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沈鉴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鉴治
出生1929年 (1929)
上海公共租界旗 上海公共租界
逝世2019年3月20日(2019岁—03—20)(90岁)
 美国旧金山
笔名孔在齐
职业总编辑、乐评人、作家、电影导演编剧
语言中文、英语、日语、意大利语、法语
教育程度国际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学士
母校世纪大学(洛杉矶)、圣约翰大学(上海)
配偶袁经楣
父母沈鸿来(父),蔡德允(母)
子女沈慕韶(子,1961)、沈慕絜(女,1962)
亲属袁仰安(岳父)、毛妹(小姨)、黄自(表姨丈)

沈鉴治(1929年—2019年3月20日),笔名孔在齐香港信报财经新闻》前总编辑、资深乐评人兼作家。《信报》《信报财经月刊专栏作家。

沈鉴治生于上海租界,因日军侵华,1938年随家人避战至香港,就读岭东中学附属小学,中学就读拔萃男书院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随父母返回上海。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即到香港在商行工作,同时进修多国语言和文艺知识。

1956年沈鉴治加入丽的呼声电台任职节目编导,并兼责丽的映声电视台的筹备工作。1957年5月29日丽的映声启播,其后,电视节目监督辞职,沈鉴治获晋升署理电视节目监督,署理期三个月。署理期满,沈鉴治获告知升任电视节目监督但这职位仍旧有三个月试用期,沈鉴治不能接受要再度被试用因而辞职。之后沈鉴治加入新新电影企业任职经理兼编导及导演,后来转投凤凰影业任导演。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沈鉴治离开电影界,1966年转任香港政府,参与筹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1968年被派驻日本东京任职于亚洲生产力组织(APO)。在日本工作期间,经八年研读,先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再于1983年取得国际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以最佳论文名列院长荣誉名录。

1986年返香港,担任《信报》总编辑。1996年退休赴美国定居。

2019年3月20日于美国旧金山史丹福医院逝世,终年90岁。2019年4月14日,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中向沈鉴治连同其他已故电影人致敬。[1]

家庭

沈鉴治父亲沈鸿来是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保送到美国深造的留学生,获学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修读研究院,之后回国以教书为业;母亲为古琴演奏家蔡德允

妻子袁经楣,在香港及外国从事音乐教育多年,两人育有一子(慕韶)一女(慕絜)。岳父是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总经理暨制片导演、新新电影企业创办人袁仰安,小姨为香港芭蕾舞蹈家毛妹

沈鉴治表姨丈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沈鉴治五岁曾随他学钢琴。

电视和电影经历(1956—1966)

1953年开始沈鉴治工余在《大公报》以笔名邵治明,与笔名姚嘉衣的查良镛轮流写影评。香港曾上影一部法国电影,以女主角有裸露镜头引起轰动,于是片商推出她另一部电影并邀请她来香港为电影做宣传,法国领事馆还为她在外国记者俱乐部开酒会。《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以精通法文获邀为上宾出席酒会,沈鉴治以会法文以影评人身份陪同出席,酒会上认识了一位德国领事。几天之后,沈鉴治忽然接获丽的呼声一位女秘书来电,说是节目总监要约见他。会面当日,节目总监说是从德国领事那里知道沈鉴治,并知道他曾在英国所以对电视有认识,节目总监说丽的呼声有意在香港创办有线电视,但香港无华人有办电视节目的经验,问沈鉴治可有兴趣加入筹办有线电视,在来自英国的电视节目主管带领下,担任其副手负责中英双语的节目。

如此,1956年沈鉴治加入香港的唯一有线电台丽的呼声,任职节目编导(Programme Producer),并兼责参与有线电视丽的映声的筹备工作,试用三个月,期满后职衔是节目副监督(Assistant Vision Programme Supervisor)。1957年5月29日,沈鉴治担任丽的映声启播仪式司仪,其后,电视节目监督(Vision Programme Supervisor)辞职,沈鉴治获晋升署理电视节目监督(Acting Vision Programme Supervisor),主管丽的映声的全部节目,署理期三个月,期满后调整薪金。署理期满,沈鉴治获告知升任电视节目监督,但这职位仍旧有三个月试用期,期满后才调整薪金。沈鉴治一开始就参与筹备电视节目,后来更几乎独撑大局,有这工作表现还要再被试用,沈鉴治不能接受因而辞职。

同年其岳父袁仰安离开长城电影制片,另组新新电影企业,沈鉴治加入新新影业任职经理兼编导,其后更兼任导演。新新公司结束后,1962年沈鉴治转投凤凰影业,签两年合同,每年导演三部电影,导演了《千里姻缘一线牵》、《椰林双姝》、《烽火孤雏》等电影。此外,沈鉴治为南方影业公司翻译越剧电影《红楼梦》的英文字幕,获电影界赞赏。

1965年春,香港开始感到国内政治气候变化,主要是大陆报章言论严厉,电影界的导演和主角常常要去听新华社高层报告,大家听完知道毛泽东正在发动文化大革命。沈鉴治对这些政治言论及行动变化不以为然,打算另谋出路。其时凤凰影业导演朱石麟提出他写的古装喜剧《偷龙转凤》,沈鉴治急于要在六月底合约到期前再拍一部电影就离开凤凰,自荐获接纳执导。《偷龙转凤》完成后,沈鉴治辞职改行了(朱石麟后遭江青批判,因此《偷龙转凤》没有发行而被毁了。)

转任政府、派驻东京(1966—1986)

