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蓝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蓝玉,字润田,台湾清领时期台南人。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后与杨士芳蔡国琳等文人倡议建郡平郡王祠,并获钦差大臣沈葆侦支持。

于1886年上任台北府儒学教授。日治时期以后,仍居住台湾,位于台南市西门町二丁目。曾任“台湾旧惯调查局事务嘱托”、延平郡王祠董事等。

家族

根据《台湾日日新报》,有一弟王蓝波为庠生,日治时期仍从事教育,育有八子,长子王传炎,就职医院;次子王传池,就职和田律师通译,其余或为巡查,或营商业。王蓝波因患衰弱病,于1926年7月23日去世。[1]

参考文献

  1. ^ 赤崁/弱一秀才. 台湾日日新报. 1926-08-22. 
  • 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前任:
冯梦辛
台北府儒学教授
1886年上任
继任:
黄焕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