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Aizag/工作区1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库尔特·迈尔
本名Kurt Adolph Wilhelm Meyer
昵称装甲迈尔(Panzermeyer[1]
快手迈尔(Schnell Meyer[2]
出生(1910-12-23)1910年12月23日
德意志帝国耶克斯海姆
逝世1961年12月23日(1961岁—12—23)(51岁)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哈根
效命德国魏玛共和国
纳粹德国纳粹德国
服役年份1934年至1944年
军衔党卫队旅队领袖暨武装党卫队少将
军籍号码英语Service number
统率党卫队第12师
参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获得勋章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
金质德国十字勋章
其他工作作家
HIAG发言人

库尔特·阿道夫·威廉·迈尔(德语:Kurt Adolph Wilhelm Meyer,1910年12月23日—1961年12月23日)是一名德国武装党卫队党卫队旅队领袖暨武装党卫队少将,曾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战役巴巴罗萨作战诺曼底战役等大型战役,并于1944年指挥党卫队第12师“希特勒青年团”时被盟军所俘虏。迈尔在战争期间以其健壮体格和剽悍的战斗风格著称,有着“装甲迈尔”与“快手迈尔”的绰号,也是武装党卫队中最年轻的将级军官。

战后,迈尔被指控参与阿登修道院杀害加拿大战俘英语Ardenne Abbey massacre,被判处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最终因健康原因而获释,是最晚获释的德国战犯之一。迈尔之后加入前武装党卫队老兵组织“HIAG”,为著名的活跃者和发言人,常为前武装党卫队成员提供辩护,并将其描绘为没有参与战争罪行的非政治性组织,但这些说法被后来的历史学者逐一驳斥。

生平

早年

库尔特·迈尔于1910年出生于德意志帝国耶克斯海姆的一个下层阶级家庭,父亲是名矿工,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召至陆军,并担任士官。迈尔小学一毕业就去商家当学徒,但于1928年失业,只能从事杂工维生。隔年,迈尔当上梅克伦堡-什未林自由邦的一名警察。迈尔很早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是纳粹党的热情支持者,于满15岁时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1930年9月加入纳粹党,1931年10月加入党卫队(编号17,559)。1934年5月,迈尔被配置至“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并随之参加了1938年德奥合并、1939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动。

二战初期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迈尔在已扩编为步兵团的“警卫旗队”参与了该行动,担任第14反坦克连连长,并因此于9月20日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有资料指出迈尔在波兰战役期间曾在莫德林英语Modlin Fortress附近下令处决50名波兰犹太人以示报复,也曾召开过军事法庭处置一名不服命令的排长。之后,迈尔跟着部队参加了法国战役,因此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

法国战役后,迈尔的连改编为侦查营,而他也被晋升为营长。1940年,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发动对希腊的战争,但因为久攻不下,使德国于1941年4月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入侵期间,迈尔的营受到驻防于克里苏拉英语Capture of Klisura Pass的希腊士兵炮击,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迈尔的营终突破其防线,德军因此涌入卡斯托里亚,切断了撤退中的英军和希军后路。战役结束后,迈尔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

东线战场

1941年6月,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此时的“警卫旗队”已扩编至师,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下。在“警卫旗队”师中,迈尔与其直属部队以大规模屠杀和烧毁村庄的作风而颇有恶名,如在乌克兰里夫涅就杀了20名妇女、老人和儿童,而这类手段则获得武装党卫队司令部的认可。根据历史学家詹斯·韦斯特迈尔英语Jens Westemeier的说法,迈尔须为其部属的野蛮行径负起主要责任。在与苏联红军作战方面,迈尔的部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部队是“警卫旗队”师中伤亡率最高的营级部队,其指挥风格被评为“胆大无畏”。1942年,迈尔被授予德国十字勋章

