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SPChuang/刘万 Liu Wan (安川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万(Liu Wan,安川万),生卒期间为1905年3月12日至1998年3月9日。台湾总督府时期曾担任郡守等公职,并参与日本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交接事宜,亦是台北市财政局首任局长,并担任行政长官公署参议。龙瑛宗长篇小说“红尘”中人物“林骏”的角色原型。

1. 公职经历
刘万于1930年自日本京都帝大毕业,在时任台湾总督石冢英藏极力延揽下)同年3月回台成为日本在台总督府公务人员。刘万为首任具高等文官考试合格资格之台籍郡守,也是唯一曾担任两处郡守的台籍人士(台东厅新港郡台北州海山郡)。

从回台至1947年移交国民党政府前,刘万服务地点遍及全台各地,包括高雄、新竹、台东、台北等地,最终职级为奏任官三等三级。日人撤台前,刘万任职台北市第一助役,并参与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政府交接台北市政府相关事宜,尔后担任首任台北市财政局长。二二八事件后,转赴六信用合作社任职,于合库退休。[5]

2. 政权交叠的夹缝
刘万的生活历程涵盖日本及国民党两个政权统治与交替时期。日本统治时期,刘万为极少数公职历练完整且曾担任郡守的台籍人士,也曾在皇民奉公会任职。国民党政府初期,刘万曾任职台北市财政局长、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参议等职。

1946年后半,国民党统治大约一年后,因制度变化与治理不彰引发人民对政府的不满,为弭平民怨虽曾举行省参议会选举,却成为更大民怨的导火线。政府认为曾任职奉公会及亲近日本的人员是民怨的发起者,更进一步推动检举有此资历之人士,包括林献堂等众多台籍人士因此被免去公职或逮捕[10]。刘万于1947年1月16日离开了台北市财政局长职务,并在一月底结束行政长官公署参议之职务。这项职务变动的起因是刘万看不惯战后日产被私相授受、担心奉公会经历被发现,抑或是某贵人为保全刘万人身安全的善意提点,不得而知。

3. 二二八的擦身
刘万卸下台北市财政局长及行政长官公署参议之职务后,旋即于1947年2月27日发生缉烟事件,台湾陷入高度不安。刘万当时曾参与“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于中山堂召开之政治改革会议,与多位二二八受难者有所交往。在中山堂抓人事件的当下[16],刘万也正在前往中山堂开会的路途上。因为当日因家务耽搁而延迟出门,也因此能在半途上遇到匆忙折返的朋友转述“抓人了、不要去”之讯息。折返家中后,刘万将配刀等与日本公职相关物件埋于住家后院,并在独自离家躲藏一段时间。在国民党当局对曾有奉公会经历人士的敌意下,刘万的当时除了天助自助外,也必然曾受许多人士的低调协助。遗憾许多人士从此音讯杳然,其中二二八事件的吴鸿麒先生在失踪之前一日,还曾与刘万先生相谈对时局之忧心。

4. 小说“红尘”的人物原型
回顾刘万一生,人生际遇的分岔总难规划。平步青云的前半生未必代表一生的平静安享。这段动荡时代下的经历,让刘万虽然关心政局,却也对政治与政党保持距离。八零年代、亚洲周刊虽都是家中必备的刊物,却也因此远离公职。刘万先生的部分过往亦成为龙瑛宗日文长篇小说“红尘”的素材,成为其中角色“林骏(日名:牧野骏介)”的原型。

生平与公职

1905年3月12日生于苗栗厅苗栗三堡九张犁197番地。1928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二年级时考取日本全国公务员高等文官考试。同年11月2日与丰原林氏望族之女林琴(19050515~19920326)结婚。[5]

1930年3月毕业时,在时任台湾总督石冢英藏极力延揽下,放弃取得律师资格考试的机会,返回台湾担任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递信部书记。其后历任高雄税关监视、新竹市助役、台东厅新港郡守、台北洲海山郡守、高雄税关监视部长、皇民奉公会中央本部参事、交通部铁道监视部长、殖产局食粮部总务部长、台北市第一助役。[5]

1945年,受留学日本期间认识且时任台北市长黄朝琴托付,参与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政府中山堂受降、中华民国行政长官公署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台北市政府交接相关事宜。完成交接后,担任台北市财政局首任局长、台湾省行政长官参议。于财政局长期间,处理战后日产并建立北市府的税捐稽征等财政制度。[5]

