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羡慕(英语:Envy),负面上也称为嫉妒。羡慕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成就或财产等不及别人,并且渴望得到或希望其他人缺乏这类物质的一种情感[1]

在基督教的七大罪中,嫉妒被视为严重度仅次于骄傲的罪;而忌妒心重的人通常具有比较强的攻击性以及反社会的倾向,会去扭曲事实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也比较会参与暴力事件与欺凌变成加害者,NIH症候群等非理性拒绝他人提供的贡献或产品等的倾向,其起因之一也可能是嫉妒,因此嫉妒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派角色的人格身上,许多哲学家曾研究不同的方式转念改变忌妒心态的方法。

羡慕亦可能源于负面自我评价,因为与比较强的人作比较,从而让人自惭形秽,最终导致自我意像低下;另一些人则认为羡慕别人是好的。如果羡慕者希望自己成为被羡慕者,他们便会视被羡慕者为模范,因为他们将会拥有被羡慕者的特质[2][3]

伯特兰·罗素说羡慕是其中一个最使人不快的原因[4]。这是一个普遍和人性最不幸的一方面,因为这不仅是羡慕的人因羡慕而变得不快乐,而是也希望对别人造成不幸。虽然,羡慕通常被视为负面的,伯特兰·罗素还认为羡慕是民主运动背后的一种动力,必须忍受以实现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制度[5]

心理学

羡慕、妒忌和幸灾乐祸

“羡慕”和“妒忌”往往交替使用,但在正确文法中,这两个词语却是描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一般文法中,妒忌是指未能拥有他人所拥有的利益,从而产生怨恨不忿的心;而羡慕则是极度渴望别人所有,甚至伴有痛苦的感觉。羡慕通常涉及两个人,而妒忌通常涉及三个人。羡慕和妒忌是由不同的情况和情绪经验而导致[6]。羡慕和妒忌是源于幸灾乐祸[7][8]

哲学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上定义羡慕(phthonos)是别人的好运所造成的痛苦[9]。而伊曼努尔·康德则在道德形而上学英语Metaphysics of Morals上将羡慕定义为一种看到自己的福祉被他人的所掩盖的不愿,因为我们衡量富裕的标准不是自己福祉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与其他人作比较的结果。在佛教的四无量心中的第三个喜心英语mudita,代表从别人的好运中得到欢乐。这种美德被认为是对抗羡慕(嫉妒)的办法和幸灾乐祸的相反。

艺术

英国美国和其他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中,羡慕往往与绿色扯上关系,例如绿色与羡慕(green with envy)。词组绿眼怪物(green-eyed monster)是指一个人受到羡慕所激发。这建基于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的台词。威廉·莎士比亚亦有在威尼斯商人中提到绿眼怪物,当波蒂亚(Portia)说:“作为可疑的思想和皮疹拥抱绝望和战栗恐惧和绿眼的妒忌,就像在空气中的激情队伍。”

在华语地区,羡慕则与红色有关。例如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曾以“孟买眼红上海?”作为标题,以表达双方之间的差异[10]香港文汇报亦曾以“中印富豪激增 区外银行眼红”作为标题[11]

宗教

西方宗教

羡慕(嫉妒)是基督宗教七宗罪之一。出埃及记第20章17节说道:“您不得觊觎你邻居的房子,你不得觊觎你邻居的妻子,或男或奴隶,或牛,或驴,或任何属于你邻居的东西。”

伊斯兰教中,羡慕(阿拉伯语中称哈萨德)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事迹。因此,我们必须满足于上帝所给予他们的,并说Maashallah(上帝意志的话)。

东方宗教

佛教认为嫉妒心为烦恼之一种,谓之“嫉结”,可以生发诸恶业[12]亦有“妒瞋”和“妒痴”的说法。

参见

参考资料

  1. ^ (英文)Parrott, W. G., & Smith, R. H. (1993). Distinguishing the 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64 (6), 906-920.
  2. ^ (英文)Salovey, P., & Rodin, J. (1984). S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omparison jealous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47, 780-792.
  3. ^ (英文)Elster, J. (1991). Envy in social life. In R. J. Zeckhauser (Ed.), Strategy and choices(pp. 49-8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4. ^ (英文)Russell, Bertrand.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New York: Horace Liveright. 1930. 
  5. ^ (英文)Russell (1930), p. 90-91
  6. ^ (英文)Smith, Richard H. and Kim, Sung He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7, Vol. 133, No. 1, 46-64.
  7. ^ (英文)Bailey, Nathan. Universal Etymological 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1737 [201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8. ^ (英文)Bailey, Nathan. Dictionarium Britannicum. London. 1751. 
  9. ^ (英文)Pedrick, Victoria; Oberhelman, Steven M. The Soul of Tragedy: Essays on Athenian Drama.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ISBN 978-0-226-65306-8. 
  10. ^ (中文)印度看中國:孟買「眼紅」上海?. 叶靖斯. 英国广播公司. 2010-03-24 [201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8). 
  11. ^ (中文)中印富豪激增 區外銀行眼紅. 香港文汇报. 2010-03-24 [201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9). 
  12. ^ 《大毗婆沙论》五十卷:“云何嫉结?谓心妒忌。云何悭结?谓心吝护。问:何故说此二相别耶?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世间人、于嫉,谓悭;于悭,谓嫉。于嫉谓悭者:如有见他所得好事,心生妒忌,便谓为悭。然实妒忌、是嫉非悭。于悭谓嫉者:如有见他吝护妻等,便谓为嫉。然实吝护、是悭非嫉。为令彼疑得决定故;说嫉与悭二相差别。”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