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电影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9月11日) |
台语电影(Taiwanese cinema)是指以台语(台湾闽南语)发音或配音的台湾电影。
而目前的台语长片(通称台语片)是专指台湾于1955年至1981年,全片以台语发音的台湾电影,当时系为与国语片、厦语片、粤语片等做区隔。当时的电影以台语片为主,主要是当时的台湾人仍是以台语、客语、原语为母语,以台语为母语者又是最大族群,且日常生活基本上都是讲母语,直到 1970 年之后,政府强力推行国语、压制台语、客语、原语后,终于走向没落。最后一部台语片是1981年由杨丽花主演的歌仔戏电影《陈三五娘》,1955年至1981年间,台语片总产量达1000多部,现存于国家电影资料馆者约200多部。
1983年开始,台湾新电影浪潮在语言的呈现追求写实,电影中的语言也逐渐不再受到制约,语言因角色的需要而异,但因政府的国语政策,多以国语为主,台语、客语都以乡土语言的方式呈现。且新电影以降台湾电影的制作方式亦有别于早年几近土法炼钢的方式,因此不在“台语长片”定义范围内,新世纪多元电影重燃台湾话热潮,但多与日语华语并用如《浮世光影》(2005)。
历史
启蒙时期
台湾电影业发展相当早,在日治时期的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1900年6月12日,日法自动幻画协会于台北北门街“十字馆”开始放映黑白纪录片,映期为一周,并且登报招揽观众。此为台湾第一回的电影公开放映与电影广告,十字馆亦成为台湾第一家电影院。同年6月16日,来自日本的松浦章三于淡水馆放映法国卢米埃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海水浴》、《工人下班》等十余部短片。松浦章三并于放映电影时兼日文解说,是台湾最早的电影辩士,1921年,同样以日语解说电影的台湾人王云峰成为第一个台籍辩士。
1930年代,使用台语语言台籍辩士与配上台语流行曲(如《桃花泣血记》)的无声电影虽盛行台湾,但理论上仍不可称为台语电影。
1932年5月1日,台湾自制第一部电影,是无声片《义人吴凤》,该片演员多为日本人。1937年台湾出现第一部有声片,为台湾总督府政令宣导影片,描述六氏先生遇难的“呜呼芝山岩”。之后台湾少量自制生产的有声片仍全以日语配音,因此也不能算是台语片。
第一波的黄金时代
1955年6月23日,自日返台的邵罗辉组建的都马剧团所拍摄的第一部16㎜厦语片《六才子西厢记》(邵罗辉执导),在台北大观戏院公映。由于因为16mm电影规格不适合影院演出,上映三天后即因观众稀少下档。虽然卖座不佳,却因此引起普遍回响。
1956年1月1日,由麦寮拱乐社主演、何基明执导、标榜“正宗台语”的台语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首部35㎜台语片)在台北中央戏院放映,大获成功,引发台语片风潮。几天后,台北美都丽戏院、台北明星戏院等戏院加入联映,每天每家戏院都放映五至六场,盛况空前。光这阶段的映期,《薛平贵与王宝钏》一片的纯收入就高达120万新台币,超过成本三倍。之后该片于台湾中、南部戏院上映,更是轰动一时。该片票房的告捷,激励了民间电影业者相继投入台语电影的拍摄。
1956年,台语电影总共出品21部,是1950年代以来台湾自制影片总数的数倍,其中邵罗辉导演执导的《雨夜花》是第一部台语时装电影。很多是以民俗(《廖添丁》、《疯女十八年》、《望春风》)为题材。吸收歌仔戏、新剧、话剧人材。台语片成本较低,观众以中年人、中下阶层为主,郊区大于都市。
1957年,台语片进入黄金时代,台语电影更开拍62部作品。其中一片公司甚多,也产生台湾第一位女导演陈文敏。台语片工人员多由戏剧界转行,亦有影评人(江榴照)转业。日本电影圈亦派人来台合作拍摄台语片《红尘三女郎》,导演岩泽康德、田中哲、及摄影宫西四郎。
