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病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7年12月14日) |
狐惑是汉医学名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原文为:“狐惑为病,其气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嗄(音哑),其毒蚀于下部者则咽干;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其人脉数无热,微烦,默默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眦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现代中医学者的见解
现代中医学者认为狐惑病和土耳其医师贝赛特于1937年提出的贝赛特氏症(Behçet's disease)相应,“蚀”对应了黏膜溃疡,发生在口腔(蚀于上)或阴部(蚀于下),“目赤”(红眼)对应了葡萄膜炎。
这是一篇与中医学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狐惑病主症
狐惑病主症为:反复出现口腔、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二阴溃疡为狐,口腔溃疡为惑,目赤如鸠眼。另外还可以伴有声音嘶哑,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嗅。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或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舌红,苔黄,脉微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