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芳慈
出生 (1964-05-13) 1964年5月13日59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中县东势乡
职业作家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省立新竹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副学士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进修部美劳教育系毕业(学士
新竹教育大学美劳教育系硕士(硕士
创作时期1986年─
体裁新诗
代表作《红色漩涡》、《天光日》

张芳慈(1964年5月13日),台中东势人,台湾客家诗人[1]新竹教育大学美劳教育系硕士,曾获吴浊流文学奖新诗奖、竹堑文学奖散文奖、陈秀喜诗奖,现参与笠诗社女鲸诗社,并和赖玉枝张典婉等多位客家女性成立“台湾客家女性创作联谊会”。著有客语诗集《天光日》。

张芳慈创作文类以新诗为主,内容有人文与土地的关怀,在《2007台湾作家作品目录》中称张芳慈为“晚近客家诗人的代表”[2]

张芳慈首本《越轨》诗集〈与诗相恋〉中,以“爱诗、读诗、写诗”三种诗活动强调自己对诗的喜爱、思考和创作。[3]

早年生活

张芳慈出生于台中县东势镇,的父亲是国中历史老师,母亲是家庭主妇,成长于中部山区,童年有多次搬家的经验。就读小学期间,母亲从事家庭代工,缝手套、串灯泡。就读丰南国中时,举家搬至丰原,即使面对升学压力,她还得协助家中早餐店,帮家中店里炸完油条才能上学。[4]

创作经历

从国小到国中,张芳慈总在作文、语文项目拿下优异成绩,她从小预想以书写为职志,另外因为父亲同事的绘画指导下,走上习画之途。1981年考上国立新竹教育大学美术科,绘画技巧或并不特出,苦闷抑郁的年纪,常有莫名的哀感,于是寄托于文学创作。她熟读郑愁予等人的诗集作品,也因钦羡教授油画的席慕蓉,能画能诗,对于同样热衷写诗的自己,也就认真地积累著书写,但总有不被了解的痛苦,不知创作何以为继,所幸求学期间,李邹龙、庄雅洲、范文芳老师,让她有继续创作的动力。庄雅洲教授四书五经,也引领她接触现代文学;范文芳老师,开阔她对事物的视野,让其充分的展现自我,张芳慈回忆,当时常擅自更改作文的题目,老师们也十分的包容她。

师专四、五年级时,张芳慈在绘画遇到创作瓶颈,转而全力从事写作,希望借此完成自我实现。在学校文艺奖中,得到散文现代诗童诗方面的创作荣誉。然而写诗的动能,除了大量阅读现代诗人作品,也有来自于身个人生命体验,并且在古典诗词与美学中寻找创作的养分与灵感。在一九八六年毕业的隔一年后,她鼓起勇气带着自己的诗稿,去见台中文英馆陈千武,陈千武便推荐她去笠诗社,进而认识一群台湾诗坛前辈,在接触到许多作家的诗观与作品,更加激发她创作与思考的层面,激扬历史意旨,也养成更多层次的个人书写,关照过去,这土地与人们。

寻找自己定位的第一本诗集,《越轨》收录她早期求学间,以及出入文坛作品,能在其中发现她深刻的观察内省与心灵转移,语言多含蓄、优雅,并围绕着个人生命历程。1999年第二本诗集《红色漩涡》,以月经比喻女人的欲望骚动,呈现和时空交感后的思维,包含着生命的肃穆。 对于关怀台湾这块土地,从早期书院内的书写,到晚近尝试客语之诗集《天光日》,或有生活环境、弱势族群的题材,借助著社会、环保议题的抒发,饱含她对这岛强烈的观照。2001年,她毅然投入母语诗创作;2005年,将其自1984年以降发表的客语诗作集结成册,出版《天光日》一书。2002年其客语诗作品由“寮下人剧团”,发表出演“在地的花蕾”。二○○三年客语诗作也于“光环舞集”作品“平板”中,融入现代舞蹈元素,2007年则是与“欢喜扮戏团”合作,以跨领域的影音形式演出。二○○八年成立个人部落格“石没”,开启其网络发表的崭新场域。

在遭遇九二一地震后,她积极关怀家乡的事。创作客语诗,是在第二本诗集《红色漩涡》发表后,透过教科书文教机构之邀,加入教材的的选编工作,惊觉对故土的认知十分的缺乏,当八○年代末期客家还我客家话运动时,便开始酝酿客语书写的可能,也希望透过阅读理解客家,理解腔调上的殊异,来完成客语诗集。以少见的东势腔显现认同。[5]

诗作评论

张芳慈曾在华语诗集《红色漩涡──张芳慈诗集》写出自己对诗的看法: “现代诗的内容无论是抒情也好,批判叙事也好,诗的现实基调是必须的,尽管意象的掌握;技巧的运用,随着各人的表现而风格不同,但是诗的本质不是虚无朦胧,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她认为诗的基调仍须有现实的鹰架去支撑。因此张芳慈诗歌的定位是女性意识的书写和现实的写真,以自身为基础。