1957年9月底,位于莺歌的民营玉峰影业公司湖山制片厂第一阶段完工。
1957年11月1号,《征信新闻报》(今《中国时报》)举办了第一届台语片金马奖,颁奖典礼在位于国立艺术馆举行,张英以《小情人逃亡》获最佳导演奖。
1958年8月19号,《征信新闻报》(今《中国时报》)主办“台语片影展”,欧威、洪明丽获得最佳男女配角。此时台语片之戏曲主流走下坡,取而代之是侦探恐怖片(《基隆七号房惨案》、《金山奇案》等),乞丐艺旦的电影素材也流行。另外还有悲剧通俗剧,都是台语片重要支派。
总计下来,1955年至1959年间,台语电影共有178部影片,是同时间国语片的三倍多,其中以《王哥柳哥游台湾》及其续集最受瞩目。
三年低潮期
由于1957年开始的3年台语电影生产高峰,因为快速的生产,使台语电影普遍呈现粗制滥造的现象,票房也就迅速衰落。
1959年,台语片遭逢第一次低潮,当年仅出品35部影片,华兴制片厂停业。当年度为了增加票房,明星下乡登台蔚为风气,同时与香港合作,提高技术层面。
1960年,台语电影跌至21部,维持数年的第一波台语电影高峰遂匆匆结束。
第二波的兴衰
1962年,已建立一定规模的台语电影市场与制作经验,这使得台语电影又迅速重新站起来,当时台语片的制作预算高达新台币二十至三十万元[1]。当年度,台湾共生产120部台语电影作品,而当时的国语片全年却只有7部影片。还有一些电影以国语发音拍摄台湾社会写实片与爱情片,不合社会实情。
这时期的台语片主要的拍摄场景,主要集中在台北的北投,因为北投的温泉馆林立,室内的拍摄场景,既可有房间也有办公室可以选择,附近的河边又可当作海景拍摄,当红的影星最多一次辄轧拍8部戏。因为拍摄预算门槛低,吸引许多人投入台语片市场,包括没有电影制作背景的人,以摸索的方式参与,造成劣币逐良币的现象,加上电视机逐渐普及,视觉的声光刺激慢慢被电视机取代。后期的台语电影为了吸引观众,开始在电影情形中以置入性行销的方式帮商品打广告,甚至在《海女》系列的电影中,有情色的镜头出现。在乡间的电影院,甚至有看电影免费加映情色电影(俗称小电影),或是在片中穿插现场的脱衣舞表演。
台语片会又迅速的衰退,原因大约有:
- 台语片赶工拍摄情况并未改善,常常以十天的拍摄工作天来制作一支片子。
- 拍摄场地缺乏,最常拍摄的地点是台北北投,而常常几组人马一同拍摄。
- 台语片只能供内销,无法拓展市场。
- 影片无法从黑白片升级到彩色片。
- 数量过多,题材剧本无法突破,导致观众不但分散,且日渐稀少。
- 无线电视的开播。
导致1963年以后,台语电影的数量又呈现迅速下滑的趋势。
而从1955年到1981年,这一时期的台语电影共只存在26年。
十年沉落期
在层层限制与政府任其衰退的政策下,台语电影终于在1981年画上暂时休止的符号。这一年,台语片的摄制工作至此划下句点[2]。
1981年1月1日,台湾上映最后一部纯以台语配音的“陈三五娘”(杨丽花主演的歌仔戏电影)上映,叫好不叫座。
1970年代中期之后已鲜有台语片,华语电影是主流,进入1980年代后引入港片,又逐渐取代台湾自行拍摄的华语片。1990年以后,华语片、港片也不敌好莱坞竞争,一段时间戏院几乎都是西洋片的天下。
第三波与现况
1991年,国家电影资料馆举办之“正宗台语片影展”在台北市迪化街大稻埕霞海城隍庙放映。
2006年11月9日至2007年3月30日,国家电影资料馆举办“戏梦五十”台语电影巡回展。
2007年6月16日至7月1日,国家电影资料馆回到“台语片的好莱坞”北投,举办台语电影文物展。
2008年8月,包括台语在内多语使用的《海角七号》上映,票房获得热烈回响,使得本土电影再次获得重视。
2016年9月9日是台语电影60周年纪念日,国家电影中心确定落脚新北市新庄副都心[3]。
台语片市场文化
随片登台是台语电影盛行时所产生的文化。随片登台的意思是,电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或演出人员,在电影上映的同时,现身在电影院和观众见面。在电视机还不普及的时代,大明星下乡和观众接触,是当地的大事。电影演员会在电影的开场或是演出中间和观众交流。
