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址效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场址效应(英语:site effects)是一种影响地震震度的因素[1] ,又称盆地效应,当震源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因地表表面的地下介质(地盘)的软硬程度而影响此地的震度大小。原本离震央越近震度就会越大,但地震波传至冲积层地表时,因浅层地底下的介质,导致速度降低,引起地震波放大,不仅震幅加大,持续时间也延长[2]

原因

图.1 : 场址效应 / 水平层地震波放大效应(SH波

图1显示出了地震波在水平地质层的放大效应。绿色层是较坚硬的底盘,灰色是较松软的冲积层,厚度为。当振幅入射角S波抵达两地层的界面时,会产生振幅反射角反射波英语Reflection seismology以及位在地表层振幅折射角折射波英语Seismic refraction

当折射波遇到空气层时,产生振幅反射角为的反射波。而此地震波会在此地层不断反射折射,如果此地层较为松软,波速会较慢,折射角会较小,震波会较密集而造成振幅会比来的大,此现象称为场址效应。[3]

实例

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

图.2 墨西哥城的场址效应

场址效应的理论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第一次被证实[4]。此次地震震央在离墨西哥城数百公里的太平洋海岸,却对墨西哥城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图.2显示了离震央不同距离的地震站测得的加速度大小。

  • 坎波斯站:离震央非常近,测得的加速度为
  • Teacalco站:离震央200公里,测得的加速度为
  •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站:离震央300公里,测得的加速度为
  • SCT站:离震央400公里,测得的加速度为

由图可知,地震震度随着距离增加先减后增,并在地盘为冲积层的墨西哥城达到最大值。

2016年高雄美浓地震

2016年的南台湾大地震,震央虽然在高雄美浓台南却损失最严重[5],因为台南多冲积平原,泥岩风化成黏土层较为松软,因此摇晃程度大、时间久;震央附近县市最大震度多有5级甚至有6级,但因地质较坚硬,故位在震央的高雄旗山只有1.74秒、甲仙0.04秒。而场址效应让台南足足摇晃8.16秒,离震央略远却比美浓更严重。[6]

2016年熊本地震

2016年熊本地震中,位于震央附近的益城町因多河川迹地和冲积形成的扇状地,摇晃的程度增大,导致许多房屋倒塌,人员死伤多集中在河岸等地。

水平分层理论分析

根据图1,可以进行以下的理论分析:地震波两个介质沉积层()与底下底盘()间不断反射与折射,假设每个地层是均匀的,弹性系数、密度不变,可以导出两个地层间的幅频关系

其中  ;  :

  • 地震波角频率
  • 地层厚度,
  • 地层的反射角,
  • 地层密度
  • 地层剪切模量
  • 地层1波数的垂直分量,
  • s波波速。
图. 3: 沉积层的场址效应: 不同基岩的幅频关系

图3显示了不同基岩的幅频关系,其中沉积层地震波速为。其中当频率[1]的整数倍时会发生极大值,此频率共振频率。而放大水平则根据速度与的对比:

  • (蓝色曲线),
  • (绿色曲线),
  • (黄色曲线).
  • 红色曲线的对比度,因此会产生极大的放大倍率。

沉积层不是水平时分析较为复杂(例如沉积盆地),因为须考虑到边缘的异质性(例如盆边缘)。此时须把它简化成简单的几何形状[7]进行研究或利用数值模拟[8]

盆地的场址效应

图.4: 卡拉卡斯的盆地效应

在盆地的地形下,因场址效应,盆地边缘会产生面波,地震的震度会较大,并因几何形状的因素,增加幅度比水平时大5至10倍[8]。此现象称为“盆地效应”。

1980年代,科学家成功地完成场址效应在峡谷与半圆形盆地的理论分析[7]。而根据最新的研究,已经完成椭圆形盆地的数值模拟分析[9]

图.4显示了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盆地效应[10][11]。利用边界元法英语Boundary Element Method求出在指定频率下,s波平面波(波)的放大倍数[12]

  • 最上层的图:
  • 中间的图:
  • 最底层的图: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Semblat J.F., Pecker A. (2009) Waves and vibrations in soils: earthquakes, traffic, shocks, construction works, IUSS Press, Pavia, Italy, 499p.
  2. ^ 甘芝萁、黄立翔. 場址效應小檔案. 《自由时报.》. 2016-02-07 [2016-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7) (中文(台湾)). 
  3. ^ Bard P.Y., Bouchon M. (1985). The two dimensional resonance of sediment filled valley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5, pp.519-541.
  4. ^ Singh S.K., Mena E., Castro R. (1988) Some aspects of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9 September 1985 Michoacan earthquake and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in and near Mexico City from strong motion data,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8(2), pp.451-477.
  5. ^ 台南非震央卻重創 地震專家:場址效應. 《中央通讯社.》. 2016-02-07 [2016-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9) (中文(台湾)). 
  6. ^ 為什麼台南災情最慘 一張圖讓你秒懂「場址效應」. 《苹果日报.》. 2016-02-07 [2016-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9) (中文(台湾)). 
  7. ^ 7.0 7.1 Sánchez-Sesma F.J. (1983). Diffraction of elastic waves by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irregularitie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3(6), pp.1621-1636.
  8. ^ 8.0 8.1 Semblat J.F., Kham M., Parara E., Bard P.Y., Pitilakis K., Makra K., Raptakis D. (2005). Site effects: basin geometry vs soil layering,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5(7-10), pp.529-538.
  9. ^ Chaillat S., Bonnet M., Semblat J.F. (2009) A new fast multi-domain BEM to model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and amplification in 3D geological structure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77(2), pp.509-531
  10. ^ Duval A.M., Méneroud J.P., Vidal S., Bard P.Y. (1998). Relation between curves obtained from microtremor and site effects observed after Caracas 1967 earthquake, 11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aris, France.
  11. ^ Papageorgiou A.S., Kim J. (1991). Study of the propagation and amplification of seismic waves in Caracas Valley with reference to the 29 July 1967 earthquake: SH wave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81(6), pp.2214-2233
  12. ^ Semblat J.F., Duval A.M., Dangla P. (2002). Seismic site effects in a deep alluvial basin: numerical analysis by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9(7), pp.57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