1947年1月16日于时任北市长为游弥坚任内,从台北市财政局长职务离开,同年1月底结束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参议职务,离开公务员体系。[5]在2月份发生二二八事件及后续一系列冲突后,转任台北市第六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

1949年受同期留学日本的北市延平中学创办人朱昭阳先生引荐,任职台湾省合作金库(合库)至1970年退休。1998年3月9日逝世于台北。[5]

或许是因经历了战争及政权交替的大时代,让刘万对政治与政党保持戒心与距离,离开公务体系后,刘万虽关心时局但并未加入任何政党。

生平与职务年表
经历、职务、职衔
19050321 苗栗厅苗栗三堡九张犁197番地 现为台中市大甲区太白里九张犁
1912 1918 台中厅苗栗三堡大甲公学校 现为台中市大甲区大甲国小
1919 1919 台北国语学校 现为台北师范
1919 1924 东京都都港区正则中学 因19230901关东大地震,转赴高知就学
1920 刘家迁至台中县大甲镇外埔乡六分村
1924 1927 高知市江口高知高等学校 现为高知大学教育部附属中小学
19270401 19300331 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
192810 日本全国公务员高等文官考试行政科放榜考取 大二即考取高等文官考试
19281102 19920326 与丰原林氏望族之女林琴(19050515~19920326)女士结婚
193004 193101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拜命递信部庶务课书记,兼税关庶务课书记
193005 193101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兼任府税关属
193101 193204 台湾总督府税关高雄支署书记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凑町403番地宿舍
193204 193409 台湾总督府高雄支署税关监视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凑町403番地宿舍
193409 19390128 台湾总督府新竹市役所助役兼庶务课、财务课;新竹市公设质铺;新竹州新竹市协议会员 居住:新竹市荣町一丁目六番宿舍
19390128 19390131 台东厅新港郡郡守 首任具高等文官考试合格资格之台籍郡守。唯一台籍人士担任花东之郡守。
19390131 19410108 台北州海山郡郡守 唯一台籍人士担任两州之郡守。

居住:台北州海山郡板桥街板桥330、331番地宿舍

19410116 19410221 台湾总督府高雄税关暨理课长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凑町403番地宿舍
194102 194108 台湾总督府税关事务官、高雄税关监事、高雄税关代理税关长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凑町403番地宿舍
194108 194304 皇民奉公会中央本部生活部参事 居住:台北市大正町一丁目46番地宿舍
19430430 194312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书记官、交通局铁道部自动车课长 居住:台北市泉町101番地宿舍
19431220 194507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书记官、监理课课长;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共济组合审查会委员;殖产局食粮部书记官、总务课长 居住:台北市泉町101番地宿舍
19450727 194510 台湾总督府书记官、台北市第一助役,最终职级为奏任官三等三级 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政府中山堂受降、中华民国行政长官公署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台北市政府交接相关事宜。19451025交接。

居住:台北市东内町101番地宿舍

194511 19470116 台北市参事、财政局长
194611 194701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参议
1947 1951 台北市第六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
1949 1970 台湾省合作金库
19980309 于台北市逝世

汇整自:[5][6][8][9][12]

贵人协助

众多贵人相助虽让人感谢万分,但今已无法考证,仅就资料所及内容整理如下:

1. 求学阶段
1928年在朝栋、金扁两位兄长及任教大甲国小老师陈炘协助下,于1919年赴日就读正则中学。1923年九月一日关东大地震导致东京伤亡惨重,使刘万无法于正则中学完成学业,在许丙及陈炘两位先生协助下,转往生活费用较低的四国地方,并于高知高等学校继续求学。[5](许丙后来曾被政府罗织罪名,陈炘于二二八受难)[10]

2. 二战期间
美军轰炸台湾时,刘万一家先至台北枋寮(今中和地带)池田先生的房舍避难,后因轰炸日渐频繁,刘万先让妻小前往新竹,并经许金德先生(后来曾任省议员)协助,辗转至故乡外埔的祖厝躲避战火。[5]

安川姓氏

1940年刘万担任台北州海山郡郡守期间,配合皇民化政策于同年11月18日改姓,将姓氏“刘”改为日姓“安川”。选择“安川”理由之一为这是日本既有姓氏。此外,安川亦并代表着刘万家乡的大安溪,期许勿忘饮水思源。1941年8月因担任皇民奉公会中央本部生活部参事,职务涵盖执行“台湾居民改日本姓氏”政策。在取得其祖父江海公同意下,将其四兄弟及其子孙姓氏改为“安川”。日人离台后,回复本姓“刘”。[5]