台语电影流行的时代,一般民众普遍接触的媒体是广播电台,也因此有些台语电影,是先以某一首流行歌曲作为电影主题曲,然后才拍摄电影。电影《旧情绵绵》即是一例,由歌曲《旧情绵绵》的主唱人洪一峰担任男主角,这也是洪一峰的第一部电影。
台语片演员与导演
台语电影演员的来源相当多元,有新剧、歌仔戏、话剧、歌唱艺人、幕后工作人员等等。演员虽没受过正统学院的电影教育,但很多都有戏剧的底子。
至于导演方面,台语电影的导演大多都是以往无声片、厦语片、国语片的导演或工作人员,不过也有初试啼声就一炮而红的。
- 台语电影知名演员
- 小雪、小艳秋、文夏、田清、白兰、何玉华、金玫、鲁平-奇峰、金涂、戽斗、小戽斗、柯俊雄、周游、陈秋燕、陈扬、陈云卿、阳明、石军、蓝琪、张潘阳、张清清、张美瑶、白虹、康明、林龙松、柳青、矮仔财、欧威、小明明、杨丽花、洪一峰、阿匹婆、猪哥亮、素珠......
电影种类
类型多元:歌仔戏、民间故事、武侠、爱情文艺、搞笑、神怪等等,或是把好莱坞电影本土化,做创意发挥。 (*好莱坞电影本土化:《王哥柳哥游台湾》,片中王哥柳哥的组合就是模仿好莱坞喜剧巨星劳莱与哈台。)
约略可分为以歌曲为主的电影、歌仔戏电影与现实社会电影
台语电影的歌曲为主电影,一者是将利用旧有30年代以来的台语歌谣或流行歌曲的意境,将其重拍成电影,例如《雨夜花》《望春风》(杨丽花主演),一者是利用当时正红的流行歌加以拍摄,例如洪一峰的《旧情绵绵》。这些歌曲因为电影的推波助澜及影像化,四十年后的2000年代仍为台湾民众所熟悉。
现实社会电影则包含所有“时装剧”,这些时装剧有所谓喜剧片、爱情片、黑社会片等。最大特征是剧情单薄,甚至有些全盘抄袭欧美国家影片(例如喜剧普遍抄袭卓别林电影)的桥段,1965年的《地狱新娘》即是改编自米兰夫人,电影中出现鬼魂的镜头,是台语片拍摄的一大进步。更大的特色是拍摄地点通常是在台北市近郊附近。这里面,又以台北北投区最多产量。
在1962年推出007小说的第一部电影《第七号情报员》,受惠于冷战氛围,加上电影在情节,男女主角与配乐上都令观众印象深刻,在港台上映后大受欢迎,也引领了一阵短暂的台语谍报片的风潮。故事多以抗战时期对日情报战为故事背景,着重在尔虞我诈的间谍行动而非国族情怀;另外,台语间谍片还有一个反映当时电影公司高度创意的现象,就是将原版的007电影中重要的“性”元素(如庞德女郎)转化为台版中的“女间谍”。这成为台语间谍片类型中一个十分特别的角色典型。
台语电影另外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类型,且深受观众喜爱,那就是“歌仔戏电影”。
当时风靡之因是这是台湾早期盛行的庶民娱乐、拍摄过程简单(故事、演员、服装、歌曲等都是现成的),只要把剧本加以改写拍摄,且歌仔戏戏迷变成影迷,对票房有巨大帮助,当时出身歌仔戏演员的杨丽花出演的影片基本都深受观众喜爱,当时在台语片低潮时,导演都想找她拍片。
这种将全部歌仔戏剧本表演方式及身段搬上大萤幕的这类型电影不但创造是在台湾相当独特,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仅有表演歌剧方式。
- 以歌曲为主的电影
- 1956年《雨夜花》、1962年《雨夜花》(下集)、1964年《妈妈请你保重》、1962年《台北之夜》、1965年《文夏风云儿》、1967年《流浪天使》、1967年《流浪剑王子》、1968年《一见你就笑》、1972年《走马灯》、1964年《怀念播音员》、《旧情绵绵》、《望春风》、1963年《素兰小姐要出嫁》、1963年《草螟鸡公》1964年《桃花泣血记》、1967年《三声无奈》、1969年《烧肉粽》、1969年 《雨夜花》 (重拍)、1964年《可爱的人》、1965年《心爱彼个人》、1965年《悲恋公路》、1968年《一只鸟仔》、1969年《妈妈你在何方》、1964年 《悲情城市》(林福地导演,金玫主演)《危险的青春》
- 现实社会电影