文革爆发,沈鉴治离开电影界,某日看到报章广告,工商署香港临时生产力促进局招聘 Programme Officer,沈鉴治申请获录用为 Information Officer,职级相当于贸易主任,1966年10月1日开始上班,负责联络香港工业界,推广生产力运动,向管理人员和工人灌输改善操作方式、提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工具设计等等,并协助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筹组成为法定组织。该局除策划促进香港的生产力外,亦以国家生产力组织身份参与名叫亚洲生产力组织(APO)的国际机构。1967年4月1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正式成立。

1968年夏,沈鉴治被派往设于日本东京的 APO工作,担任 APO秘书处二把手,负责联络会员国,组织理事会年会,在秘书长外出时署理其职务。派驻日本原初任期是18个月,于1969年底完成亚洲生产力年会的筹备工作之后,便回到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复职,结果沈鉴治一家在日本生活和工作了18年。

报馆生涯(1986—1996)

受《信报》林行止邀请,1986年3月尾返香港,在香港“九七倒数”的十年期间担任《信报》总编辑。1996年退休赴美国加州定居。

认识林行止夫妇及《信报》,以至后来林氏礼聘他回港当《信报》总编辑,沈鉴治自言缘起自其老朋友诗人戴天的一餐饭局。多年前任职美国新闻处的戴天,某日忽然寄来一册约翰·葛兰特写的《Drucker: 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Corporate Society》(简称“《杜鲁克传》”)请沈鉴治译成中文。沈译成后把手稿邮寄给戴之后不久,公干途经香港,戴天约饭,座上有林氏夫妇,据介绍林是《信报》创办人并《政经短评》作者。其时沈鉴治不知《信报》,后翻阅《信报月刊》见有经济理论文章,觉得在香港算是难得。此时戴天说待译好的《杜鲁克传》出版时《信月》有意转载其中的前言,沈鉴治同意,并同意返日本后供稿《信月》。此后,沈鉴治不定期寄文章予《信月》刊登,同时常与林行止会面成了朋友。后来沈鉴治的文章被冠以“沈鉴治专栏”版头,沈鉴治开始变成每周供稿。有一天,沈鉴治收到林行止来信,邀他到《信报》担任总编辑。沈犹豫过后,最后决定辞去APO的职务,回香港当总编辑。由林行止邀请,到沈鉴治于1986年4月1日上班,中间经过大约四年。

林行止邀请沈鉴治加入《信报》,沈鉴治向来以为是因戴天那次饭局而起,查实不然。林行止为《沈鉴治回忆录》(2011年)作序,说在那次饭局之前,妻子骆友梅与他谈论香港人才,已多次提及她初出道当电视外勤记者时采访过时在生产力促进局任事的沈鉴治,认为沈仪表谈吐语言能力文笔俱佳,且林读过沈译的《杜鲁克传》及他替《信报》写的“日本通讯”,知他多才多艺正是报刊最佳的编辑人选。

沈鉴治1986年加入《信报》,那年开始香港处于“九七倒数”期,因香港问题而起的中英谈判争拗方酣,其后大局底定,香港几经波折然后于1997年回归

1996年沈鉴治第二个五年工作合约期满,由于和妻子有美国的永久居留权(俗称“绿卡”),决定到美国定居。有“绿卡”是因为在日本工作时孩子都去了美国念大学,沈鉴治夫妇当时不想再回香港,便在日本申请移民美国,后来回到香港工作,那个移民申请久没消息,却于沈快要退休时忽然获批,且要在限期内入境美国,两夫妇当时觉得可以多一个选择,便飞到美国拿到了身份。至于决定移民美国,最主要则是1989年发生的“六四事件”对沈打击很大,无奈作出的选择。

电影制作、著作

制片

  • 《双喜临门》(1959)
  • 《迷人的假期》(1959)
  • 《名医与红伶》(1960)
  • 《渔光恋》(1960)
  • 《一夜难忘》(1961)
  • 《浪子双娃》(1962)
  • 《镀金世界》(1962)
  • 《十夜柔情》(1962)

导演

新新电影企业

  • 《双喜临门》(1959)
  • 《追车记》(1962)
  • 《镀金世界》(1962)
  • 《珍珠、魔鬼、火》(1964)

凤凰影业公司

  • 《千里姻缘一线牵》(1963)
  • 《椰林双姝》(1965)
  • 《天才梦》(1966)
  • 《烽火孤雏》(1967,原名《烽火孤鸿》,因有粤语片同名而改名)

编剧

  • 《十夜柔情》(1962)
  • 《千里姻缘一线牵》(1963)

英文著作

  • 《Better Human Relations》日本,1969
  • 《Productivity and the Multiplier Factor》1972
  •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日本,1984

中文著作

  • 《乐迷对话》1967年出版
  • 《中国经济论文集》1989年出版
  • 《我看日本》1990年出版
  • 《政经纵横》1994年出版
  • 《乐乐集 I、II、III、IV》1996年—2002年出版
  • 《乐乐新集》CD-ROM,2005年出版
  • 《乐集文 卷一——你傲慢、我偏见》2006年出版
  • 《乐集文 卷二——啊呀、好厉害的女人》2007年出版
  • 《顾曲集——京剧名伶艺术谭》2010年出版
  • 《君子以经纶——沈鉴治回忆录》2011年出版

中文译作

  • 《杜鲁克:开创企业社会的人》1984年在香港出版,1985年由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出版

参考资料

沈鉴治. 君子以经纶——沈鉴治回忆录.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 2011. ISBN 9789620430510(中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