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rofessor
Wing-Sheung Cheng
郑永常

教授
出生1952年(71—72岁)
 英属香港
国籍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职业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
新亚研究所荣誉教授
学术背景
教育程度香港能仁书院(私立能仁学院)文史系文学学士
香港能仁书院(私立能仁学院)中国文史研究所文学硕士
新亚研究所史学博士
罗富国教育学院中学教师教育文凭
学术工作
研究机构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
新亚研究所
主要领域中越关系史、明史 、东南亚华人史 、东南亚史 、中国海贸史

郑永常(英语:Wing-Sheung Cheng,1952年),生于英属香港,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和中华民国国籍香港台湾历史学家,专长于东南亚史与中国航海贸易史,任职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1]、香港新亚研究所荣誉教授。

简介

郑永常其学历为香港能仁书院(私立能仁学院)文史系文学学士、香港能仁书院(私立能仁学院)中国文史研究所文学硕士、香港新亚研究所史学博士 和持香港罗富国教育学院中文非学位教师教育文凭。专研中越关系史、明史 、东南亚华人史 、东南亚史 、中国海贸史。

郑永常曾任新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新亚研究所副教授、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1993.8-2000.7)、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2000.8-2017.7)、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兼任教授(2002.8-2004.7)、国立成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心合聘研究员(2013.2-2013.7) [2]

著作

一、论文

  • 1993,<论明成祖出兵安南及郡县其地的问题>,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报,第19 号。
  • 1994,<明嘉靖年间(1522-1542)中国对安南莫氏政权的处理政策>,新亚学报,第17号,香港新亚研究所。
  • 1994,<论明宣宗弃守安南>,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报,第20 号。
  • 1996,<论清乾隆安南之役:现实与道义之间>,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报,第22 号。
  • 1999,<晚明(1600-1644)荷船叩关与中国之应变>,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报,第25 号。
  • 2003,<明太祖朝贡贸易体制的建构与挫折>,《新亚学报》,第22号。
  • 2003,<越法<壬戌和约>签订与修约谈判,1860-1867>,《成大历史学报》,第27号。
  • 2004,<郑和下西洋年表>,《郑和研究与活动简讯》,第17期。
  • 2004,<明初使者下西洋次数研究>,《郑和研究与活动简讯》,第18期。
  • 2004,<论郑和血战陈祖义>,《郑和研究与活动简讯》,第20期。
  • 2004,<越南阮朝嗣德帝的外交困境,1868-1880>,《成大历史学报》,第28号。
  • 2005,<郑和下西洋的外府:满剌加>,《郑和研究与活动简讯》,第21期。

二、专书

  • 1987,《汉文文学在安南的兴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 1998,《征战与弃守:明代中越关系研究》,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出版组出版。
  • 2001,〈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广州海口贸易与抽分制度的演变〉,收入《薪火集:传统与近代变迁中的中国经济-全汉昇教授九秩荣庆祝寿论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 2004 ,《来自海洋的挑战:明代海贸政策演变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 [3]

参考文献

  1. ^ 「東南亞史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祝賀鄭永常教授榮退.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2. ^ 鄭永常 - 國立臺東大學 (PDF).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25). 
  3. ^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鄭永常.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