- 1959年《阿三哥出马》、1956年《运河殉情记》、1960年《丈夫的密秘》(又名:《错恋》)、1964年《五月十三伤心夜》、1965年《六个嫌疑犯》、1958年《鬼湖》、1958年《古恨城》、1959年《男之罪》 、1959年《男之罪(续集)》 、1961年《浦岛游龙宫》、1962年《台北之夜》、1962年《女王蜂》、1963年《流浪卖花姑娘》 、1963年《天边海角》、1963年《台北之星》、1963年《妻在何处》 、1964年《情天玉女恨》 、1964年《矮仔财娶妻》1964年《欢喜过新年》 、1964年《请君保重》、1965年《只爱你一人》 、1965年《心心相印》、1965年《吹牛大王》、1965年《灵肉之道》、1965年《英雄难过美人关》 、1966年《喋血夜总会》1962年《阿丁大闹歌舞团》、1962年《台湾夜生活》、1963 年《小财神爷》 、1963 年《金色夜叉》、1964年《天生自然》 1964年《真珠塔》、1964年《港都苦命女》、1964年《再会港都》、1965年《地狱新娘》、1969年《处女宝鉴》、1969年《暗光鸟》、1967年《走路新娘》 、1964年《少女的祈祷》
- 女性间谍片
- 《天字第一号》、《88号情报员》、《天字第一号续集》、《第六号情报员》、《第三号反间谍》、《金鸡心》(天字第一号第三集)、《中日间谍战》、《第三号反间谍续集》、《假鸳鸯》(天字第一号第四集)、《情报员白牡丹》、《谍报七金刚》、《艳谍三盲女》、《女○○七》、《盲女地下司令》(艳谍第二集)、《盲女集中营》(艳谍第三集)、《盲女大逃亡》(三盲女完结篇)、《死光表》、《谍报女飞龙》、《真假红玫瑰》、《国际女间谍》、《铁汉空空侠》、《女人岛间谍战》、《万能情报员》、《铁汉空空侠》、《谍网姐妹花》、《谍报七金刚》、《谍王女金刚》、《千面夜叉》(女○○七续集)、《猫眼女间谍》、《二十九号反间谍》、《国际金块间谍战》、《王哥柳哥007》《盲女勾魂剑》等。
- 歌仔戏电影
- 1955年《薛平贵与王宝钏》、1956年《薛平贵与王宝钏(续集)》、1956年《薛平贵与王宝钏(第三集)》、1956年《范蠡与西施》 、1957年《苏文达薄情报》、1957年《青山碧血》《碧玉簪》、1981年《陈三五娘》
一些事件与大事纪年表
1956年,导演白克将本来由国语(北京话)发音的政令宣导片《黄帝子孙》计划改以台语配音。因受到政治排挤斗争,离开“台湾电影摄制厂”。不过《黄帝子孙》尚未制作完成,何基明导演、以歌仔戏剧团“麦寮拱乐社”为班底的第一部35mm台语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提前首映。
1958年1-2月,“台语片影展”得奖作品《万华白骨事件》、《三美争郎》、《小情人逃亡》陆续上映。
1958年6/1,台北市双连戏院、华宫戏院、大观戏院、大光明戏院、永乐戏院等首创台语片(《白蛇传》)联映记录。由华兴制片厂摄制发行的第一部大银幕台语片《无胆英雄》。台语片到达高潮,年产76部影片。
1958年8/13,第一部16㎜彩色台语片《金壶玉鲤》(陈澄三导演)上映。
1958年10/16,第一部35㎜彩色台语片《下午三点半》杀青,但无上映记录。
- 1959年2/17,李行执导的喜剧《王哥柳哥游台湾》上映,票房长红。
- 1959年3/16,由美都歌仔戏团演出的台语片《英台拜墓》上映卖座,再度带动古装片得拍摄。
- 1959年5/29,玉峰影业创业作《阿三哥出马》(林抟秋导演)上映。
- 1960
- 本年度产量明显缩减,部分专映台语片的影院,开始改映二轮日片,市场转向地方乡镇,戏曲古装片继续摄制。
- 台语片《孤女的愿望》在台北连演一百五十场,乡下戏院反应尤烈。
- 1961
- 1962
- 6/20,歌星洪一峰主演的电影《旧情绵绵》上映,大受欢迎,开启歌唱片风潮。
- 8/8,歌星文夏主演的《台北之夜》上映,轰动全台。
- 9/18,白克导演、庄雪芳主演的《龙山寺之恋》甚为轰动,外景遍及台湾。
- 台语片以女扮男装的歌仔戏吸引郊区乡下观众。
