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广州/广州人物廊/存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9年1月11日~1月26日

张敬轩


张敬轩 初出道头数年是一名创作歌手。 祖籍北京,出生于广州,昵称轩仔。是基督教徒,曾于孩提时在广州基督教堂进行洗礼。中学毕业于广州市五羊中学,中学时在暑假期间经常到广州的酒吧唱歌,因此练就好歌艺。

目前张敬轩签约环球唱片,和曾经是同事的王菀之(已过档东亚唱片)传出绯闻。[1]而他也因工作关系,张敬轩现时已由广州的老家搬到香港的一个唐楼单位居住,并将于2011年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唱片公司计划于2009年开始将张敬轩的歌曲带到台湾。在一次访问中张敬轩本人曾表示,他的左耳只得20%听力,但依然坚持从事音乐创作。另外,他与关楚耀是好兄弟。

2008年4月5-7日成功于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他首个个人演唱会,也是内地首位男歌手在该场地举行演唱会。

2009年1月26日~4月26日

陈扬

陈扬(1954年),中国广东广州人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其作风以言辞犀利、作风强硬、形象亲民、热爱广州而著称,深受广州市民欢迎,被誉为“平民言论领袖”。

1954年于广州陆军医院出生,高中毕业后在师范学校进修2年,到花都当了5年教师(固现时被称作陈Sir)。后来到广州市第九十九中学教导处工作,期间曾被奚落,随后到电台工作。再转到佛山记者站工作了15年。2004年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新闻日日睇》节目至今,借此亦迅速走红。

陈有一妹,婚后育有一女。

2009年4月26日~8月4日

黄霑

黄霑生前最喜欢的“音乐毛毯”

黄霑(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广东广州出生,广东番禺(今广州市番禺区)人,天主教徒,香港著名填词人、广告人、作家传媒创作人,创作接近2000首流行曲,中港三地获奖无数,乃当代粤语流行歌曲重要人物之一。著名填词作品包括《家变》、《狮子山下》、《问我》、《奋斗》、《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等;经典广告作品包括1975年家计会提倡节育的“两个够晒数”(两个孩子就够多了)口号1990年代初的“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广告顺口溜。自他病故后,香港文化界高度推崇他对岭南文化的贡献。

2009年8月4日~2010年1月20日

郭昶(1956年10月31日—2006年6月14日),是一名中国电视剧及电影演员,已婚。在辽宁省沈阳市出生,后来随母到广州市,在1984年开始加入广东电视台往电视圈发展。曾于广东电视台多出电视剧演出,并以饰演《外来媳妇本地郎》要角二哥康祈宗闻名,另外也有幕后工作经验。由于饰演角色时风趣幽默,被内地的观众冠以“广东周星驰”之称。在2003年发现胃癌,后来在2006年6月14日在广东省中医院病逝,终年五十岁。郭昶经常以“瘦高、人又老、又黑又瘦、又鞋揪”来自嘲个人身形、外表及体型。

2010年1月20日~2010年3月4日

海鸣威(英文名:Ocean,1982年7月10日-),是英皇星艺的男歌手。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籍贯中国广东。2000年获得“新偶像”歌唱比赛总冠军。2002年获得“全国街舞大赛”冠军。2005年曾担任过张学友的音乐剧《雪狼湖》的特邀艺员,一人分饰7个角色。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梦想中国》成为亚军。后签约英皇星艺。2007年5月19日推出个人首张专辑《Dance Dance Dance》。首波主打歌为《老人与海》。

2010年3月4日~2010年7月1日

frame|right 马力(1952年2月23日—2007年8月8日),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广东广州,生前担任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建联主席。马力毕业于培侨中学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联合书院),曾任培侨中学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教师、《香港商报》副社长。

2010年7月1日~2010年9月9日

罗文英语:Roman Tam,1950年2月16日—2002年10月18日),原名谭百先,外号罗记(或写作箩记、萝记——由于粤语口语变调,阳平声变成阴平声——源于洋名Roman的首个音节),籍贯广西桂平,中国广东广州出生。他是香港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著名的实力派歌手,并且是香港新一代不少歌手的师傅,有“乐坛教父”之美誉,亦有人称他为“歌圣”。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通常其他歌手一生只获颁一次的乐坛致敬奖项,如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金针奖(或同等奖项),罗文都不止一次获奖。他在198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获颁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及至1996年又获颁辉煌成就大奖,而于2002年则获追颁十大劲歌金曲20周年荣誉大奖;此外,香港电台在1991年2001年两度颁发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金曲银禧荣誉大奖)予罗文。虽然金曲银禧荣誉大奖2002年亦颁赠给二十多位对香港乐坛作出重大贡献的音乐人,但由罗文首先获奖,可见其地位之昭然。

