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吴菊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菊芳(1911年9月10日—1999年12月10日),安徽茂林人。祖父吴朝昌曾任云南知县,并出使越南,生六男二女,四子吴洪敬生有一女,即吴菊芳[1]:37-9年幼时在北京生活,后回宜昌念书。21岁和李汉魂结婚,并迁居广州。战时创办广东儿童教养院,拯救战时难童。1939年至1945年,广东儿童教养院拯救了数万名战火中的难童,吴菊芳被学童尊称为“院长妈妈”。1947年,吴菊芳随李汉魂出国,在美国纽约定居。1999年,吴菊芳在美国纽约逝世。

早年经历

吴菊芳一岁时,母亲去世,她随父亲到北京生活,北洋军阀倒台后,再随父亲和后母回老家。吴菊芳是独生女,但家中重男轻女,吴菊芳只有当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才能上学。17岁念完小学后,考进宜昌女子中学。后被父亲知道担任学校戏剧主角,被迫留在家中,后来转去一所教会中学[1]:48-50。初中时,吴菊芳开始接受现代教育,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并参加学生运动——和同学抗议日军侵占东三省及上街宣传抵制日货。

吴菊芳18岁时,认识了当时四军军官李汉魂。1932年,李汉魂与吴菊芳在广东韶关结婚。1935年,吴菊芳随李汉魂迁到广州,并得到李汉魂的支持,入读广州中山大学,成为农学院第一届八名女生之一[1]:52

中年经历

抗战期间,吴菊芳积极参与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建立妇女生产团。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李汉魂将军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韶关被定为临时省会。吴菊芳亦担任了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及广东省新运妇委会主任委员。同年吴菊芳到香港募捐筹款,并购买战时所需的药物、棉衣及一些战时用品[2]:241-8。1939年初,吴菊芳离港赴汕头,会合李汉魂将军后,开始承担广东省政府主席夫人的工作。

吴菊芳非常注重妇女和儿童工作,认为妇孺是一体的。1939年,她到处奔走,请求支援妇女和儿童工作,并前往重庆,向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长许世英陈述了关于举办广东儿教事业的方案,说明儿教事业不应当仅仅是权宜应急之计,而应该是持久性的国家政策[2]:249-252。此行吴菊芳成功取得十万元的赈济款项,拯救战时难童的工作,终于全面开展起来。

吴菊芳组织了十多个战时儿童抢救队,深入沦陷区,抢救出因战争无家可归及生存困难的难童两万多人,并将他们送到战时省会韶关[3]:38-40。1939年8月14日在韶关中山公园,举行了广东儿童教养院成立典礼,吴菊芳担任院长。她非常注重难童教育,聘请了中山大学教授崔载阳出任顾问,设计和制订一套儿教院的教材、制度和教法。此外,广东儿童教养院以“家、校、场、营”策略,实现抗战教育的“管、教、养、卫”四大需要,并为难童提供不同的教育渠道,包括小学、中学及师范学校等[3]:57-7。1939年至1945年,广东儿童教养院拯救了数万名战火中的难童,吴菊芳被学童尊称为“院长妈妈”。

1947年,吴菊芳随李汉魂出国,在美国纽约定居。为了维持生计及子女的教育,留美31年间先后开办了三家中式餐馆。子女五人(三女两男)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均获取了最高学位,事业有成[2]:171-4,179-180

晚年经历

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邀请李汉魂、吴菊芳回国参观访问。他们受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人邓颖超叶剑英廖承志会见。邓颖超评价吴菊芳“在抗日烽火中以伟大的慈母般的爱培育下一代”[1]:277-285。当李汉魂、吴菊芳回到故乡广东,年过花甲的广东儿童教养院校友,从世界各地赶来,感谢院长妈妈的拯救和培养之恩。 吴菊芳逝世前,嘱咐子女设立奖学金,以资助李汉魂家乡吴川市岭头村贫困青少年继续求学[1]:2341-2345。1999年12月10日凌晨,吴菊芳在美国纽约逝世。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0 1.1 1.2 1.3 1.4 李浈. 《花開夢懷》.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2. ^ 2.0 2.1 2.2 王杰、梁川. 《枕上夢回——李漢魂、吳菊芳伉儷自傳》.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 
  3. ^ 3.0 3.1 张慧真. 《弦歌不輟:烽火中的廣東兒童教養院》.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