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将军仑温磘宫

坐标23°38′57″N 120°31′30″E / 23.649140°N 120.525052°E / 23.649140; 120.52505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将军仑温磘宫
将军仑温磘宫
基本信息
位置云林县斗南镇将军里将军75号
坐标23°38′57″N 120°31′30″E / 23.649140°N 120.525052°E / 23.649140; 120.525052
主神温府千岁
例祭农历十一月十二日
建立时间乾隆24年(1759年)
地图
地图

温磘宫位在台湾省云林县斗南镇将军里,主祀奉温府千岁,于清治时代乾隆24年(1759年),距今已250余年。目前为斗南镇将军仑部落主要信仰中心,同时也是六房天上圣母斗南股将军仑小炉公庙。

信仰源起

本庄原名“水秀庄”,顺治十八年,郑成功进入台湾时,其随员名将陈善柔将军,曾囤垦此地并接代传嗣,而得“将军仑”之名。本庄先民皆来自大陆,先民渡海来台开垦时,为祈安福,便迎奉温府千岁金身随行。 据传“阿林仔”、“蕃薯仔”、“知高”分别自大陆迎奉“温府千岁”、“三天上圣母”、“中坛三元帅”来本庄,由于神威显赫,本庄先硕之士为继持世道,广被仁风,乃在清季建置本宫于庄头,奉祀温府千岁、三天上圣母、中坛三元帅。 其确实建庙年代已无从考查,旧庙址为现新和兴碾米厂址也,虽只是向东之三间土角厝,却为庄民之精神堡垒。民国十七年岁次戊辰年迁建现址,历经庄民热心维修及扩展,始有今日之貌。并于每年谢平安日(农历十一月十二日),掷杯选产生炉主及头家仔,采不连任之原则。

大事年表

将军仑温磘宫温府千岁

乾隆24年(1759年),迎奉温府千岁金身渡海来台。

大正15年(1926年),重修本宫。

昭和15年(1940年),皇民化运动,陈顺先生将本宫温府千岁移驾嘉义郡城隍庙避藏。

民国35年(1946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隔年,谢入、方柱先生往嘉义迎请温府千岁回宫安座。

民国40年 (1951年),将军仑温磘宫勤习堂武馆成立。

民国67年(1978年),温磘宫成立颂经团。

民国71年(1981年),首次办理祈安植福法会。

民国71年(1981年),增塑温府千岁、中坛元帅,以应善男信女求回奉祀,各增塑三尊。

民国74年(1985年),获台湾省政府颁发公益慈善事业及推行文化建设成果优良。

温磘宫 九龙御路

神祇蒙难

昭和十五年(1940年)皇民化运动台湾总督府下令辖内道教庙宇一律拆除,幸得保正陈泉先生运筹维护,以之为“部落集合所”,于是本宫仍得幸存,本宫温府千岁由陈顺先生送到嘉义郡城隍庙避藏,以保金身。大战结束,中华民国接管台湾,仍由谢入、方柱先生往嘉义城隍庙迎诸神祇回宫安座。

祭典

农历十一月十二日 温府千岁圣诞 谢平安日

农历十一月祈安法会

民间轶事

  • 王子典

出生于1872年6月5日为将军仑名人,更是日治时代闻名全台的眼科医生兼诗人,本庄民因感念其文采与仁心宅厚和医术高明和高寿过世。当年遂有庄民伐树雕刻成神像,神像尺寸巨大面部赤红留有美髯如同关帝君,庄民称为王恩公或王帝君。斗山诗社诗人陈锡爵对王子典的描述:

“名茶七碗学桐君,三世儒医贵克勤,疗眼专门称国手,操觚兼世治人文。治家有法重模范,教育相承着令闻,宠锡绅章光梓里,芝兰刲砌气氤氲。”

赠诗于新港奉天宫

圣迹溯湄洲蹑电飞升八百载神灵遐布 慈云芘台岛安澜永庆亿万家顶祝馨香

岁次乙卯冬十月 前广东按察使 陈望曾撰书 嘉义厅将军仑庄 王子典

  • 驱除邪灵

民国67年,本村外围水塘发现一具水流尸,其大体经村民安置并葬于村外,尔后每当黄昏日落时,只要有村民行经该处,便会发生神智不清、行为乖戾之异象。经本宫神圣介入处置,邪气并未妥协,故速往六房天上圣母红坛恭请圣母主持公道,最后本宫神圣与六房天上圣母一同扫除此异象,此异象终不复见并迅速安抚村民,此事迹村民至今仍赞佩本宫神圣之神威灵感。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