香港邮政2005年11月8日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邮品系列,他成为其中一名获致敬推出邮票的歌手(面额为港币2元4角),另在2006年其家属把他的将近3,000项演艺文物(包括奖项、服饰、剪报、相片、舞台剧资料、海报等等)捐赠予香港文化博物馆收藏,捐赠仪式于2007年10月18日举行,紧接着捐赠仪式之翌日(10月19日)至翌年4月21日博物馆在二楼回廊展展出其中选出之60件物品。

2010年9月9日~2010年12月4日

红线女(1924年12月27日),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水口镇泮村人,于广州西关,现居广州环市路华侨新村,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粤剧表演艺术家,众人皆称为“女姐”。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

在60多年的表演生涯中,曾参演70多部电影作品,主演了近200个粤剧剧目。其中包括有 1947年,涉足影坛,所主演影片除粤剧《关汉卿》(1960年)、《搜书院》(1956年)、《沙家浜》、《李香君》、《公主刁蛮驸马骄》、《打神》外,还有故事片《慈母泪》、《胭脂虎》(1955年)、《秋》(1953年)、《爱》(1955年)、《山乡风云》(1955年)、《我是一个女人》(1955年)、《昭君出塞》、《拾玉镯》、《人海万花筒》、喜剧《审死官》、写实片《天堂春梦》等。

2010年12月4日~2011年2月2日

卢海鹏生于广东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在家排行第二,其父亲开设针织厂。有哥哥叫卢海涛,弟弟现为广东艺人卢海潮1969年文革开始后不久,卢以游泳方式偷渡往香港,随后往警署自首及获得居港权。初时无线电视的艺员训练班设有年龄上限,卢海鹏无法参与,直到1973年TVB将年龄限制解除,入读TVB第三期训练班,与其同期入读训练班之同学包括周润发吴孟达及《喜有此理》之监制萧键铿先生。

卢海鹏也是早年无线电视综合性节目《欢乐今宵》台柱,以搞笑、扮演其他艺人及名人而驰名。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趣剧《虾仔爹哋》里的爹哋,剧中卢海鹏常爆肚讲出一些押韵对白。1980年代他模仿罗文徐小凤周启邦等名人亦维肖维妙,1987年无线台庆他更曾扮演将来长大成人后的郑欣宜,令其母沈殿霞于台上狂笑失禁。卢海鹏擅长演大男人及横蛮无理角色。

2011年2月2日~2011年7月9日

  • 梁安琪葡萄牙语:LEONG, On Ki Angela ,1961年3月23日-),原名禤伟玲,出生于广州,籍贯广东三水,现任澳门立法会议员,是有“澳门赌王”之称的何鸿燊的情妇。何鸿燊已有一妻一妾及一位情妇,梁安琪被认为是何的四太太,人称阿四、四太、四姨太。
  • 禤伟玲在1980年代到澳门发展,并在这个时候改名为梁安琪(梁姓为其母亲姓氏),1986年在私人舞会上认识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何鸿燊,以其舞技成功吸引对方,其后成为四姨太。

2011年7月9日~2011年9月17日

200px|right| 廖冰兄(1915年10月21日—2006年9月22日),原名廖东生中国漫画家。原籍中国广西象州,生于广州,因其妹名廖冰,故以“冰兄”为笔名,亦曾用“郑育吾”等笔名。作品多讽刺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代表作有《猫国春秋》、《阿庚传》等。

2011年9月17日~2011年11月9日

何贤(1908年12月1日—1983年12月6日),广东番禺县(今广州番禺区)石楼镇人,生于广州。何贤获葡萄牙中国澳门公认为澳门华人领袖,有“外交大臣”、“影子澳门总督[2]、“澳门王”之称。

何贤于1951年获葡萄牙分别授予基利斯督大勋章;翌年获葡萄牙红十字会授予荣誉十字勋章。及至1984年,澳葡政府向何贤追授英勇金盾勋章;同年,他是澳门史上首位获澳门市政厅追授“澳门荣誉市民”称号华人[3]

  1. ^ http://gd.ent.sina.com.cn/news/2006-10-23/2904695.html 有关其绯闻一般认为无负面影响
  2. ^ (简体中文)何贤:公认的“影子澳督”和“澳门王”. 环球网. 2009年12月11日 [2010年7月13日]. 
  3. ^ (繁体中文)澳門法團主義體制的特徵 (PDF). 行政暨公职局. [2010年7月13日]. 

作品

廖冰兄的作品以政治讽刺漫画为主。他称自己的漫画为“悲愤漫画”。其代表作有《猫国春秋》、《阿庚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