
特权限制(Privilege Restriction) 依使用者属性、系统元件及环境因素来限制特权。
整治(Realignment) 让任务关键服务和非关键服务之间的连结最小化,减少非关键服务失效影响到任务关键服务的可能性。
冗余(Redundancy) 针对关键资源,提供多个受保护的实例。
区隔(Segmentation) 依关键性以及可信度定义系统元件,并且进行区隔。
证实可信性(Substantiated Integrity) 确定关键系统元素是否已经损坏.
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 让变化以随机,无法预测的方式出现。在入侵者面对系统保护时,增加入侵者的不确定性,提高他们确认正确行动方针的难度。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Björck, Fredrik; Henkel, Martin; Stirna, Janis; Zdravkovic, Jelena. Cyber Resilience - Fundamentals for a Definition.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 353. Stockholm University. 2015: 311–316. ISBN 978-3-319-16485-4. doi:10.1007/978-3-319-16486-1_31. 
  2. ^ Ross, Ron. Developing Cyber-Resilient Systems: A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Approach (PDF).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2021, 2 [2022-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12) –通过NIST. 
  3. ^ Cyber Resilience. www.itgovernance.co.uk.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2). 
  4. ^ Hausken, Kjell. Cyber resilienc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 Internet of Things. 2020-09-01, 11: 100204. ISSN 2542-6605. doi:10.1016/j.iot.2020.100204可免费查阅 (英语). 
  5. ^ What Is Security and Resilience? | Homeland Security. www.dhs.gov. 2012-12-19 [2016-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6. ^ The Cyber Resilience Blueprint: A New Perspective on Security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2-11). 
  7. ^ (NIST), Ron Ross; (MITRE), Richard Graubart; (MITRE), Deborah Bodeau; (MITRE), Rosalie McQuaid. SP 800-160 Vol. 2 Rev 1., Developing Cyber-Resilient Systems: A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Approach. csrc.nist.gov. December 2021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美国英语). 
  8. ^ (NIST), Ron Ross; (MITRE), Richard Graubart; (MITRE), Deborah Bodeau; (MITRE), Rosalie McQuaid. SP 800-160 Vol. 2 Rev 1., Developing Cyber-Resilient Systems: A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Approach. csrc.nist.gov. December 2021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美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