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烛之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烛之武
本名氏:烛(一说其名解为“烛地名武的人”)
名:武
国籍郑国
别名烛武
活跃时期春秋时期
知名于郑国圉正

烛之武(?—?),《东周列国志》作烛武春秋时期郑国人。本为郑国圉正,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兵围郑,烛之武受佚之狐举荐,前往秦营,向秦穆公陈说利害,使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打算,并派兵保护郑国。

生平

烛之武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中。[1]

公元前630年(周襄王二十二年、鲁僖公三十年、郑文公四十三年、晋文公七年、秦穆公三十年)时,晋文公秦穆公入侵郑国首都,进行武力包围。两军分驻两地。秦晋两国声称围兵于郑的原因有二:

  1. 郑国当年对晋文公没有礼貌。
  2. 郑国对晋国有贰心,私底下和楚国亲近。

郑国大夫佚之狐郑文公推荐烛之武去说服秦国退兵,郑文公去请托烛之武,烛之武认为自己年轻时就不受重用,直到老了,国家有难才任命他,所以不愿意去。郑文公先道歉,但却以郑国即将灭亡会损害烛之武的身家性命加以要胁,烛之武于是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奔至秦营,向秦穆公陈说利害。其主要说辞如下:

  1. 郑国灭亡对秦国没有半点好处、只是单独图利晋国,使其增加领土。
  2. 郑国的地理位置在齐、楚、晋的边境上,烛之武暗示秦穆公将来有一图中原的野心时,郑国是秦国的东道主。
  3. 烛之武说完利害后,再批晋国向来不守信用。当年晋惠公不守当年与秦穆公说好的条件,将焦、瑕(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附近)两城池送给秦国的事,暗示就算郑国被灭了,秦国也拿不到好处。
  4. 烛之武最后语重心长地说:晋国要扩张领土,首先吞并郑国,下一步就是对着你秦国的领土。

秦穆公听后不仅答应退兵,甚至还派遣三位将军杞子、逢孙、杨孙率军防卫郑国;而晋国大夫子犯知情后,请求攻击秦军,但是晋文公以不能恩将仇报、亦不能失去盟国等两大理由拒绝,并随之退兵。

艺术形象

冯梦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烛之武的名字被写作烛武。小说中他是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的官职。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参见

参考

  1. ^ 左丘明. 僖公三十年. 春秋左傳.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2段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