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友侨片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友侨片场是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香港主要的电影制片厂之一,所有者为梅友卓、及其妻曹绮文及曹绮文胞兄著名演员曹达华[1]

位置

1946年,友侨片场成立,地址为“九龙城侯王庙577地段”[2] 。友侨片场占地48000平方英尺,紧邻另外一个电影制片厂世光片场(曾租予长城制片公司,亦称长城片场) ;附近(侯王庙南面)另外有国家片场的其中一个(曾租予南国公司,亦称南国片场、又曾改称自由片场、万理片埸),使该地区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成为香港的迷你版好莱坞[3]

制作

友桥片场设有两间片厂: 一间主要用于拍摄友侨本身出品的粤语片,另一个则出租给其他电影公司拍国语片。友侨片场配备当时最新的电影制作设备,包括美国的Mitchell摄影机。在友侨片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1948年的《天下妇人心》,演员包括曹绮文及张活游,导演胡鹏[4]

根据香港电影数据库资料,1948至1951年间在友侨片场拍摄的友侨公司出品电影共16部,永耀、文华及新世纪等电影公司利用友侨片场拍摄的电影则有11部[4]

结束

1951年,美国对东南亚实施包括菲林在内的禁运,影响电影拍摄,友侨电影公司停止拍摄电影,友侨片场则出租予胡晋康,称为华达片埸[5]

1952年9月,华达片场的国语片拍摄厂被烧毁[6],胡晋康于1954年在葵涌重建华达片埸。九龙城的友侨片场则被租予其他电影公司如长城电影公司使用,例如1959年用于拍摄大型电影《豪门夜宴》。友侨片场最后与世光片场合并成为长城制片厂。

2001年政府收回友侨片场一带地段,靠近山麓的原友侨片场部分现时建成九龙塘华德天主教学校及豪宅贤文礼士,靠近侯王庙的原世光片场部分现时则建成香港兆基创意书院

参考文献

  1. ^ YC Moy (梅友卓) – the Friendly Compatriot and the Yau Kiu Film Studio (友僑片場) –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industrialhistoryhk.org.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2. ^ https://www.districtcouncils.gov.hk/kc/tc_chi/links/files/tracing_the_transformation_of_kowlooncity_2nd.pdf
  3. ^ 追憶龍城蛻變 第二版. Issuu.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1). 
  4. ^ 4.0 4.1 友僑影業公司. hkmdb.com.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5. ^ Coverpage - MMIS. mmis.hkpl.gov.hk. 
  6. ^ Coverpage - MMIS. mmis.hkpl.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