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曼-多普勒成像
天文物理学中的塞曼-多普勒成像(Zeeman–Doppler imaging)是一种绘制恒星磁场图的断层摄影术方式。
原理
本方法是利用磁场对形成于大气中的发射或吸收谱线极化的能力(塞曼效应)。恒星自转时对塞曼效应的周期性变化讯号则可让天文学家在恒星表面进形垂直磁场的迭代重建。
这个纪数是基于最大熵原理影像重建,并且会产生积于资料产生的许多解中兼容各种解的最简单几何形状的磁场(例如一个球谐函数扩展)[1]。
本技术最早被用来重建类似太阳恒星的垂直方向磁场几何形状。该方法现在提供了系统性研究恒星磁场的机会,并且得到了巨大拱形的磁场可以在恒星表面以上形成的信息。为了得到与塞曼-多普勒成像相关的观测资料,天文学家使用恒星分光偏振仪(Spectropolarimeter)进行观测,例如装置在夏威夷加法夏望远镜的ESPaDOnS[2]和法国南日比戈尔峰贝尔纳·李奥望远镜的NARVAL[3]。
参考资料
- ^ Donati, J.-F.; et al. The surprising magnetic topology of τ Sco: fossil remnant or dynamo output?.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6, 370 (2): 629–644. Bibcode:2006MNRAS.370..629D. arXiv:astro-ph/0606156 . doi:10.1111/j.1365-2966.2006.10558.x.
- ^ ESPaDOnS. [2012-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 ^ NARVAL. [2012-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