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茵
女演员
罗马拼音
Ying Yin
别名凤贞
国籍 中国
民族满族黎族
籍贯北京
出生
英洁卿(本姓赫舍里氏

(1916-04-30)1916年4月30日
逝世1942年1月21日(1942岁—01—21)(25岁)
职业演员
教育程度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代表作品十字街头赛金花压岁钱
活跃年代1934年-1942年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英茵(1916年4月30日—1942年1月21日),原名英洁卿,乳名凤贞,满族与黎族混血,北京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一名歌舞、话剧与电影演员。1942年1月20日凌晨,英茵因其男友平祖仁第三战区抗战工作被敌伪拘捕处死牺牲,而在上海国际饭店殉情,于次日凌晨三时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6岁。她是继艺人艾霞阮玲玉以自尽方式终结生命后的又一个引发社会轰动的悲剧。[1][2][3][4][5][6]

生平

英茵出生成长在北京,生父为满洲贵族后裔,母亲为海南琼岛黎族人。父亲在其年幼时即过世,她与胞姐英凤鸣等与母亲相依为命,其母于1940年去世。[4][7][8][9][10][a]

她于15岁时来到上海,曾先后在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联华影业公司的歌舞训练班学习并开始了登台演出。1934年,她出演银幕处女作《健美运动》(但杜宇导演,上海有声影片公司出品)。1936年,她进入了明星影片公司,先后在影片《生死同心》、《清明时节》、《压岁钱》、《十字街头》、《社会之花》中演出,并主演了影片《梦里乾坤》。1937年6月,她主演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转为职业剧团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后的第二出大戏《武则天》(宋之的编剧,沈西苓导演,英茵与郁风AB角分别饰演武则天),受到广泛好评。[12][13]

抗日战争爆发后,英茵先随救亡演剧队第三队去苏州、无锡等地演出。后短暂返沪。[14]加入上海青鸟剧团,替代离沪的胡萍主演曹禺名剧《日出》之陈白露[15]。后赴成都,曾在蓉出演陈鲤庭导演话剧《茶花女》等剧[16]; 后至重庆,在郑用之领导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作演员,主演何非光导演抗战主题电影《保家乡》,及《中国万岁》(唐纳著)、《民族光荣》、《阿Q正传》、《一年间》(夏衍著)、《残雾》(老舍著)等话剧。1939年底,英茵以健康原因为由秘密回沪。[14]

返沪后的英茵

回到上海后的英茵,休整一段时期后,出演朱石麟导演《赛金花》,费穆导演《世界儿女》(1941),朱石麟导演《返魂香》及《灵与肉》等影片。舞台方面,她加入赵志游负责的天风剧团[17][18]1941年下半年,她主演“天风”之姐妹剧团上海剧艺社的《蜕变》及《北京人》等名剧,获得好评。[19][20]

平祖仁与英茵

英茵经赵志游介绍认识时任第三战区军事特派员兼淞沪游击指挥官的平祖仁,两人一见钟情,尽管后者是有家室之人。平祖仁(1909-1942),祖籍山阴,为晚清学者平步青家族后裔。其家人因长期在江西任职而扎根于此,平祖仁即出生于江西鄱阳县。平祖仁父亲早逝,他由叔叔平宝善(字继荪,同盟会成员,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悉心培养。平祖仁中学就读江西九江同文学院,结识同窗好友罗长海(罗长海1928年光华大学英文文学士毕业,后官费留学英国攻读政法。[21]师从凯恩斯[11]曾鼓励同乡同学蒋彝留学英国。[22])。平夫人罗亚西即为罗长海大妹,彼时在儒励女中就读。平氏兄妹来自九江罗氏,族中先辈罗大佺(字惺予,晚年自号钝庵,1857-1923)等亦为同盟会成员,支持辛亥革命。平罗二人皆就读教会学校,志趣相投,加上家世背景相近,两人迅速恋爱。中学毕业后,平祖仁考入暨南大学法律系,罗亚西考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大学毕业后,平留任暨大任职,两人成婚。[11][23]

英茵与平祖仁恋爱后,与平夫人罗亚西坦诚互对。罗氏接受英茵与先生的纯真感情,接纳她成为家人,其子女亦称英茵为“好姨”。英茵的克莱门公寓也成为平祖仁地下活动掩护场所之一。[11][6] 1941年4月16日,平祖仁夫妇与同人志士在上海家中午餐聚会时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后转至七十六号,受尽折磨。夫人及孩子后被释放。虽经多方努力营救,不得结果,平祖仁在1942年1月8日被敌伪枪杀。英茵强忍着内心的悲痛,领回了男友的尸体,将其安葬在了万国公墓[24][6][11]

英茵之死

心灰意冷的英茵决定需要一个“总休息”。1942年1月20日,她化名“甘洁”入住上海的国际饭店10楼的708房,以生吞“阿芙蓉”(鸦片)方式自尽。自杀前曾留有遗书合众电影公司的老板陆洁,并以隐晦方式告知好友唐纳帮其料理后事。[4][25]饭店侍者发现后通知捕房,并将其送入宝隆医院,还根据其留下的联系方式,通知到屠光启等艺人好友赶赴医院探望帮助。可惜英茵终因中毒过深,于次日凌晨三时宣告不治。[26][27][28][29]