台湾总督府对刘万家族的追敇谥号

台湾总督府为表彰对刘家在台第七世的四兄弟(朝栋、金扁、万、栋梁)及刘万任职表现的肯定,曾追敇刘家第四世祖考番公谥号“笃直”、第四世祖考妣苏市妈谥号“慈顺”、第五世祖妣张治凉妈谥号“正敛”。[5]

妻子与家庭

1. 林琴的求学与工作
林琴生于1905年5月15日,逝世于1992年3月26日,丰原林氏望族之女。1920年毕业于彰化高女,为第一届毕业生。尔后于台北第三高女讲习科学习,于1924年5月18日取得丙种公学校教谕资格,并担任小学教师。1926年4月17日升等乙种公学校本科正教员。婚后离职并专注于照顾家庭,在刘万职涯与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5]

2. 林琴与刘万
林琴与刘万于1928年11月2日结婚,两人的相识是透过书信结缘。刘万于京都帝大求学期间,与林琴亲戚住同一个宿舍,偶然间见到一封字迹清秀的书信,后经该亲戚的介绍,在等待高等文官考试放榜的期间回台迎娶到林琴,两人在大甲外埔庄停留短暂时间后便随刘万赴日。[5]

1941年5月于台湾总督府举办的“台湾产婆试验(助产士)”取得合格。当时林琴已经有六个小孩且已经三十六岁,刘万也已经任职台湾总督府税关事务官高雄税关监事部长。[5]除勤奋好学外,于公于私似乎都没有报考产婆的理由。不过就在通过产婆试验后没多久,1941年8月刘万便至皇民奉公会中央本部担任生活部参事,两者有时间上的巧合,但是否有关联则已经无法验证。

3. 全台搬家与八女一子
刘万于日本政府期间均居住于官舍,举家随职务调动,这段时间八女一子率续诞生,刘万公务繁忙,林琴除了须在公务上协助参与许多活动外,并需承担照顾子女之事务。[5]

这段期间,林琴随着刘万职务曾住过台北市的泉町、大正町、东内町,以及新竹市荣町、高雄潼凑町、台东新港、台北州海山郡板桥等地。期间除在新竹时,可能因新竹州知事内海忠司不认同人事派令调动频繁,加上负责执行内海知事与继任的增田知事之“五年产业计划(1932至1937年)”,因此在新竹待了最久的四年多外,其余地点均待不到三年。八女一子在母亲林琴的教导下,均成为很好的人。[5]

其中,老七刘淑美更拥有天生的绝对音感,赴法取得钢琴及室内乐的演奏文凭,回台后在许常惠教授的引荐下至台师大音乐系任教。[5]在钢琴家刘美莲纪念大三导师杨小佩的短文中,曾提及其大二导师刘淑美在当时的师大音乐系是颇受学生喜爱的教授。[4]

4. 定居台北
二战后,刘万从经营事专利度量衡业务的日人真仓先生手中购得个人宅邸。宅邸为典型日式建筑、前后庭院皆为日式设计,吉野樱、杜鹃花、杏花、茶花、松树、铁树等草木扶疏。此时期,子女们有大有小,家中花费不少,林琴除照顾几位孩子外,并需整理偌大的木造建筑与庭院。庭院除了花园的功能外,也开始种植果蔬,贴补家用。因为九个小孩中的第四位至第九位小孩均毕业于东门国小,因此刘万亦曾任东门国小家长会长多年,直到幺女国小毕业为止。[5]

真仓先生后代曾专程来台拜访旧宅,林琴女士特别将当年真仓先生遗留的纯铜镜给与其带回日本留念,真仓后代当场感动不已。该日式老屋现以改建为集合住宅,原景不再。

刘万与龙瑛宗的小说“红尘”

1. 小说“红尘”中角色“林骏”之原型
2006年11月报章刊登“龙瑛宗全集”出版的消息,其中第四集“红尘”系以龙瑛宗曾服务过的合库为场景[3][11]。此文被刘万的女儿、女婿看见,由于故事年代与场景均与刘万的时代相近,因此特别放在心上。两人阅读“红尘”与郭昭妤(2008)的论文[3],发现“红尘”中对“林骏(日名:牧野骏介)”之际遇与居住环境的描述,的确与刘万的真实生活有诸多雷同。2012年6月,两人于某聚会偶遇龙瑛宗之子刘知甫先生及曾与刘万及龙瑛宗一同服务于合库的卢福地先生,谈及“红尘”中人物的背景,众人均认为“林骏”的确是以刘万为人物原型。