初期郑炯明庄金国黄树根等人对张芳慈的诗评论使用了婉约、温柔、知性美、平实含蓄……等形容词,而对张芳慈第一本华语诗集《越轨》的评论中则是认为张诗宿命、不安,似乎是她作品的中心主题;评论是“婉约感性的书写文字,实际承接了华文语系传统的抒情脉络……。” 陈千武则出了另外一种看法:“……她本身具有少女纯情的思维,而能相当知性客观的深入思考,才不堕入 Sentimental(感伤的、情绪化)的泥沼里迷失自己。……抒情中带清洁的知性批判的意象表现,我认为是张芳慈的诗令人喜爱的独特风格。”他认为张诗虽带有女孩的思维、诗风抒情,但是却不会陷入过分的感伤,认为可成张芳慈诗歌之风格。[6]

诗集

《越轨》,笠诗刊社,1993年6月,华语诗集

《红色漩涡》,女书店出版,1999年9月

《天光日》,台北县文化局出版,2004年12月,客语诗与华语诗对照

获得奖项

1991年 «花市» 吴浊流文学奖 佳作

1992年 «轮回» 吴浊流文学奖 佳作

1999年 «蜘蛛的微笑» 竹堑文学奖 贰奖

1999年 «诗» 吴浊流文学奖

2000年 «红色漩涡» 陈秀喜诗奖

2009年 教育部推展本土语言个人贡献奖

2012年 荣后台湾诗人奖 (第一位以客语诗人身份获得)

作家年表

  • 1964──出生于台中县东势镇。
  • 1974──自新竹师专毕业。
  • 1982──开始发表散文、童诗。
  • 1983──发表短篇小说获竹师青年文艺创作奖首奖
  • 1984──发表散文、现代诗分获竹师青年文艺创作奖首奖。
  • 1986──加入笠诗社。
  • 1987──首次诗画个展于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文英馆。
  • 1991──获吴浊流文学奖新诗奖佳作。
  • 1992──再获吴浊流文学奖新诗奖佳作。
  • 1993──诗集《越轨》由台湾诗库出版社出版。
  • 1994──作品<边缘人>入选《前卫文学选》。
  • 1995──作品〈悼画家之死〉入选《前卫文学选》。
  • 1997──<答案>入选《年度诗选》由现代诗社印行。<苦瓜>、<规>入选《可爱小诗选》由尔雅出版社出版。<虱目鱼和玫瑰>入选《卡片情诗选》由河童出版。
  • 1998──作品<声音>入选【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杜潘芳格为社长,与李元贞、陈玉玲、江文瑜等多位国内女性诗人合创“女鲸诗社”,合编《女鲸诗丛》。
  • 1999──作品<母亲的信>入选云林县古坑国中语文补充教材。作品<蜘蛛的微笑>获竹堑文学奖散文类第二名(第一名从缺)。作品<城市重现>获台中风华评审奖。作品<诗>获吴浊流文学奖新诗奖。诗集《红色漩涡》由女书文化出版社出版。第二次诗画个展于台北市客家文艺中心,所得全数捐赠援助921灾区。拍摄大爱电视李乔主持的“文学过家--秋诗篇篇”个人专辑。
  • 2000──作品<现场>、<爱的轮廓>等四首参展921地震心恸.记忆特展。作品<瘀>入选《年度诗选》由尔雅出版社出版。获陈秀喜诗奖。客语诗集写作计划《谁来唱山歌》获国家艺文基金会创作补助。
  • 2001──完成客语诗集《天光日》(原《谁来唱山歌》)。
  • 2002──发表论文《客家童谣的美感》。客语诗数首由徐登志等东势妇女组成的‘寮下人剧团’,在台中铁道20号仓库发表演出《在地的花蕾》。
  • 2003──作品<谁来唱山歌>、<粢粑>在杨宛蓉、刘绍炉共同创办的‘光环舞集’作品《平板》中,融入舞蹈的元素,以跨越领域的形式演出。应邀参加228纪念美展。
  • 2004──拍摄客家电视台“台湾客家文学之美”个人客语诗专辑。客语诗集《天光日》由台北县政府文化局出版。主持“台湾客家细妹写历史”计划案,并举办“台湾客家细妹主体论述研讨会”。
  • 2005──与赖玉枝、张典婉等多位客家女性成立台湾客家女性创作联谊会。[7][8][9]

外部链接

客家电视台-利玉芳.张芳慈诗作 看见女性韧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当代客家文学史料系统-张芳慈手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26(日)诗人女史HERSTORY 第ㄧ场 讲师:张芳慈〈我与这世界的摩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客家人群像-张芳慈 诗情画意客家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1. ^ 荣获《台湾诗人奖》张芳慈 首位客语诗人得主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8-08.
  2. ^ 《2007台湾作家作品目录》VOL.2。
  3. ^ [黄俪娟(2010),〈笠诗社女诗人政治诗研究──以陈秀喜、杜潘芳格、利玉芳、张芳慈客为例〉],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台湾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4. ^ [刘维瑛,《张芳慈集》],(台南:台湾文学馆,2010.04)。
  5. ^ [刘维瑛,《张芳慈集》],(台南:台湾文学馆,2010.04),页102~123。
  6. ^ [林璟瑜(2013),〈杜潘芳格、利玉芳、张芳慈客语词汇风格比较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7. ^ 《红色漩涡》,张芳慈,台北市:女书文化,民国88年9月,页160~161。
  8. ^ 《天光日》,张芳慈,台北县:台北县政府文化局,民国93年12月,页138~140。。
  9. ^ “教育百人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