1942年1月24日,英茵大殓仪式在胶州路万国殡仪馆隆重庄严举行,费穆、陆洁、唐纳、李言等人为治丧委员会成员[9]。因其为基督徒,遂请俞恩慈牧师主持追悼仪式,之后由费穆等生前挚友发表纪念英茵生平演讲。[30] [2][31]同年2月2日,其灵柩下葬万国公墓,并由友人李言小姐立碑纪念。[32][10]

电影作品

形象改编

英茵的族侄孙英达认为,电影《风声》很大程度上是对他的姑奶奶,也就是英茵的致敬[34][35]

注释

  1. ^ 据1930-1940年代关于英茵生平的各方报道,仅提及其生父为满族人,且于英茵幼年时即去世,并无记录为英敛之之女。上海传记作家宋路霞也在其《平祖仁烈士殉国真相(下)》一文中指出英敛之家谱中并无英茵记录。[11]

参考资料

  1. ^ 《英茵返魂無香》 第1卷 (第18期). 《国联影讯》. 1942-01-30. 
  2. ^ 2.0 2.1 《艾霞,阮玲玉後又是一人 英茵的生前死後》. 《大众影讯》. 1942-02-07. 
  3. ^ 《追悼英茵女士紀念特輯》. 《上海影讯》. 1942-02-01, 第2卷 (第2期). 
  4. ^ 4.0 4.1 4.2 梁采. 英茵逝世周年祭 附英茵墓誌. 《杂志》. 1943-01-10, 第10卷 (第4期): 页134-136. 
  5. ^ 唐纳. 悼英茵:為這一位藝人逝世兩周年. 《扫荡报(重庆)》. 1944-01-19: 第4版. 
  6. ^ 6.0 6.1 6.2 郑振铎. 《蟄居散記(十):記平祖仁與英茵》 (第10期). 《周报》. 1945-11-15. 
  7. ^ 英茵一生記詳(一). 《三六九画报》. 1942-04-09, 第14卷 (第12期): 页25. 
  8. ^ 英茵喪母. 《电影生活》. 1940-10-01, (第17期): 页2. 
  9. ^ 9.0 9.1 袁仰安律師代表英茵女士治喪處為移交英女士遺物啓事. 第四版: 《申报》. 1942-02-21. 
  10. ^ 10.0 10.1 英茵遺物移交其姊. 《新闻报》. 1942-02-23: 第4版.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平祖仁烈士殉國真相(上)(下)》. 《上海滩》. 2019, (第7&8期). 
  12. ^ 唐玲英. 上海業餘實驗劇團的職業化研究 (学位论文).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13. ^ 《武則天》座談會 (第43期). 《上海大公报•戏剧与电影》. 1937-06-19: 第12版. 
  14. ^ 14.0 14.1 英茵. 我的自白. 《大公报(香港版)》. 1939-12-28: 第3版. 
  15. ^ 英茵. 演《日出》之後. 《大美晚报晨刊》. 1938-03-22: 第2版. 
  16. ^ 英茵在成都. 《上海画报》. 1938-12-10, (第2期). 
  17. ^ 上海劇藝社“後臺老闆”幫助電影明星成立天風 第2卷 (第1期). 《中国影讯》. 1941-03-28. 
  18. ^ 天風劇社新戏 影人客串“清宫怨”英茵舒适之外还有屠光启阵容相当坚强 第2卷 (第15期). 《中国影讯》. 1941-07-04. 
  19. ^ 未人. 英茵的過去與現在. 《申报》. 1941-10-31: 第12版. 
  20. ^ 韦明. 曹禺又一新作:《北京人》觀感 英茵等演技為出色. 《神州日报》. 1941-11-10: 第4版. 
  21. ^ 羅長海君今日起程赴英. 时事新报. 1928-09-22: 第12版. 
  22. ^ 蒋彝. 第一章 我爲什麽離開中國. 重回中國.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0: 页23. “我把我的困难告诉我过去的同窗好友罗长海。他在四年前考取公费留学英国。罗立刻写了一封长达十多页的信给我。学政治的罗长海,要我尽快找个理由离开中国...当我抵达马赛时,我接到友人罗长海寄到船上的一封欢迎的电报。他告诉我怎样乘火车去巴黎,然后再去伦敦。” 
  23. ^ 李时芬. 辛亥九江光复前后的“罗九先生”. 辛亥革命网. 2018-01-17. 
  24. ^ 罗亚西. 平祖仁殉難始末. 大公报上海版. 1948-04-15: 第8版. 
  25. ^ 英茵自殺前戲弄唐納記. 《东方日报》. 1942-03-23: 第2版. 
  26. ^ 英茵死了. 《申报》. 1942-01-22: 第5版. 
  27. ^ 一代藝人如此下場 英不治身死. 《中国商报》. 1942-01-22. 
  28. ^ 影劇紅人英茵開國際飯店服毒自殺 第2卷 (第1期). 《上海影讯》. 1942-01-25. 
  29. ^ 屠光启. 急救英茵的前後. 《海报》. 1943-01-21至1943-01-24. 
  30. ^ 英茵舉行大殮記. 《中国影讯》. 1941-01-30, 第2卷 (第43期). 
  31. ^ 子吟. 英茵蓋棺紀詳. 《中国商报》. 1941-01-25: 第4版. 
  32. ^ 影星英茵昨日落葬. 《新闻报》. 1942-02-03: 第4版. 
  33. ^ 英茵参与影片及作品列表. 时光网. 2014-03-29 [201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34. ^ 《风声》背后:“顾晓梦”原型是英达姑奶奶. 央视网.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35. ^ 英茵“殉情”之谜:英达曝《风声》是向他的姑奶奶致敬. 文汇网.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