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中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中寮是位于台湾南投县中寮乡的一个次分区,此区大致以樟平溪流域为主。

 北中寮地区

简介

北中寮地区早年称为龙眼林,北接草屯镇南埔地区,西接南投市军功寮地区,南接中寮乡南中寮地区,东接国姓乡北山、南港地区。

永和村的北中寮七村入口

本区因地理分界,曾有从中寮乡独立另设一龙源乡之议论。1949年中寮乡第二届乡代李应森提案分乡并获得代表会同过,次年在南投县议会中,原则上同意分乡,但因财政因素在决议中保留此案,分乡委员会也在1953年解散,前后达五年时间。[1][2]

地势以樟平溪沿岸较低,主要由东向西渐低。

  • 面绩约为46.6平方公里

位于清水村的中心山于1901年日本陆军完成台湾全岛的地形测量,于山顶竖立一支石柱,注明为“台湾堡图中心”宣明此地为台湾地理中心[3]

人文

北中寮居民大多居住于龙南路沿线。大多为闽籍居民,亦有部分客籍居民。

  • 七村人口共计4,346人(2022年12月),以清水村设籍人为最多
  • 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93.2人

其中龙岩村与爽文村交界之龙南路一带是此区主要商业区。北中寮行政机关多设于爽文村中。

永和村石龙宫

农产以香蕉、柳丁、龙眼、槟榔为大宗。

行政区划

北中寮共有七村,由西而东依序是

爽文路街道

永和村

  • 地名包含:分水寮、铳柜、内湖底、竹欉、围仔、花盆、大崎脚、枫仔岭。

永芳村

  • 地名包含:柴城、大丘园、番仔坞、眉仔陀、猪肚潭、火烧寮坑、黑土堀、蔗万坑、凤梨坑、麻竹湖、十八弯仔。

龙岩村

  • 地名包含:田寮、坑仔、加走寮、内湖仔。

爽文村

  • 地名包含:爽文路、竹坑、大、小龟坑、打铁坑。

龙安村

  • 地名包含:龙眼林、土地公坑、马燐坑、圆仔城、溪北、莿桐下、大坪、大湾。

内城村

  • 地名包含:内城、灰石坪、葫芦坑、羌仔寮坑、大古林。

清水村

  • 地名包含:龙凤瀑布、清水湖、中心仑、芦竹湳、顶水堀、下水堀、樟湖、月桃湖、红菜坪、竹欉坪、观音石、草谷。
内城与清水两村路口

行政区更动

  • 二战后
    • 分水寮大字设永和村
    • 龙眼林大字设龙岩、龙安、清水三村
  • 1966/1/1
    • 清水村划分为清水、内城等二村
  • 1966/7/1
    • 永和村划分为永和、永芳等二村
    • 龙岩村划分为龙岩、爽文等二村

文教

北中寮地区共有一所国民中学、三所国民小学

交通

  • 早期曾有从清水村至南投市的轻便铁路,后来废止。
  • 北中寮以龙南路为主轴,是居民主要对外连络道路,投17线连络草屯及南中寮。
长源隧道是龙南路上景观

乡道

公车路线

【6920 南投-内城】

旅游

史志

北中寮地方史志以1978年李应森所著《龙眼林志》为最早,本书记载了北中寮七村的历史、人文、社会、民俗等资料,并在2007年由南投县中寮乡龙眼林福利协会再版,至今仍是北中寮史志较完善之一书。

参考文献


来源与注释

  1. ^ 《龙眼林志》2007年版本
  2.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臺中縣中寮鄉代表李應森請願將中寮鄉龍安等七村劃設為鄉. [2012-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3. ^ 台灣愈變愈長 地理中心變動無常. [201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30). 


外部链接