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心理距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此概念源自于20世纪初对美学的研究,之后也受到国际贸易研究所援引。

美学的“心理距离”

1912年,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瑞士心理学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在英国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的文章,正式揭橥了心理距离的概念。

布洛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并不存在,使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界定美,将会抹杀掉许多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因此他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说明美感乃是出自于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是生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并不是指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了观赏者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得美感有利于快感,因此使观赏者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然而,若是主客体在心理距离上失距了,例如差距(under-distanced)或者超距(over-distanced),则不会获得美感。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影响了其后50年美学理论的发展。美学研究者薛尔本(Donald W. Sherburne)即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已经在美学思想上成为了一个经典的理论。[1]”中国美学家朱光潜也深受其影响。

贸易学的“心理距离”

贸易学上的心理距离说,可源自1956年Beckerman的提出。此说主张心理距离会影响某些心理层面的因素,而干扰公司和市场间的资讯的决策或重视程度。心理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资讯获得的多寡,或者如产业差距、员工教育、主管出身、公司成长背景、异地商业文化等的不认同,造成心理距离过大,信任不足,皆会影响决策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 Donald Sherburne, A Whiteheadean Aesthetic, New York: Yale, 1961, p.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