- 十月,台视开播,台湾开始有电视台。台语片在电视与国语片品质的双重压力下显得吃力。由片名判断,常有煽动、粗鄙、漫画倾向,诸如《憨查某哭倒乌龟洞》、《无你我会死》、《白猴召亲》、《杨令婆脱壳》、《白贼七》、《乞食婆哭倒死城》、《银面小天狗》、《挖眼珠报恩情》、《孙悟空出世》等,许多已走向神怪耸奇路线,总数量虽不见减少,但票房备受威胁。
- 1963
- 1964
- 4/23,由许成铭、李金山与许峰钟三人合导的《宝岛钟声》上映。
- 4/25,台语版《天字第一号》上映,非常卖座,共连拍五集。
- 5/16,台韩合作摄制的《最后的裁判》(高仁河导演、林东陞编剧)上映。
- 6/10,取材真人实事,由新庄国小师生师生自编自导的《学海孤雏》。
- 9/1,林福地执导的《少女的祈祷》上映。
- 10/6,徐守仁执导的真人故事《野柳义魂情难忘》上映。
- 10/7,蔡秋林执导的《恩重如山》上映。
- 10/28,玉峰再出发的影片《五月十三伤心夜》(林抟秋执导)上映,由信东药厂投资。
- 1965
- 1/12,辛奇执导、阳明、游娟主演的《求你原谅》上映。
- 2/22,《妈妈我思念你》(周炳煌执导)上映。
- 3/18,《自君别后》(张青执导)上映。
- 3/22,《台湾日报》举办第一届国产台语片展览座谈会。
- 6/22,《台湾日报》主办的五十四年度国产台语影片展览会,颁奖典礼于中华体育馆举办。票选台语片十大,高仁河荣获十大导演第一名,陈扬以《做鬼也风流》获十大男星第一名,白兰以《自君别后》获十大女星第一名。
- 1966
- 1967
- 1968
- 1969
- 1970
- 1971
- 1973
- 2/13,台湾省制片协会发布1972年度电影产量,彩色台语片1部,黑白台语片56部。
- 1975
和“台语电影”相关的史料以及学术文献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只列出专书,期刊论文及书籍篇章不收入)
- 丁伯𬳽,2000,《一个电影工作者的回忆》,香港:亚洲文化事业机构。
- 台北县三重市公所,2007,《三重唱片业、戏院、影歌星史》,台北县三重市:三重市公所。
- 石婉舜,2003,《林抟秋》(台湾戏剧馆资深戏剧家丛书),台北市: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 吕诉上,1961,《台湾电影戏剧史》,台北市:银华出版部。
- 李天铎,1997,《台湾电影、社会与历史》,台北市:亚太图书出版社。
- 李泳泉,1998,《台湾电影阅览》,台北市: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邱坤良,2001,《陈澄三与拱乐社:台湾戏剧史的一个研究个案》,台北市: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
- 邱坤良,2004,《吕诉上》(台湾戏剧馆资深戏剧家丛书),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 林奎章,2008,《寻找台语片的类型与作者:从产业到文本》,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林良哲,2004,《台中电影传奇:台中市百年来的电影风华》,台中市:台中市政府。
- 林育文,2004,《郭南宏的电影世界》,高雄市:高雄市电影图书馆。
- 2005,《庄雪芳—向孤独说再见:写真笔记书》,台北市:传神希望线协会。
- 许梅贞,2001,《叶俊麟先生纪念专辑》,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 陈飞宝,1988,《台湾电影史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陈幸祺,2004,台语电影明星演员研究:以四个明星演员为例。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
