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
平静 (0–2 kn) | |
3–7 kn | |
8–12 kn | |
13–17 kn | |
18–22 kn | |
23–27 kn | |
28–32 kn | |
33–37 kn | |
38–42 kn | |
43–47 kn | |
48–52 kn | |
53–57 kn | |
58–62 kn | |
63–67 kn | |
68–72 kn | |
73–77 kn | |
78–82 kn | |
83–87 kn | |
88–92 kn | |
93–97 kn | |
98–102 kn | |
102–107 kn |
风速(英语:wind speed)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空气的移动称之为“风”。
风速通常都用于量度室外空气流动的速度。亦有情况需要量度室内空气流动的速率,但比较少见。风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天气预报、航空及航海的作业、建造及土木工程都需要参考风速。高风速会引起不良的后果,而对于特定程度的高风速,我们都会给予专有的名词去辨别,例如:强风、烈风、暴风、飓风等。
风速的量度有两种:
- 量化的量度,我们可以利用风速计[1]。风速计一般采用节(kn)、米每秒(m/s)或公里每小时(km/h)作量度单位;
- 在没有风速计时,我们亦可透过观察来推断处身环境的风速。一般来说,都会采用蒲福氏风级来作参考指标。
风向的量度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可以用自由转动的风向标测定,用方位或角度表示,另加无风及无定向风两类。风速计上风向标的羽箭随来风转动,使箭咀直指风的来向。箭头指向哪边,风就从哪边吹来[2]。而地图上的风羽指标则相反,箭头方向相等于风的方向,箭羽数目就是风力,箭羽愈多风力愈强。
有纪录最高风速
飓风约翰是中太平洋有纪录以来的第三个五级飓风,并创下该海域最高的风速纪录,达每小时280公里。自1994年起,只有飓风伊欧凯在中太平洋达到五级飓风的强度,它与吉尔玛一样,拥有比约翰更低的气压但较慢的风速。台风温黛横过香港时的强度相当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热带气旋分级中的二级台风,当时维多利亚港录得的每小时平均风速达每小时133公里,最高阵风每小时259公里。而大老山亦录得时速284公里的阵风纪录。目前颠峰强度时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是1979年西北太平洋区域的台风泰培,1分钟平均风速为每小时305公里;登陆时风速最高则是2013年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海燕,10分钟平均风速达每小时27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