2. 与龙瑛宗的渊源
关于刘万与龙瑛宗的关系,已无法获得两位当事人的证实。以下透过公开资料比对两人在时序上的交错:

(1) 同时于合库任职达二十年
刘万于任职合库期间(1949年至1970年),与台湾文学家龙瑛宗(刘荣宗)任职合库的期间(1949年至1976年)相互重叠甚久,且两人进入合库服务均与朱昭阳的引荐有关,很可能彼此于职场中相当熟捻。[2][14][15]

(2) 新竹人的龙瑛宗初获小说佳作奖时,刘万正于新竹任职
1937年龙瑛宗投稿东京改造杂志,并获小说佳作,为台湾出生的作家首次获得日本文学奖。此期间正值刘万任职新竹市助役(1934至1939年),有出身新竹的台人文学家获日本文学奖,职务上或许与龙瑛宗先生有所互动。[14]

其他轶闻:大甲火车站的传闻

刘万家族1920年迁居大甲,日本政府时期的大甲车站属海线火车站中最高等级 的建筑,较邻近的清水与沙鹿车站壮观许多,地方传闻可能与任职台湾总督府高级官员职务的大甲乡亲刘万有关。

著作

1. 安川万,1942,安川万,健民运动的栞(昭和十七年),皇民会中央本部。[13]
2. 安川万,1942,国民服的手引(昭和十七年),厚生丛书第九辑,皇民会中央本部。[7]
3. 佐藤正一(述),安川万(编),1942,必胜食生活,厚生丛书第四辑,皇民会中央本部。[1]

后记

本篇目系以刘春美、刘素美、颜世雄、李烟景等整理之“大甲刘万先生传”为主要内容来源,辅以次级资料加以汇整。[5]

参考资料

1. 李岫珊,2016,日治时期台湾近代育婴观的形成与发展,台北大学历史学系未出版论文。
2. 周芬伶,2015/09/13,周芬伶专文;我也喜欢看棒球 龙瑛宗、张我军的第三张脸,风传媒,https://www.storm.mg/lifestyle/64895?page=1。
3. 郭昭妤,2008,龙瑛宗《红尘》及其美学研究,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4. 刘美莲,2022/03/26,还念恩师杨小佩教授,脸书/>
5. 刘素美主编,大甲刘万先生传 (Life Story of Liu Wan),2013,骉禾文创事业有限公司。
6. 欧素瑛,1943,台湾人士鉴,兴南新闻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957-01-7429-3。
7. 台史博线上图书馆,国民服,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Item/Detail/c40f7e06-d59d-4381-a3a2-a289ff2b3598。
8. 台湾总督府职员录,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9. 蔡蕙频,史上唯六的台湾人郡守,台湾人物志二,国立台湾图书馆,页:16-17。
10. 许雪姬,1999/06皇民奉公会研究-以林献堂的参与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三十一期。
11. 郑绍敏,2011,战后时代作家的台湾余生录,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12. 蓝奕青,2010,帝国之守-- 日治时期台湾的郡制与地方统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未出版论文。
13. 陈怡宏,20151017,讲题:二战下的台湾人─总体战的生活经验,台湾学系列讲座 (110) 馆藏延伸阅读书目,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51020910927.pdf
14. 许维育,【龙瑛宗】作者介绍 生平年表,https://cloud.hakka.gov.tw/content/images/02/C/02/02-C-02-0001-01.html
15. 访龙瑛宗先生,http://ir.ndhu.edu.tw/retrieve/1857/WS0546.pdf

刘万(安川万)相关文件连结

1. 台东厅新港郡守任命,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search/1-20/eyJzZWFyY2giOlt7ImZpZWxkIjoibGlzdF9kYXRhaWQiLCJ2YWx1ZSI6IjAwMDEwMDk2MDQyWDA1NCJ9XX0%3D
2. 台北州海山郡守任命,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search/1-20/eyJzZWFyY2giOlt7ImZpZWxkIjoibGlzdF9kYXRhaWQiLCJ2YWx1ZSI6IjAwMDEwMTAxMDYwWDAwNyJ9XX0%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