- 陈雅雯,2003,陈子福电影海报研究。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庄庭维,2013,台语电影之研究与类型探讨:以1955 年至1981 年的台语电影为例。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黄仁、梁海强、戴独行、徐桂峰、孟莉萍、李南棣,1982,《中国电影电视名人录》,台北市:今日电影杂志社。
- 黄仁,1994,《悲情台语片》,台北市: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黄仁,1999,《行者影迹:李行.电影.五十年》,台北市: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黄仁,2003,《白克导演纪念文集暨遗作选辑》,台北市:亚太图书出版社。
- 黄仁,2004,《台湾影评六十年:台湾影评史话》,台北市:亚太图书出版社。
- 黄仁,2005,《辛奇的传奇》,台北市:亚太图书出版社。
- 黄仁,2006,《优秀台语片评论精选集》,台北市:亚太图书出版社。
- 黄仁,2007,《开拓台语片的女性先驱》,台北市:禾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黄秀如,1991,台语片的兴衰起落。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
- 黄中宇,1999,《打锣三响包得行【张英创作集】--张英对台湾影剧的贡献》,台北市:九宝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
- 张深切,1998,《张深切全集》(全12卷),台北市:文经出版社有限公司。
- 杨馥菱,2002,《台湾歌仔戏史》,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 廖金凤,2001,《消逝的影像:台语片的电影再现与文化认同》。台北:远流图书公司。
- 施如芳,1997,歌仔戏电影研究。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梁良,1984,《中华民国电影影片上映总目》(上、下),台北市: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
- 曾永义,1988,《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叶龙彦,1995,《光复初期台湾电影史》,台北市: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
- 叶龙彦,1999,《春花梦露:正宗台语电影兴衰录》。台北县芦洲市: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叶龙彦,2005,《正宗台语电影史1955-1974典藏版》,台北市:台湾快乐学研究所。
- 叶龙彦,2006,《日本电影对台湾的影响1945-1972》,彰化县:中州技术学院视讯传播系电影研究中心。
- 刘秀庭,2002,《曾仲影的音乐生涯》,宜兰五结乡: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 锺乔,1994,《电影岁月纵横谈》(上、下),台北市: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
- 蓝祖蔚,2006,《电光城市:看电影游高雄》,高雄市:高雄市电影图书馆。
- 蓝天虹著,2007,《八十载沧桑话旧》,台北市:三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电影资料馆口述电影史小组作,1994,《台语片时代》(一),台北市: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