1943年初,迈尔的侦查营参加了第三次卡尔可夫战役。有资料指出迈尔曾下令将战区附近的一座村庄摧毁,并将村民全部杀死。之后迈尔因为在1943年2月20日对叶夫雷莫夫卡村成功的进攻而被授予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在本次作战中他没有俘虏,共杀死约1500名苏军士兵。战后,一名前武装党卫队士兵曾作证1943年3月在迈尔指挥下叶夫雷莫夫卡村所发生的一起事件。早上10点半,营房内的证人听到手枪射击的声音,迅速跑到门口,随后看到一名党卫队指挥员要求见连长。连长到达后,该指挥员大喊:“奉迈尔的指示,因早上发生了武装平民袭击事件,这座村庄将夷为平地”,随后拔枪射杀一名25岁、正在为德国人做早餐的女性。根据该证词,武装党卫队杀害了所有的村民,并纵火焚毁了他们的房屋。一名前党卫队士兵曾提供下述证词(后于1944年迈尔被盟军俘虏后使用):

警卫旗队侦查营曾在2月底(1943年)东进,到达杰夫雷莫卡村,他们在当地被俄军包围。燃料与弹药用尽,只能从空中取得补给,一直支撑到受命向西突围。在此之前所有平民都被射杀,村庄被焚毁,而当时的营由库尔特·迈尔所指挥。

根据来自乌克兰方面两名幸存目击者提供的证词,屠杀于1943年2月17日发生。2月12日,警卫旗队部队占领了埃夫雷莫夫卡与谢苗诺夫卡两座村庄,而撤退的苏军打伤了两名党卫队军官。随后警卫旗队在五天内杀害了872名男女村民,其中有约240人在埃夫雷莫夫卡的教堂内被活活烧死。俄方来源则指出屠杀是由约阿希姆·派佩尔喷烟者营施行的。其后迈尔一直服役于警卫旗队,直到1943年夏天被派往法国新编的希特勒青年团师下的一个团,担任团长。

西线

1944年6月6日,盟军发动“大君主作战”,于法国诺曼底展开登陆。在一片混乱中,希特勒青年团师约于下午2:30左右开始行动;一些部队向同盟国登陆的其中一个海滩推进,直到被海军、反坦克炮火以及盟军空中火力所阻止。迈尔认定盟军不过是“小鱼”(little fishes),下令他的团进行反击,但遭逢严重的伤亡。该师被命令在6月7日突破至海滩,但迈尔要求团就地掩护、等待增援。加拿大官方历史记载了梅尔在战斗中的参与:

尽管迈尔后来声称只是因为燃油和弹药短缺才未能继续向海岸发动攻击,但无须将此说当真。事实上,他自己也证实从高处置发现“那个区域更深处的敌人活动”——无疑是第9旅的主力部队的前进——随即他下来骑摩托车到第3营,命令营长“不要往布隆北部继续进攻”。迈尔位于圣康特斯特以北“加尔曼什方向”的第2营已被卷进战斗。当迈尔在傍晚访问该营时,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就在他到达的时候,该营营长的头直接被坦克炮打飞...迈尔命令这个营和第1营(位于坎布附近)都“从进攻转为防守”。

晚上10点,迈尔在阿登修道院设立了指挥部。那天晚上,在迈尔指挥下,该师部分官兵实施了“阿登修道院大屠杀”:有11名加拿大战俘、来自北诺瓦的苏格兰高地兵团和第27装甲团士兵被从后脑杓开枪。6月14日,师长弗里茨·维特被盟军一发舰炮击中身亡,迈尔为现场阶级第二高的军官随即被晋升担任师长,时年仅33岁,是德国大战中最年轻的师长之一。根据历史学家彼得·李布(Peter Lieb)的说法,迈尔升任师长是党卫队相对来说正常的现象,该组织尤为希望被视为无情、残酷且能在在前线服役作战的指挥官。7月4日,该师已被严重削弱,成了一支实力薄弱的战斗群;六天后,迈尔率部撤退到奥恩河后方。在为期仅一个多月的战斗中,该师伤亡率超过60%。

注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